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第2期总第18期2
HongKongEconomic&TradeOfficeinChengduGovernmentoftheHongKongSpecialAdministrativeRegion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第2期总第18期2009年2月10日编者按:本《通讯》自2007年9月起于每月上旬出版,并上载至本办的网站(网址:中“驻成都经贸办通讯"栏目)。各位亦可于本办网站了解到本办为港商提供的服务和活动的详情。一、本期专题部分省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二、驻成都办动态三、政策法规ٛٛٛٛ四川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恢复振兴旅游业的意见》贵州贵州省《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陕西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决定》四、经贸数据五、经贸活动*注:以上目录中标题及内容均可通过按Ctrl键并按一下鼠标左键直接进入内容一、本期专题部分省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前言2009年1月,各省、市、自治区的政治协商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两会")相继召开。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于一年一度的各地人民代表大会上进行审议,各地的报告都不同程度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2009年的政府工作做了计划和展望。现摘录四川、贵州、湖南、陕西和重庆1的《政府工作报告》,供读者参考。由于相关的政府工作报告未有提供,部分数据从缺。(二)2008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四川贵州湖南陕西重庆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2,506.33,35011,0006,8005,098同比增长(%)9.5%10%12.8%15%14.3%2008年财政收入(亿元)1,041.8674.61,308.61,104.2577同比增长(%)18.9%21.1%16.5%23.7%30.4%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633-13,82112,46314,360同比增长(%)13.8%2%12.4%17%14%(三)2009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四川贵州湖南陕西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9%8%10%13%12%财政收入增长率10%10%12%15%1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10%7%7%10%11%(四)上述各省、市未来2009年重点发展目标或领域四川♦灾后重建全面实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继续协调推进对口支持,又好又快推进恢复重建。恢复重建的领域和范围包括:城乡居民住房、城镇农村基本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市场服务体系、防灾减灾能力、生态、精神家园等。♦工业1截止到2月2日,雲南的《政府工作報告》全文並沒有在網上公開。2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市场空间,尽快实现工业止跌回升、提速增效。启动实施与国家支柱产业振兴规划和“7+3"2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的优势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加大水电、天然气、钒钛等战略资源重点项目建设力度。规划发展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大力实施“1525"3工程,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集群。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着力打造一批对经济拉动作用大的战略产品、重点产品和名牌产品。继续推进大企业大集团“两个带动"工程和中小企业“一个计划、五项工程"4。鼓励关联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生产集约化水平。♦服务业实施旅游振兴工程,加快重点旅游区建设,推进旅游线路统筹,发展乡村旅游,加强旅游安全形象宣传,增强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民生性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促进运输、信息、金融、科技、咨询等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积极推进西部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争取各类金融机构在川设立后台服务中心,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加强城乡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和完善引导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深入推进“家电下乡",扩大即期消费。落实和完善促进合理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搞好价格监测分析,完善应对价格异动机制。贵州♦工业按照绿色工业化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以高水平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以煤化工、磷化工、煤电化和煤电铝、煤电磷、煤电钢一体化等为重点,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促进原材料工业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产业内部利益最大化。积极推动以贵阳、遵义、安顺为重点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研发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食品、民族制药和旅游商品等特色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自主创新公共研发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和特色产业化基地(园区)建设,推进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重点支持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原材料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高新技术发展。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和国家扩大信贷规模的机遇,加快工业企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对于效益差、污染大、没有市场优势的企业,要借助市场力量予以淘汰。♦服务业把大力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容量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以城市为依托,积极推动面向工农业生产和民生的各项服务业加快发展。围绕重要交通通道、枢纽、节点,建设一批物资集散中心、物流园区和现代物流基地。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来抓,深入实施旅游精品战2“7+3"產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裝備製造、能源電力、油氣化工、釩鈦鋼鐵、飲料食品和現代中藥等7個優勢產業,積極培育航空航天、汽車製造、生物工程等3個有潛力的產業。3“1525"工程:到2012年,爭取建成年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產業園區1個、超過500億元的5個、超過100億元的25個。4一個計劃、五項工程:“一個計劃"即小巨人企業計劃,“五項工程"即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中小企業配套工程、中小企業特色工程、中小企業創新工程和中小企業融資工程。3略,加快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和有条件的特色旅游区建设,支持通达旅游区的交通建设,加快旅游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湖南♦工业大力推进“两型"产业项目建设,促进优势资源向产业链核心环节、价值链高端环节集聚,促进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两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太阳能光伏、软件与信息服务、移动通信手机等消费类整机、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重点扶持生物医药、新材料、动漫、电动汽车、新能源设备、节能环保等产业聚集发展;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制造技术的融合,支持钢铁、有色、建材、食品、石化、林纸、陶瓷、烟花等传统产业加大技改。二是坚持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集中发展一批千亿产业。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消费品产业,改造提升资源性产业,培育壮大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电工电器等优势产业。三是着力推进产业整合,做优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鼓励核心企业按照主导产品集约化、一般零部件市场化的模式,以提供工艺、技术、品牌、质量标准等方式,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支持中央在湘企业加快发展,增强对地方企业的带动力。加强国防科技工业,促进军民结合型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四是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整合、建设和提升各类园区。加快长沙、株洲国家级高新区和长沙经开区扩区步伐,推进湘潭火炬创新创业园省部共建,抓好国家批准的新材料、生物、航天航空、新能源、机电一体化以及省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高新产业园区建设,提升衡阳(深圳)工业园、郴州有色工业园和湘潭(台湾)工业园。以园区为平台和载体,积极承接国际及沿海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两型"产业项目。♦服务业发展提升餐饮、住宿、美容、健身、家电维修等服务业,规范发展家政服务,完善居民生活服务体系。支持引导老字号大小创新产品和经营模式,提供特色突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大力实施商标战略,积极推介湘菜、湘烟、湘绣、湘酒、湘茶,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品牌。围绕培育壮大旅游支柱产业,整合旅游资源,改善设施条件,加大市场促销,重点发展高端旅游,培育旅游精品,建设一批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加快3G网络建设,积极发展终端设备制造和运营、信息服务。促进现代物流优势与网络优势相结合,改善物流设施条件,支持物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抓好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湘潭九华现代物流基地以及长沙空港、烟草、粮食等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商务、文化、创意设计等服务业,规范发展会计、法律、经纪等中介服务。陕西♦工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继续按照大区域谋划、大产业构建、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的思路,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上取得新突破。以化工为重点,进一步延长能源化工产业链。针对国际市场的变化,抓紧建设一批重大能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以实施大飞机专项和发展支线飞机为龙头,从整体上提升陕西装备制造业水平。依托航空、航天产业基地以及5个航空工业园发展配套产业,实现航空、航天产业新突破,带动输变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电子及通信设备等其它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4物医药、先进环保等产业,特别是以多晶硅为基础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以LED为主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骨干企业。加快西安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建设,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支持纺织、医药、食品、建筑等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步伐。♦服务业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突破,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巩固境外旅游,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力争旅游总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以曲江新区为重点,加强文化产业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建设。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加大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力度。运用现代理念和手段,积极开发陕西文化内涵与时代特色相统一的影视、动漫游戏、网络出版和文化博览产品,力争更多精品力作问世,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新突破。鼓励各市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展会,鼓励有条件的县办好具有地方特色的节会,吸引更多展会在陕西省举办,带动会展经济持续增长。重点办好第三届欧亚经济论坛及中亚博览会,继续办好西洽会和农高会,加快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建设和各项筹备工作进度。抓住国家批准设立西安保税物流中心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全省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咸阳空港产业园和宝鸡陈仓物流园区,年内建成西安集装箱铁路中心站,带动运输、仓储、包装、销售一体化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继续推进浐灞金融商务区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陕设立总分支机构,进一步健全地方金融体系,使金融业尽快成为陕西省的重要产业。重庆♦工业充分发挥工业促进增长的主动力作用。抓好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天然气石油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应对汽车摩托车产业面临的冲击,着力攻克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自动变速离合器等关键技术,加强零部件配套能力,增加自主品牌,靠技术进步和国内外两个市场突出重围。大力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含量和成套水平,重点实施重型铸锻、特种船舶、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重大项目。进一步优化能源工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范围。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建8个市级都市工业园,办好10个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培育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服务业加快建设西部金融服务高地,组建电子票据交易中心、OTC市场、生猪等畜产品远期交易所,争取更多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境内外金融机构落户。延揽金融人才,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做大做强。防范金融风险,防止不良贷款率反弹。完善物流园区功能,拓展物流服务产业链,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和专业市场,物流收入增长15%。做大会展经济,启动西部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和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二期工程。大力培育发展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提升设
本文标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第2期总第18期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0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