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学习贯彻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
学习贯彻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一、大会概况和主要特点大会于3月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2939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了会议,会期共9天半。这次大会的主要议程有7项,审议了6个报告和1个法律修正案。主要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财政预算报告,以及《选举法》修正案。这次大会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一是主题鲜明,聚焦发展。2009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我国经济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联合国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0%,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但是,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的根本好转。特别是中国经济回升基础并不稳固,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不适应性更加突显。只有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成为这次大会的重要议题。二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各大网站推出的网上调查显示,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民生话题名列前茅。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纷纷就此建言献策,而政府工作报告也集中了4个页码,专题描绘民生发展蓝图。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尊严”这个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代表们的强烈共鸣。三是发扬民主,求真务实。代表们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和议案,直面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国务院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15处修改,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有7处。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以人民代表身份参加了审议。代表们还通过深入基层调研、收集网民意见等形式,使会场内外实现充分交流,民意源源不断汇聚成参政议政的力量。这次会议还审议了《选举法》修正案,推动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迈出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四是开放透明,举世瞩目。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形式在会场内外广泛运用,使大会更加开放透明。会议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进行实时交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会议期间,大会新闻中心组织了数十场新闻发布会。除解放军代表团外,所有团组对外开放,接受中外媒体采访。800多名外国记者、约500名港澳台记者和1900多名境内记者采访了“两会”。会上,“中国怎么做”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他们赞扬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期待中国给世界传递新的信心与希望②。二、大会的主要精神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成绩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提出目标具体明确,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个高举旗帜、提振信心、发展务实的好报告。许多旁听政府工作报告的驻华外交官认为,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国政府不仅为本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也给世界树立了一个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发展的榜样。(一)2009年来之不易的辉煌成就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从2008年二季度的10.1%,锐减至2009年一季度的6.1%,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不少企业倒闭停产,农民工大批返乡。一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包括采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大幅增加用于“三农”支出和民生支出的中央财政预算③,等等。这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组合拳”,力度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效果显著:在世界经济负增长的背景下,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粮食产量5.3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分别增长9.8%和8.5%。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对于来之不易的成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五个必须坚持”的经验弥足珍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理念。这“五个必须坚持”是:必须坚持运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两种手段,必须坚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关系,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必须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二)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今年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3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仍处在深刻复杂变化之中,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都很突出。总的看,机遇大于挑战。机遇稍纵即逝,需要紧紧抓住、充分利用;挑战严峻复杂,需要勇敢迎接、妥善应对。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出现回暖迹象,如果国际经济金融领域不发生大的意外事件,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形势会好于去年;同时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风险依然存在。从国内环境看,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奋斗,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就,进一步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对外开放条件下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日益丰富;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处理好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协调好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考验。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里,我们既要坚定必胜信念,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全面认识国内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协调性、创造性,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三)2010年催人奋进的八大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④;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为此,报告明确了今年要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一是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着力优化投资结构。2009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规模达到9500亿元,是过去最高赤字的近3倍。强有力的财政资金投入,有效促进了经济反弹。2010年,赤字将增至10500亿元,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仍然强劲。另一方面,花未来的钱办事,关键在量力而行。今年赤字预计占GDP的2.8%,与去年基本持平,在国际通行的安全线以内,总体上是安全的。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主要是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使得我国经济多年来高速增长背后的发展方式问题凸显出来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必然要淘汰一些落后产能,抑制一些盲目新开工项目,对经济增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审议时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必须打好这场硬仗!2009年,面对当时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和诸多不利条件,把GDP增速定在8%,是为了让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速,从而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2010年,在经济向好的情况下,仍然把GDP增速定在8%,主要是传递一种信号:我们不再单纯追求更高的增长速度,而是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调结构、转方式上。许多代表评价,今年的8%“含金量”更高!三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主要是继续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三农”向好,全局稳定。去年我国实现了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六连增”,保障了农产品供给充足、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对我国经济较早开始回升和实现“保八”目标,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支农投入81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比中央财政总支出的增幅高出近一倍。这表明,强农惠农政策不会变、工作不放松、支持不减力。“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城镇化,但即使城镇人口比重增加到80%⑥,也还有相当多的农民生活在农村。因此,一方面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⑦,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新农村建设。有评论将其形象地表述为“既要减少农民,又要保护好农民”。四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主要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快人才资源开发。教育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家未来。眼下,上学难尚未根本解决,教育公平仍然是关注焦点。为此,今年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职业教育,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今年是教育改革年,教育是今年全国(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冠军”,达到11856.75亿元,是唯一突破1万亿元的支出项目。五是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主要是政府要更好地履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和公共体育事业。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从2003年起,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均高于同期GDP增幅5到6个百分点,增长势头明显快于一般经济领域⑧。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会有大的突破。据测算,我国文化大,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鲜明地提出,“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广受代表好评。七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主要是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金融体系,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稳定发展对外贸易⑩,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深化多边双边经贸合作,办好上海世博会。八是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在“服务型政府”前面特意加上“人民满意”四个字,引起了代表们的广泛关注,使“人民是否满意”成为评判政府的关键尺度。怎样让人民满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代表们把这形象地概括为,既当好“公正的裁判员”,又当好“忠实的服务员”。批评推动进步,监督促进公平。温总理在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赢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四)备受各方关注的《选举法》修改《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这次修改的核心内容,是将现行的城乡按照4∶1的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规定修改为1∶1,从而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重大修改标志着在公民享有平等选举权方面消除了城乡差别,体现了“三个平等、一大进步”。第一个是人人平
本文标题:学习贯彻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0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