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第十四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
1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大会报告日程2008/10/09-2008/10/10吉林长春2008年10月9日上午地点:国际会议室8:30-11:30主持人:郭学良特邀报告8:30-9:00黄美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人工影响天气若干问题的讨论9:00-9:30毛节泰北京大学卫星资料在云物理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的应用9:30-10:00李子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城市发展对雾的影响10:00-10:30许焕斌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人工影响对流性(雹雨)大风的对策探讨10:30-11:00酆大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关于冷、暖云催化剂的一些考虑11:00-11:30刘黎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雷达技术和研究新进展及其在人工影响天气中应用2008年10月9日下午S1:人工影响天气的理论和方法,催化剂与催化技术会议地点:国际贵宾厅14:00-16:15主持人:王广河,唐仁茂14:00-14:15张纪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云中过冷水滴存在和冻结机制的研究和探讨14:15-14:30胡志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2008南方冻雨形成的云物理机制及其数值模拟14:30-14:45陈宝君南京大学对流云动力催化之数值模拟14:45-15:00侯正俊西藏日喀则地区气象局天气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15:00-15:15刘春文云南省玉溪市气象局对流云防雹增雨作业区的雷达判定15:15-15:30张瑞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雷电探测资料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应用研究215:30-15:45何希群沂源县人工防雹增雨办公室增雨防雹兼顾的作业方法探讨15:45-16:00唐仁茂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多种资料在人工增雨物理检验中的初步应用16:00-16:15梁谷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技术研究16:15-16:30休息16:30-18:15主持人:李培仁吴万友16:30-16:45杨光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国家气象中心人影产品的本地化应用和对比分析16:45-17:00李斌新疆兵团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兵团博乐垦区冰雹发生规律及人工防雹作业措施17:00-17:15沈鹰云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云系模式产品在人工增雨森林灭火中的应用17:15-17:30王铮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火箭防雹的双重效应17:30-17:45陶林科宁夏吴忠市气象局宁夏对流云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防雹增雨指标分析17:45-18:00寇书盈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积云内对流场与方位切变的初步分析18:00-18:15何观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盐粉催化对流云降水模式及个例试验小结S2:云雾物理与降水机理及形成过程(观测分析、室内实验、数值模拟)会议地点:百合会议厅14:00-16:15主持人:孙安平,林文实14:00-14:15蒋年冲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安徽夏季γ中尺度对流云的雷达特征分析14:15-14:30樊鹏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液态二氧化碳(LC)的特性及其测量14:30-14:45苏正军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人工冰核的成冰速率实验14:45-15:00张建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新疆天山山区盛夏的大气冰核15:00-15:15刘海群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哈尔滨地区地面雨滴谱微物理结构特征分析15:15-15:30杨梅江西省气象台强对流天气过程闪电参量与回波参量特征分析15:30-15:45齐彦斌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东北冷涡中对流云带微物理结构探测研究15:45-16:00封秋娟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一次层状云降水宏微观特征的观测研究16:00-16:15何晖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北京一次浓雾天气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16:15-16:30休息16:30-18:45主持人:余兴冯永基316:30-16:45王俊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山东云微物理探测分析概述16:45-17:00陶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中尺度对流系统中潜热作用对云和降水过程影响的数值研究17:00-17:15余兴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2008年冰冻天气云降水物理过程探讨17:15-17:30石爱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层状云降雪地面雪融滴谱观测研究17:30-17:45王治平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长沙多普勒雷达回波参数与夏季积云地面降水估算17:45-18:00付双喜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祁连山中部一次地形强降水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18:00-18:15李艳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云并合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18:15-18:30周志敏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电场对霰形成和发展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18:30-18:45龚佃利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2006年4·28强飑线过程地面中尺度结构分析S3:大气水循环与水资源会议地点:丹麦会议厅14:00-16:00主持人:牛生杰,陈添宇14:00-14:15陈连友秦皇岛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汛期生态增雨可行性分析14:15-14:30杨茜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重庆地区空中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输送特征14:30-14:45向玉春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湖北省空中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14:45-15:00达布希拉图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利用MODIS卫星资料监测内蒙古地区大气总水汽量方法研究15:00-15:15刘艳华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河南省空中水汽资源的来源、分布及收支15:15-15:30王维佳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四川地区水资源背景分析15:30-15:45杨道侠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北京地区空中水汽输送特征初步分析15:45-16:00李香淑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海季风爆发期间大气环流结构与对流热量、水汽输送特征16:00-16:15休息16:15-18:15主持人:濮江平,陈宝君16:15-16:30孙鸿娉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汾河水库流域人工增雨可行性研究16:30-16:45王黎俊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近45年青海省夏季降水异常特征分析16:45-17:00李薇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汽条件分析17:00-17:15贾玲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陕西省月雨日相关分析17:15-17:30王以琳山东省人影办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探讨417:30-17:45于翡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环北京地区积层混合云降水个例的综合分析17:45-18:00赵增亮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一次典型层积云的飞机观测结果及与卫星资料的对比分析18:00-18:15张云解放军理工大学“04·6”梅雨锋上MCS云微物理过程及降水形成机制研究S4:云降水与大气气溶胶、大气化学及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会议地点:7号会议厅14:00-16:00主持人:赵春生,房文14:00-14:15陈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北郊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关系14:15-14:30胡朝霞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区域冷雾的成因分析及数值模拟14:30-14:45康凤琴甘肃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中国北方沙尘气溶胶对云和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14:45-15:00王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一次深厚雾层发展的物理机制15:00-15:15段英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河北地区毛毛雨和低云的变化趋势及其气溶胶云物理效应的初步分析15:15-15:30谢玉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冬季雾水化学特征及酸度来源15:30-15:45付丹红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溶胶对对流云结构与降水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15:45-16:00吴兑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大陆1951—2005年霾的长期变化16:00-16:15休息16:15-18:45主持人:王会山,廖飞佳16:15-16:30桑建人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西北地区沙漠及污染城市CCN分布特征的观测研究16:30-16:45刘建忠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北京地区局地雾系留艇探测资料分析16:45-17:00金德镇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人工影响天气纳米碘化银催化剂成冰性能研究17:00-17:15孙安平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黄河上游河曲地区降水性层积云微物理特征分析17:15-17:30文继芬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贵州一次典型积层混合云降水的雷达资料分析17:30-17:45刘晓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宁夏气溶胶与CCN分布的飞机观测研究17:45-18:00邱玉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近地面PM10分布特征18:00-18:15赵利品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晴天条件下不同模态气溶胶粒子垂直分布特征18:15-18:30张瑜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河北地区秋季气溶胶分布特征18:30-18:45杨素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可溶性有机气溶胶对CCN和云微物理特征影响的模拟研究52008年10月9日晚上19:30-21:30S1-S4墙报交流地点:展览大厅(牡丹厅)2008年10月10日上午8:30–12:00分组讨论A组:中国人影科技发展高级论坛,地点:国际贵宾厅主持人:郭学良孟旭参加人员:从事人影的研究员(教授)B组:飞机作业现状与发展,地点:百合会议厅主持人:段英樊鹏主题报告: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回顾与展望(段英,河北省人影办)C组:跨区域作业现状与发展,地点:丹麦会议厅主持人:达布.希拉图,沈兆发主题报告: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业务(金德镇,吉林省人影办)D组: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建设现状与发展,地点:7号会议厅主持人:陈跃,钟小英主题报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与监测装备(陈跃,人影中心)2008年10月10日下午S5:气溶胶、云雾降水的观测试验装备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工具及应用会议地点:百合会议厅14:00-16:00主持人:银燕,文继芬14:00-14:15魏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微波辐射计研究进展14:15-14:30权建农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北京春季气溶胶吸湿性增长飞机探测研究14:30-14:45李睿劼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微波辐射计计算KI指数对降水的反应14:45-15:00罗俊颉陕西省人影办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在防雹作业指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15:00-15:15吴汪毅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组网雷达的精细化人工增雨作业参数研究15:15-15:30邹书平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TWR-01型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参数的提取和应用15:30-15:45何生存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基于MapObjects的气象无人驾驶飞机地面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15:45-16:00房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北京地区气溶胶飞机观测分析及与清洁地区云辐射特性的6比较研究16:00-16:15休息16:15-18:15主持人:张蔷鲍向东16:15-16:30吴志会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有云条件下云凝结核和气溶胶粒子垂直分布16:30-16:45刘贵华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地形云人工增雨条件卫星探测反演个例分析16:45-17:00李军霞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多普勒速度图像中逆风区的统计特征分析17:00-17:15宋薇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FY-2C云粒子有效半径反演结果与MODIS云产品的对比分析17:15-17:30陈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直路式等速负压多级稀释气溶胶风洞检测系统17:30-17:45吴玉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微波辐射计探测云中液水含量不同仪器的测量结果比较17:45-18:00王忠范吉林省气象局论天气雷达识别冰雹云方法18:00-18:15段婧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污染气溶胶对夏季区域降水影响的研究S6:人工影响天气效果评估与检验方法会议地点:丹麦会议厅14
本文标题:第十四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37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