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山东省黄河下游部分县市地氟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山东省黄河下游部分县市地氟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作者:高宗军,庞绪贵,王敏,边建朝,代杰瑞,张兆香,GAOZong-jun,PANGXu-gui,WANGMin,BIANJian-chao,DAIJie-rui,ZHANGZhao-xiang作者单位:高宗军,王敏,张兆香,GAOZong-jun,WANGMin,ZHANGZhao-xiang(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510),庞绪贵,代杰瑞,PANGXu-gui,DAIJie-rui(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250013),边建朝,BIANJian-chao(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4)刊名:中国地质英文刊名:GEOLOGYINCHINA年,卷(期):2010,37(3)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12条)1.云中杰.陈培忠.边建朝.郝继涛.秦玉平.高红旭.王玉涛.马爱华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现状2004(2)2.蒋辉环境水文地质学19933.陈培忠.云中杰.边建朝.马爱华.李亨祥.高红旭.王玉涛.赵力军山东省2007年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调查2009(2)4.黎昌健.蒙衍强.蒋才武地氟病在中国大陆的流行现状5.张旭.刘传蛟.王海明.边建朝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2003(2)6.云中杰.陈培忠.边建朝.郝继涛.秦玉平.高红旭.王玉涛.马爱华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2004(4)7.云中杰.边建朝.陈培忠.庞绪贵.王玉涛.李亨祥.赵力军.王传斌.董明放.张树锡山东省黄河流域内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2008(6)8.张莉.余波.朱新波.银恭举.韩旻雁氟斑牙患病率和流行指数与水氟尿氟的多元线性分析2004(2)9.刘英俊.曹励明元素地球化学198410.李永华.王五一.侯少范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环境氟的安全阈值2002(4)11.云中杰.陈培忠.边建朝.秦启亮.王玉涛.高红旭.马爱华.赵力军.郝继涛山东省不同改水降氟情况的儿童氟斑牙调查结果比较分析2005(6)12.陈华英.詹玉亭安溪县光德村地氟病区生态地球化学特征2009(1)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刘红樱.赖启宏.陈国光.冯小铭.郭坤一.LIUHong-Ying.LAIQi-Hong.CHENGuo-Guang.FENGXiao-Ming.GUOKun-Yi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F分布及其与地氟病关系初探-中国地质2010,37(3)笔者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土壤含F背景,研究了该区土壤F的含量特征、总体和典型区域的分布状况,对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土壤F与地氟病的关系.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深层土壤F平均含量分别为510mg/kg和529mg/kg,其中海(陆)相第四纪松散层区的三角洲沉积潜育性水稻土、三角洲盐溃水稻土、基水地的F含量最高.6760km2的浅层土壤F高背景区广泛分布于平原区,东莞、新会、珠海局部呈现污染区:深层土壤F高背景区5504km2,而污染区都集中在邻海的珠海市高栏、三灶两岛.土壤F的富集在沉积物区明显与第四纪海陆、陆海交互相沉积物有关,在基岩区明显和花岗岩类有关,人类影响较强的土壤和水稻土及其盐溃化有利于F富集.区内地氟病分布于从化、增城、东莞郊区、南海、新会和恩平,病区均位于高F的地层岩石区和土壤高F区.土壤F高背景区生长的农作物F含量存在超标,且病区农作物F超标率和超标倍数大于非病区,表明土壤中F的生物有效量比例较高,土壤F已向农产品中迁移和富集,危及到农产品质量.高F的地质环境是造成本区土壤及其农作物F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成为地氟病发生的致病因素.2.期刊论文谢兴能.杨秀忠.杨胜元.张建江.赵宾.XIEXing-Neng.YANGXiu-Zhong.YANGSheng-Yuan.ZHANGJian-Jiang.ZHAOBin贵州地氟病氟源探讨——以黔中地氟病区地质环境调查为例-中国地质2010,37(3)燃煤型地氟病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地方性疾病,但氟的来源尚存在争议.织金县、纳雍县和平坝县地氟病区水样、煤样及土壤样的采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氟煤和劣质煤开采使用区,导致氟中毒的氟主要来自煤炭;而在其他地氟病区,氟主要来自土壤粘化层;单纯饮水中的氟不至于引起氟中毒.关停劣质煤和高氟煤生产煤窑,使用其他帮助粉状煤炭燃烧和使用的天然物料可以减轻氟中毒的危害.3.学位论文刘述德湖北松滋地氟病与环境研究2008地氟病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由于人体长期摄入环境中过量的氟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地氟病的发病机理是过量的氟进入人体,使人体内的钙、磷代谢平衡受到破坏,过量的氟作用于人体的牙齿、骨骼等硬组织而发生氟斑牙和氟骨症。地氟病按病因一般可分为浅层地下水类型、泉水和地热水型、富氟岩矿床型、生活燃煤污染型和工业污染型,其中以浅层地下水型最为普遍,危害最大。地氟病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地方病之一,流行于世界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地氟病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2006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地氟病病区县达1316个,病区县总人口6亿5千多万人,其中氟斑牙患者3812.98万人,氟骨症患者329.69万人。可见该病流行之广,危害之大。该省松滋市约有地氟病患者50万人,当地防疫部门于1991年6月对松滋刘家场镇5个村42个组的居民进行抽查,在1101名受检者中,氟斑牙检出率为26.07%,其中患病率大于30%的达到11个组。地氟病已经成为危害松滋当地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疾患。地氟病的流行与病区环境密切相关。环境中的氟元素通过土壤-水-人或土壤-水-植物-食物-人这样的食物链进入人体,过量的摄入即可引起发病。而由于氟在环境中分布的不均一性,导致了某些地区人群摄入氟量过多,引起地氟病的发生,因此对环境中氟分布、迁移以及进入人体途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地氟病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病区调查、病区制图和病区区划。病区调查是地方病研究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具体做法是对病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对该地区的水质、土壤和大气成分进行常规的或有选择地取样分析,把所取得的资料结合居民的健康情况予以分析研究,找出可能导致地方病的线索或主因;病区制图直观地反映出地方病的空间分布规律,从而有助于对地方病进行时空变化的逻辑思考和动态研究;病区区划是在病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在于确定不同等级的地方病分布范围,以便更好地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和防治。本课题通过区域与重点区调查的结合,研究氟在环境中的物源、迁移、富集特征,以及引起当地地氟病的病因,确定地氟病类型,并为地氟病的防治提出建议。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环境氟含量分析:通过对病区岩、土、水的系统取样,分析岩、土、水中氟元素含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摸清病区环境中氟的含量特征、分异规律;(2)地表氟物源分析:通过对区域土壤、水体中氟含量与其它元素作相关性分析,探明地表氟的物质来源、富集趋势和迁移途径;(3)地氟病病因分析:通过对重点研究区饮水中氟含量与各村发病率数作图层叠置分析,其它元素与发病率作相关性分析以及饮水中各元素的聚类分析,查明引起地氟病的病原因子和致病途径。通过本次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松滋地区基岩均富氟,其中灰岩氟含量远高于地壳中灰岩的平均值;相同岩性的岩石在不同出露地点的氟含量变化较大,总体刘家场南部地区岩石的氟含量明显大于北西地区;(2)区内土壤普遍富氟,超世界土壤平均值2.5~3倍;土壤氟含量呈现东、西部高,中部低的分布特点,即西部刘家场地区和东部邻近长江部位高氟含量,而中部斯家场一带存在一个相对低值区;(3)区内地表水氟含量变化较大,总体中部地区地表水氟含量低于东部邻近长江地区和西部基岩地区;影响地表水含氟量变化的原因较复杂,受不同水源、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等因素的影响;(4)基岩中的氟是地表氟元素的初始物源,基岩富氟是引起病区环境氟含量高的根本原因;(5)土壤氟是氟在环境的二次富集,土壤中的氟具有向地表富集的趋势;(6)地表水中的氟是氟在环境中的第三次富集。其中刘家场北西地区和东部临近长江地区地表水中的氟直接来自与当地岩石、土壤,而刘家场南部地区和中部平原区地表水氟来源比较复杂,与地表水的来源、流向有关;(7)区内饮水氟含量与地表水氟含量正相关,饮水中的氟是环境氟进入人体的途径;(8)病区地氟病发病率与饮水中氟的含量具有明显关系,松滋地氟病是由于当地人群长期饮用高氟含量的水引起的;(9)病区地氟病发病率不仅受饮水中氟的含量制约,同时还受饮水中其它理化指标影响,饮水的pH值、总硬度等对地氟病的发病亦有作用。4.期刊论文陈高武.唐将.杨德生.CHENGao-wu.TANGjiang.YANGDe-sheng三峡库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与非病区土壤氟地球化学-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3)巫山、奉节是三峡库区最典型的地方性氟中毒区(简称地氟病区).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采集土壤深层、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数理统计,探讨了三峡库区沿长江各区县土壤氟含量、典型地氟病区与非病区深层、表层土壤氟的含量特征与差异.发现三峡库区沿长江各区县深、表层土壤氟含量均表现为:巫山>奉节>涪陵>丰都、万州、开县、云阳、忠县、长寿.巫山、奉节表层土壤氟含量分别为全国土壤氟含量均值的2.598倍、1.883倍,丰都等6区县深、表层土壤F含量与全国均值基本相当.各地区表层土壤明显继承了深层土壤氟的地球化学特征.地氟病最严重的巫山县表层土壤氟富集程度最高,而最轻的长寿县表层土壤则表现出明显的氟淋失.地氟病区深层、表层土壤F含量均远高于非病区,土壤F含量与地氟病发病率间具极显著正相关,土壤F含量对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土壤F与土壤中造岩元素具显著正相关,主要来自于成土母质.5.期刊论文利锋土壤氟与植物-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11(5)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其丰缺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着土壤氟对生态环境的特殊意义.土壤氟(特别是土壤水溶性氟)与植物体的氟含量密切相关,从而也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不同植物对氟的富集程度不同,蔬菜(特别是叶菜)对土壤氟的富集程度很高,是造成地氟病的重要因素.6.期刊论文我国氟的土壤健康质量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初步探讨-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31(5)根据全国已经报道的地氟病发生率和土壤氟的相关资料,对我国氟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标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探讨了氟的土壤健康质量指标,包括我国土壤中全氟和水溶态氟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标确定和评价方法.7.学位论文曹雪琴汕头市环境地球化学及地氟病研究2009汕头市既是粤东地区工业发达、商贸活跃、城市化程度高的人口密集区,也是重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和水产品养殖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其土壤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明显,且均已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开展其农业地质与生态环境调查工作,全面查明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学术界公认地,地方病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对某些地球化学异常或特殊生态环境地区进行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此次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主要任务之一。因而对某些地球化学异常或特殊生态环境区域进行局部调查研究,更是显示了其紧迫性和必要性。环境地球化学是地质背景条件的重要构成,岩—土—水—元素地球化学作为地质背景研究的重要内容,不仅使两者越来越紧密联系,也是地球环境系统论的最好证明。本文讨论了汕头市的土壤元素背景值、元素富集特征以及氟元素的区域分布。以此区域地球化学特征作为基础,着重研究地处该市内的上坑村作为典型地氟病区,有着哪些高氟的地质背景,并进一步探究该病区氟的来源、赋存及迁移状况。氟(Fluoride,F)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氟对维持人的机体健康有益,过高或过低则会导致异常或疾病,尤其是过高摄入氟会引起中毒。长期地饮用氟离子浓度过高的水将会导致氟斑牙、氟骨病及一些其他的疾病,甚至有诱发肿瘤的可能,这些都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特定人群长期过量地摄入氟,便会形成
本文标题:山东省黄河下游部分县市地氟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62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