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河南省高校人才发展环境状况、问题及对策
1河南省高校人才发展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夏红云(周口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南周口,466000)摘要: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本文对河南省高校人才发展环境现状进行了文献分析和初步研究,揭示河南省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和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分析结果,制度环境、人文环境、学术环境、区域环境的角度,提出河南省高校人才发展环境的若干建设性意见。关键词:高校;人才发展环境;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406.15文献标识码:AAnalysisonenvironmentfordevelopingtalentedpersonsandCountermeasuresinUniversitiesofHenanXIAHong-yun(DepartmentofEconomicsandManagement,ZhoukouNormalUniversity,ZhoukouHenan466000China)Abstract:Accordingtothefactsofhenanprovince,thispaperanalyzespreliminarilythepresentsituationofenvironmentfordevelopingtalentedpersonsbyusingthedocumentaryinformation.Thestudyclearlyrevealstheremarkableresultsachievedandexistingmajorproblemsatpresentonconstructionoftalentteamin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inHenan.Inlightoftheresults,theauthorsproposesomecountermeasures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talentteaminuniversitiesofHenanfromtheperspectiveofoptimizingpolicyenvironment、humanitiesenvironment、academicenvironment、regionalenvironment.Keywords:university;environmentfordevelopingtalentedpersons;countermeasures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受到全本文是2009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河南省人才发展环境研究》(项目批准号::skl-2009-576);2009年度河南省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人才强省战略实施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B322)阶段性研究成果。夏红云:女(1972——),河南周口人,周口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管理学硕士,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2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才的竞争就是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就是对人才环境的开发。河南省是一个人力资源大省,却不是人才资源大省,相对于该省经济社会持续高效快速发展的需要,该省高校人才资源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和人才流失,已经成为制约该省高等教育发展和实现中原崛起战略的重大问题。在这种人才竞争和人才流动机制尚不规范、不健全的情况下,研究河南省高校人才发展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拟从河南省高校人才发展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研讨,以期引起高校领导和高等教育界有关专家、学者们的关注,更加有效的推动高校人才发展环境建设。一、河南省高校人才发展环境现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河南省各级政府切实实施了“科教兴豫”战略,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坚持教育优先、超前、加快发展,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的建设和改革,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河南省共有普通高校82所。在河南高校工作的“两院”院士已达73人,省级特聘教授81人。专任教师5.88万人,比上年增加0.59万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务的有19144人(其中,正高级4012人,副高级15132人),占总数的32.5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21279人(其中,博士学历的有3774人),占总数的36.21%,比上年提高2.84个百分点。[1][2]师资力量的不断增强,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河南省政府投入的逐年增大和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培养、吸引人才,为高校营造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外部环境奠定了的良好的基础。同时河南省高校也纷纷出台一系列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前往国内外招聘人才,高校人才发展环境逐渐优化,主要表现在:(一)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对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更加重视199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多次专题研究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为落实科教兴豫和人才强校战略,河南省教育厅分别于1999年、2000年和2005年启动实施了“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和“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2007年河南省科技厅会同河南省委组织部、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人事厅、河南省教3育厅、河南省科协等单位启动实施了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4];2008年河南省教育厅启动启动实施“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述各项工程和计划的实施,在河南省高校产生了积极反响,赢得了高校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者的好评,为建设河南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在高校范围内形成了崇尚科学、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二)高校教学与科研基础条件持续改善近年来,为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河南省高校开拓进取、加大投人,扩容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教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截至2007年底,普通高等学校占地面积达118705.68亩,比上年增加10971.96亩,增长10.2%;校舍建筑面积达3527.1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23.66万平方米,增长13.65%;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1.6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6平方米。图书藏量达8093.61万册,比上年增加998.47万册,增长12.34%;生均图书为70.3册,比上年增加1.1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20539.12万元,比上年增加83939.65万元,增长13.53%。[5]2004年-2006年,全省9所高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6所获得优秀,优秀率达到66.67%。目前,全省高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145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以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0个[6],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高校人才生活待遇明显提高据河南省统计局统计,2007年河南省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比2007年增加3954元,增幅为18.9%,全省教育系统职工人均收入为22846元,其中高等教育为26400元[7],大大超过全省教育系统职工人均收入水平。从住房情况来看,河南省各高校纷纷把改善教职工住房条件作为学校发展中的重点工程来抓,并给予极大的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通过利用自用土地、旧房改造、政府划拨土地等,建设解决房改遗留问题专用住房,极大地改善了教职工的住房条件,解决了教职工后顾之忧。绝大多数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解决户口、职称、职务、家属子女随调、随迁、为配偶安置工作、解决住房等。4(四)高校人才成长环境逐渐优化为适应21世纪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河南省人事、科技、教育、财政等部门自2001年起先后联合启动并实施“555人才工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及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大力培养中青年学术科技带头人,通过项目支持,促使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青年骨干教师及早参与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成长为创新团队的学术骨干。建立了国家、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学科研工作者等拔尖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和政府特殊人才津贴制度,设立了各种科技成果奖励体系,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也为高校人才施展才华,实现价值创造了较好的成长环境。二、影响河南省高校人才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一)高校制度和政策环境障碍。(1)缺乏切实可行的人才发展规划。河南省许多普通高校在选拔、培养和引进人才时,仅以学历和支撑的高低作为唯一标准,不从本校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不能结合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尤其是学科建设的需要,科学地制定高校人才选拔、培养、引进规划,人才短缺和人才浪费局部并存的局面仍未打破,人才难以脱颖而出。(2)没有建立起柔性的人才流动机制。高校人才流动渠道不够畅通,来去受很多条件的制约。人事调配手续烦琐,办事效率低下,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快、智力流动逐渐取代身份流动的新特点不相适应。(3)对人才管理不到位。在行政管理方面,高校普遍实行的是一种没有学术特色的“依法行政”刚性管理制度,而缺乏人性化、人情味的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学校内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科研人才、管理人才等被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规定的任务。在学术管理方面,行政命令、指标等计划管理手段束缚了高校各类人才对新的学术目标的追求和对新的科学发展途径与技术方法的探索。(4)激励机制不健全。分配不公与大锅饭并存,干多干少、贡献多少在收入上差别不大,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不是按能力、水平和贡献,而是靠学历、资力、关系等,这些都不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二)高校人文环境障碍5(1)人才观念不强。由于河南省长期落后封闭的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管理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观念保守,缺乏对高层次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实不力。(2)营造环境方面创新不够。河南省教育投资本身有限、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使得部分高校在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和营造创业环境方面创新力度不够,缺乏计划性和长期性。(3)没有真正形成民主管理氛围。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行政管理人员为中心的封闭式师资管理模式,以及领导层某些个人的人格缺陷,挫伤了部分高层次人才积极参政议政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也忽视和不同程度地损害了高层次人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4)缺乏有凝聚力的环境。部分高校现行的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存在主要的问题从而未能真正做到尊师重教,充分理解高层次人才,也没有真正为高层次人才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平等、和谐的良好氛围,高校对教学科研人员的吸引力不强,凝聚力不足,造成高层次人才流失。(三)高校学术环境障碍(1)学术管理的行政化。部分高校学术管理沿袭计划经济时代“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在进行学术管理决策过程中重行政而轻视学术,校部职能部门在学术管理问题上有较大的决定权,而最熟悉本校教学与科研的基层和广大教师没有发言权,只是处在一种被动地位。(2)学术权力过于集中。纵观河南省各高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通常是由学校校长兼任,而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相当一部分是单位的中层领导,如大学中的院长、所长和知名教授,学术权力过于集中于少数人手中。(3)学科壁垒、部门壁垒制约了学术的发展和创新。河南省高校现行的学科制度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科专业之间的隔阂和封闭,学科壁垒、部门壁垒制约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阻碍了研究人员进行跨学科、跨部门的有机组合和资源共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术的知识创新活力。6(4)现存的一些制度限制了自由研究的学术氛围。首先,科研分配制度不是十分健全,科研项目资助机制单一束缚了自由研究。其次,我国大学的量化管理制度也限制了学术创新。学术量化往往导致高校科研人员对许多科研问题难以静下
本文标题:河南省高校人才发展环境状况、问题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80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