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环境下的多机协同空战态势评估方法
电子对抗环境下的多机协同空战态势评估方法作者:刘栋,谷志勇,任波,张斌,LIUDong,GUZhi-yong,RENBo,ZHANGBin作者单位:刘栋,任波,张斌,LIUDong,RENBo,ZHANGBin(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西安,710038),谷志勇,GUZhi-yong(空军军训器材研究所,北京,100097)刊名:电光与控制英文刊名:ELECTRONICSOPTICS&CONTROL年,卷(期):2008,15(7)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10条)1.李林森.于海勋.韩志刚论协同空战及其关键技术2000(1)2.张红.李锋.蓝伟华单机多目标攻击作战效能分析1999(3)3.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美国防部报告:海湾战争19914.王宏伦多机空战模拟系统研究[学位论文]19955.王红.高晓光.蔡小斌多目标攻击中的攻击逻辑与决策方法1997(9)6.戴维·阿德米.吴汉平电子战建模与仿真导论20047.邵国培.曹志俊.何俊电子对抗作战效能分析19988.董彦非.冯惊雷.张恒喜多机空战仿真协同战术决策方法[期刊论文]-系统仿真学报2002(6)9.朱宝鎏.朱荣昌.熊笑非作战飞机效能评估199310.唐雪松.郭立红.陈长喜基于AHP的威胁评估与排序模型研究[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2006(27)相似文献(9条)1.学位论文盛蔚多机协同空战的研究1997多机协同作战是现代空战研究思想的一个质的飞跃.它突破了传统的、以提高单机作战能力为主要手段的空战研究方法的局限.寻求在现有的条件下,从理论的角度探索一条使整体系统效能大于各子系统效能简单和的方法.该文因循以下两条思路对多机协同空战进行了研究:一、运用协商对策理论、多目标决策理论,以公理形式协商解为基础模型,结合空战的实际情况,建立多机协同空战的数学模型.求解其即得到基于决策信息融合的协同空战算法.这种方法理论基础较为完备,思路清晰,在实际的仿真模拟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利用以往对空战长期研究中,作者已经掌握的火控与指挥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协同空战这一先进思想,沿着模拟人的智能、判断空战态势、结合协同空战思想、进行空战指挥这个思路,该文也做了一定探索性的研究.这种思路对以往研究的精华予以汲取应用,并且可不断根据新的知识点和专家的知识经验扩充库存,使之对空战情况的描述和决策更准确、更完备.是一条较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方向.2.期刊论文钟麟.佟明安.钟卫.ZhongLin.TongMingan.ZhongWei影响图对策在多机协同空战中的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33(4)为了解决不确定环境下空战机动决策问题,将影响图和对策论引入到多机协同空战中,提出了协同影响图对策模型.首先确定群机空战转化为多个小编队作战的原则,然后在协同的思想下把多对多空战模型转化为多个一对一空战模型,最后在不确定环境下,运用影响图对策理论解决一对一空战.针对影响图对策模型计算量大的问题,采用移动平均控制法进行求解.空战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有效性.3.学位论文李建军超视距多机协同空战分析2001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空战变得越来越复杂.超视距多机协同作战,以成为现代空战的主要形式,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性日趋明显.该文采用了智能控制的有关理论初步建立了超视距多机协同空战的数学模型,经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超视距空战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涉及飞机运动模型、雷达和火控系统模型、中远程导弹导引控制模型以及电子干扰模型.2、基于遗传算法的目标分配模型.3、基于模糊控制协同战术规划和机动决策模型;4、基于神经网络的导弹攻击区拟合算法模型.4.期刊论文蔡猛.徐乃平.李克己多机协同空战仿真的分布式虚拟环境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01,13(6)将分布式虚拟环境技术应用于多机协同空战仿真,建立了一个基于分布式虚拟环境技术的仿真平台,并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总体结构及对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和处理.5.期刊论文史志富.张安.刘海燕.SHIZhi-fu.ZHANGAn.LIUHai-yan基于贝叶斯优化算法的多机协同空战决策仿真-计算机仿真2007,24(1)多机协同空战是未来空空作战的重要形式,空战智能决策是空战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多机协同的特点和空战智能决策的要求,首先构造多机协同空战的自主优势矩阵,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多人冲突理论分别对和红蓝双方以及本机编队进行权重分配,由此得到多机协同空战的整体优势矩阵.然后给出了贝叶斯优化算法并应用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实现了多机协同空战的空战智能决策.仿真实例证明贝叶斯优化算法收敛速度快,能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能有效地解决多机协同空战中的空战决策问题.6.会议论文李林森.杨永生.佟明安.韩志刚超视距协同攻击多目标技术浅析1999超视距空战已成为跨世纪数字化空中战场上的一种重要样式。该文阐述了超视距多机协同攻击多目标中的几项关键技术,并介绍了作者在这方面的一些工作和研究设想。7.学位论文吴柢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关键技术研究2004该文结合空军装备部十五预研课题——多机协同、多传感器融合、多目标攻击技术(专题号:102010402),对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智能火控系统和超常规机动攻击系统的若干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针对这两部份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导弹制导规律的研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是各国国防部门关注的热门课题.该文基于模糊逻辑和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论域自调整的进化模糊导引律.并在传统的模糊逻辑控制基础上引入了一个非线性变论域函数,从而实现了模糊变量论域的动念改变,然后使用遗传算法对导引规则进行了寻优.并使用MATLAB对某型空空导弹攻击过程进行了仿真.协同空战中的决策问题是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研究的重点内容.该文研究了多机协同空战的战术决策算法的数学模型,并分别提出了自主优先权和协同优先权算法,选用BP神经网络进行协同空战中的目标分配,SOFM神经网络进行协同空战决策中的攻击排序.非线性动态逆控制律能够较好的解决对战斗机超机动飞行的控制问题,但是以往的控制律仿真都是基于MATLAB科学计算语言,距离工程实用有较大差距.考虑到工程实现和空军装备部的具体要求,该文采用C++语言来对动态逆控制律以及第四代歼击机模型进行描述,为了用户接口和维护的方便,在此基础上使用DLL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对软件进行了封装.该文还对空对地攻击进行了研究.使用优先权方法来进行单机对多个地面目标的攻击决策,根据对地攻击的不同情况,重新定义了优先权值,完成对地攻击的攻击决策.分析了空地导弹攻击的弹道变化过程,将攻击过程划分为五部分,分别对各段建立了重心运动方程并进行了仿真,最后给出了空地导弹攻击的全过程弹道仿真结果.最后该文系统阐述了计算机动画仿真中的对象建模技术和VisualC++环境下用OpenGL引擎实现三维动画的方法,并介绍了平台的相关编程技术;完善了现代空战超机动近距格斗的三维动画仿真平台,对多种机动动作进行了动画仿真.8.学位论文朱秋芳歼击机超机动飞行控制及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技术研究2007本文围绕着歼击机的超机动飞行控制、空空导弹三维末制导律、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空对地攻击及对地攻击三维视景仿真这几个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首先基于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研究了新一代歼击机超机动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给出了歼击机超机动飞行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根据奇异摄动理论,将超机动飞行控制系统分成快慢两个回路,为其分别设计了轨迹线性化控制器并进行了典型超机动动作的仿真;考虑到系统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等不确定因素对TLC控制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鲁棒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其次对空空导弹的三维末制导律进行了研究。在建立了三维制导模型的基础上,简单研究了三维比例制导律及滑模变结构制导律;针对空战中大多数目标都具备机动能力的情况,在平行接近法的基础上,结合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维末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三维TLC制导律是有效的,且在目标机动情况下比其它两种制导律有着更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随后研究了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的空战决策算法。对于单机多目标攻击情况,采用隶属度线性加权规划方法完成了目标的攻击排序,并对预攻击的目标进行了火力分配;对多机协同攻击多个目标的情况,首先将大规模多机空战转化为小集团作战,然后在每个小集团内部,基于蚁群算法研究了协同空战决策,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实现。接着研究了现代空对地攻击技术。主要包括对地攻击决策算法和空地导弹攻击的全过程弹道仿真。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重点研究了空地导弹的带落角约束的自导段导引律,仿真结果表明了它的有效性。最后在Windows平台上基于虚拟仿真软件MultiGenCreator、Vega和VC++研究了对地攻击三维视景仿真,生动演示了导弹攻击地面目标的全过程。9.期刊论文姜长生.丁全心.王建刚.王俊.JIANGChang-sheng.DINGQuan-xin.WANGJian-gang.WANGJun多机协同空战中的威胁评估与目标分配-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33(11)提出了一种基于工程模糊集理论的多机协同空战威胁评估方法,通过对优势指数模糊规范化得到评估指标相对优属度,利用相邻指标相对重要性模糊标度值确定评估指标权重系数,应用模糊优选模型计算综合优势评估值,实现了多机协同空战中的威胁评估.在综合考虑威胁与优势的基础上,给出了多机协同空战目标分配的基本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多机协同空战中的威胁评估与目标分配问题,且算法简洁,有较好的实时性.本文链接:下载时间:2009年11月10日
本文标题:环境下的多机协同空战态势评估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86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