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环境与环境问题烟台市芝罘区福安中学7年级5班周洁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主要指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所研究的环境问题主要不是自然灾害问题,而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这种人为环境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出环境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二是人口增加,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总之,环境问题是指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所引起的问题。从人类诞生开始就存在着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就出现了环境问题。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也在发展,大体经历了环境问题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以前)、环境问题发展恶化阶段(工业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前)、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50—60年代)、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后)四个阶段。从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可知:人为的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表面上看,工农业的高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局部虽有所改善,但总的趋势仍在恶化。因而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了“反增长”的错误观点。诚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生产、高消费的政策,过多地浪费资源、能源,应该进行控制;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贫穷落后、发展不足和发展中缺少妥善的环境规划和正确的环境政策造成的。所以只能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既要保证环境,又要促进经济发展。只有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人类的总资源进行最佳利用的管理工作。当资源以已知的最佳方法来利用,以求达到社会为其本身所树立的目标时,考虑到已知的或预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优化开发利用资源的规划方案,那么资源的利用是合理的。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由于对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没有谨慎地选择利用的方法和目的,因而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消费资源的两种结果是:一是资源枯竭,二是资源的破坏,对不可更新或再生的资源来说更为明显,这里也包括野生动植物种类的灭绝。因此,我们应做到:合理利用资源,尽力采取对环境产生最小有害影响的技术,并进一步研究如何根据长期的、综合性的计划并根据水、大气、土壤三种资源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来设计一个低消耗、高效益的社会经济系统,这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人类要学会预料自己行为的长远后果,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态环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认识生态环境对发展生产的制约作用,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基本要求,又要不超出环境的允许极限,使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得以不断的提高要广泛的、彻底地通晓环境质量的变化过程。流程图在“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示意图通常借助线段(特别是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地理要素组合成图。这类图能简明、概括的从宏观的角度表现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因果联系)。用关联图表现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演变过程、发展趋势及治理措施,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水土流失、沙漠化、酸雨等,这种关联图突出了全球性。还可以用关联图表现某一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具体治理措施等,如黄河中下游泥沙的治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土地的退化等,这种关联图突出了区域性。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例1:图1表示某些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现象。下列各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表示这些现象的有关字母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生存条件恶化B.人均收入减少C.土地生产力下降D.人均资源减少E.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F.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G.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H.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I.当前的生存要求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J.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解析】贫困会引起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还使得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因此,贫困意味着人口的增加;人口增加使人均资源减少,人均收入减少,导致愈加贫困,为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不得不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产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必然造成环境恶化;受贫困困扰的人们,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了长远的环境保护,同时,由于贫困导致教育落后和环境意识薄弱,并最终导致环境恶化;环境的退化,使得人们的生存条件恶化,土地的生产力也随之下降。【答案】从上到下依次为I或j、a或b、e或f、j或I、c或d、g或h、b或a、d或c、h或g、f或e。例2: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是指东北、黄淮农区的草原牧区的过渡地带,广义范围是指年降水量在250~500mm的地区,这里是生态环境最不稳定而且脆弱、人类利用也最不稳定的地带。读农牧交错地带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图2),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陡坡开荒B.过度放牧C.生态环境脆弱D.不因时制宜E.沙丘开垦F.施肥少或不施肥G.大风季节开垦H.风蚀、水蚀加剧【解析】粗放经营主要是指少施肥或者不施肥,直接导致地力下降。无农田防护会导致水蚀、水蚀加剧;由于过渡放牧导致自然植被难以更新。不因地制宜主要是陡坡开荒和沙地开垦;少雨年份加大农田比例和大风季节开垦是不因时制宜。各个环节之间有因果的关联。【答案】从上到下依次为:C、F、H、B、A、E、G、D。二、全球性(某区域)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例3:读图3,水污染的产生和治理,分析其因果关系,将图中字母填在对应栏目前的括号内。()1需水量大大增加()2河水直接补给地下水()3摸清地质构造()4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5严禁过量开采地下水()6地下水体受污染()7工农业生产()8水井因水质污染超标而报废()9防治水污染()10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导致地下水过渡开采和水污染的产生,并且从这两个方面加强对水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利用。【答案】1-B、2-E、3-C、4-H、5-I、6-F、7-A、8-G、9-J、10-D。三、可持续发展———工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例4: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读图4“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系统框图”,将以下工业生产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代号填写在图中括号内,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炼油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有:A.硫B.余热C.燃料气D.冷却水E.蒸汽F.粉煤灰G.石膏H.余热【解析】根据生产之间原料和副产品之间的联系来进行分析,寻求箭头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A、B、C、D、H、G、E、F例5: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是指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整个过程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当前绿色消费成为时尚。读图5,将代码①-⑦填入图中A-G处:①使用/复用,②原材料采集和整理,③运输、销售,④废弃/再循环,⑤产品的加工制作,⑥商品,⑦产品。【分析】分析整个示意图,发现示意图表示“绿色食品”的生产消费过程。结合框图与选项中的具体内容,分析示意图本身的流程结构。该示意图具有圆形结构的特征,而且沿顺时针方向形成一个流程,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在了解示意图结构的基础上,设想“绿色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消费、废弃物处理等过程,并结合选项①-⑦,顺着示意图外围圆形结构,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填空。【答案】A—②,B—④,C—③,D—①,E—⑦,F—⑤,G—⑥。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世界环保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人们在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中,无节制地对自然资源大量开发和消耗,甚至乱采滥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的破坏。那么,反过来,人类自身就会遭到报复,乃至威胁到生存,必然妨碍经济活动和经济的发展。所以要经常保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自觉遵守经济与生态之间客观存在的比例关系,不断及时加以调节,妥善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从中受益,为人类造福。那么,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我们将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来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呢?首先我们要强调由于经济发展给我们全球的环境带来的各种污染,导致对人类的危害。以及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当前,全球环境污染态势主要有:(一)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是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等。汽车排出的废气,含有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经阳光中紫外线照射,生成一种浅蓝色有毒烟雾而污染空气,世界上每一年排放到大气中有害有毒烟雾6—7亿吨。随着人们经济活动的增加,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还将提高,如不采取措施,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十分不利。目前,发达国家采取了各种方式控制空气的污染,降低汽车氢、氧化物的排放标准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但大多数由发展中国家,空气污染相当严重如我国的北京、西安、广州、沈阳等工业大城市,二氧化硫污染都严重超标,有的城市上空烟云密布。(二)水源污染。随着工业性生产和发展,用水量大增,排出的污水也相应大增,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含有毒物质,不是注入江河湖海,就是直接渗入地下水层,结果都败坏了水质,严重污染了环境,除了城市污水外,大气和土壤污染物也有相当一部分转入水体,由于大大超过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水质污染严重随着采矿、冶炼工业发展,不断向环境中释放汞、镉、铬等有害毒元素,由于它们在水体中不被溶解,而形成重金属污染,这些都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三)城市垃圾污染。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也是严重的城市污染。除了述污染外,现代化交通工具和工业设施造成的噪声污染,火力发电站和原子能电站造成的热污染,以及核能工业废弃物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也都是环境的污染源。其中噪声污染影响很大,一则危害听觉。二是影响工作效率,影响产量提高。三是容易引起头晕,心血管等危害健康的疾病。放射性污染还可引癌症,基因变异和胎儿因奇形,危及后代。当代,仅是城市工业废水,废弃物形成的致癌物就有1000多种,每年有多少人都死于环境因素造成的癌症。基于以上环境的污染,全球的生态状况出现了明显的退化。(一)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因为温度上升10C降雨量减少5%,使农作物产量特别是玉米产量也降低,增加食物严重短缺的风险。如果气温继续升高,陆上冰雪融化,可能导致全球海面上升,淹没许多重要的沿海地区。此外,海面上升可能伴随洋流,强风暴水的出现,森林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导致更多植物和动物对资源利用过度,如毁林、滥用草场等。为开、垦荒地,建筑房屋及生活资料以及发展工农业生产,世界森林被大量砍伐,面积急剧减少。同时由于环境污染,如空气中的氧化氮、二氧化硫、氟等有害气体,铅、锌、镉等有害金属,酸沉降以及改变生长的有几种化学物质,长期损害森林造成森林大片死亡。(二)土壤侵蚀和退化。土壤侵蚀和退化包括土壤流失、沙漠地、土质板结、盐碱化等,土壤流失主要是由水和风两种方式带来,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土壤深水能力降低,暴雨洪水冲走大量土壤,为提高耕地单产,无节制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也会造成土壤板结物化性能变劣,有机质减少,土壤和农作物中积蓄起来的有害化学成份越来越多,使农产品和渔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益虫急剧减少。人类要发展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却忽视了环境保护措施,严重污染了环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经济发展不能停止,把经济增长停下来,治理生态环境,即所谓的“经济零增长论”,那将因噎废食。经济发展不但不能停,且应该尽可能迅速发展,否则永远不能摆脱经济技术落后。但把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也是不对的,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发展经济是根本,没有经济的发展,缺乏足够的技术、设备、投资,也就谈不上保
本文标题:环境与环境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87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