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班数学教案人教版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全局意识。解决数学问题,必须从已知到结论考虑问题,把握各方面的相互关系。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从全局考虑问题。以下是网友整理的关于大班数学的教案。欢迎咨询!大班数学教案1设计意图: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幼儿要在一次活动中较为正确地掌握自然测量的方法,并同时知道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不太容易的。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活动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学习记录的方法。2、探索用不同长度的量具进行测量,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课前组织幼儿进行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用笔代替尺子测量教室内的桌椅,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2、教师用记录纸、记录笔、小棒、磁带。幼儿人手一份动物挂饰(兔、猫、鸡、狗等)及测量用具。幼儿分组材料:吸管棒、笔、小木棒、线、积木、铁丝、抹布、记录纸等。3、将教室布置成“小熊乐园”的环境。(乐园大门、小火车、小熊家等)活动过程:一、教师以到“小熊乐园”参观引题,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小结幼儿尝试测量活动的结果,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1、师:小熊请小动物们到“小熊乐园”参观学习,看看“小熊乐园”是怎么建造的,学会后回到森林里建造自己的乐园。来;自.屈;老师;教.案;你们听,小熊乐园的火车来了,让我们坐着火车去吧!(幼儿做开火车律动入室)2、请个别幼儿尝试用小棒测量大门。3、教师根据幼儿活动情况小结。示范讲解用小棒测量大门的方法及记录的方法。4、教师让小动物学习用笔测量自己坐的积木椅子,教师指导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5、教师提问:你测量的椅子有几根笔这么长?为什么用一样的笔测量的结果是不同的?教师根据幼儿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并引导幼儿发现用同样的测量工具测量积木,积木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多,积木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少。二、教师指导幼儿在自由分组活动中继续学习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测量用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1、教师介绍分组活动的材料及活动要求。A组:让小动物们用吸管棒测量小熊家里的桌椅和床铺有多长。然后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B组:请小动物们分别用长短不同的小棒分别测量一下大门的一块砖有多长,然后将结果记录在纸上。C组:小动物们可以自由选择盘子里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测量小熊火车的一节车厢有多长,你们可以选2、3种工具测量,一边测一边想用哪种东西作测量工具比较方便测量。2、教师交待分组活动的要求。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活动,重点帮助幼儿掌握测量的方法,并引导在B组活动的幼儿思考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三、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1、教师展示A组幼儿的测量结果。2、教师根据B组幼儿的测量结果引导幼儿发现:为什么一块砖测量的次数会不同?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砖块时使用的工具长,测量的次数就少,测量的工具短,测量次数就多。3、教师提问:你选择了什么测量工具测量火车的车厢,你喜欢用哪种工具进行测量?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做为测量工具?4、师:小动物们测量了“小熊乐园”里的这么多东西,现在知道怎么建造动物乐园了吧,让我们回到森林里动起手来,建造我们的动物乐园。幼儿律动出室四、延伸活动1、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利用各种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活动。2、寻找哪些工具进行测量更方便。活动反思:《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大班数学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操作活动学习按群计数。2、能与同伴友好地进行数学游戏,能采取轮流、协商等方法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活动准备:5个文具店,文具用品若干、5个进货筐、记录纸。摆放图示一张、五角星贴纸若干活动过程:1、招聘售货员。——我们班开了很多文具店,我是经理,我要为文具店招聘一些售货员,你们愿意来招聘吗?售货员要有什么样的本领呢?一要会又快又准确地统计商品;二要会整齐地摆放商品;三就是要学会友好地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我们一共有5个文具店,每个文具店需要3个售货员,请你们3个3个手拉手,自由组合,就坐。2、第一次统计,学习2个2个点数。——文具店里到底有哪些文具用品,有多少呢?现在就要请小售货员们互相合作去统计一下,先想想怎样合作?——提出点数要求:原来我们都是1个1个去数,想想除了这样数,还可以怎么数呢?你们可以看看这些文具用品都是怎么摆放的,你找一个又快又简单的方法去数。——幼儿统计记录,教师有意识地倾听幼儿点数,指导幼儿2个2个数。引导先统计完的小组学习自己验证。——交流:你们文具店的商品有多少?你们是怎么数的?——教师总结:2个2个数以后又快又简单,可以节省我们很多时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3、进货、摆货。——经理发现我们文具店的商品已经卖掉了不少,有的已经空了,所以我要去进货了。——出示5个货筐。这些货要怎么放进去呢?原来是两个两个放,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呢?——出示摆放图。这张图能看懂吗?表示什么?——提出摆放要求:按照图示摆放;互相合作。——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验证摆放的是否正确。4、第二次统计,学习各种点数方法。——进货后文具用品又有多少了呢?我们又要进行第二次统计了。.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这次统计时想想你可以怎么数了呢?——幼儿统计记录,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幼儿运用各种方法点数。——交流:你们文具店的商品有多少?你们是怎么数的?5、特殊的奖励。——今天经理发现我们这些来招聘的小售货员每一个都很聪明能干。我宣布,你们全部被录取了。而且今天我们的客人老师还有一份特殊的奖励呢,就是五角星贴纸,请每个小售货员去找一个客人老师,用各种方法数一数你的五角星有几个,然后告诉客人老师。活动反思: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不以单个物体为单位,而是以群体(物体群)为单位。幼儿按群计数的能力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熟练掌握10以内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数学活动我们就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按群计数的方法,孩子们懂得了计数还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不过对部分幼儿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大班数学教案3活动目标:1.了解、懂得“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并初步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等,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2.通过故事探索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数卡若干、直尺、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1.读儿歌《小猴荡秋千》引入2.“小猴子荡悠悠,荡秋千玩累了,肚子也饿了,心里想:妈妈为我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学习“0”的含义㈠认识数字“0”,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1.出示课件,小猴子吃桃子的图片。提问:⑴盘子里有几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⑵小猴子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⑶桃子太好吃了,小猴子把盘子里剩下的1个桃子也吃了,盘子里还有桃子吗?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⑷出示数卡“0”,引导幼儿说“0”像什么,感知“0”的形状。⑸儿歌形象识记“0”:“数字零,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⑹师小结: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2.播放课件,进一步认识数字“0”,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⑴树枝上的桃子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⑵2个气球都飞走了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二)0的减法。1.出图,师出示猴子吃桃,问:“盘子里有几颗桃子,吃了几颗,还剩几颗?”让幼儿列一个算式出来。2.出图,荷叶上有3只青蛙,跳下水3只,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3.树上有2只鸟,2只一起飞走了,树上还有几只鸟?4.小朋友想一想:7-7=?5.小结: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三)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1.寻找直尺中的“0”,并知道“0”在这里起的是什么作用?(是“起点“的作用。)2.玩“数字宝宝排队”游戏,感知“0”在这里表示“起点”。3.观察温度计,了解“0”表示“界限”的含义。(四)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了解“0”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1.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见过“0”?2.幼儿自由讲。3.播放课件,拓宽知识面。(五)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数字宝宝“0”,知道它可以表示“没有了”、“起点”、“界限”等意义。其实,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小朋友只要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更多关于0的奥秘。三、活动结束请小朋友收拾好学具,随着音乐排队到室外游戏。活动反思: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于“0”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这些经验还比较零散、不完整。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加全面的了解“0”的概念及在生活中的不同意义,本周安排了数学活动“0”,带领孩子一起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活动分成三大块,分别是:认识“0”、0的减法和0在生活中的意义.在认识“0”的环节中,我通过“荡秋千”的互动游戏,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当孩子们看到都被鳄鱼吃掉时,整个教室哄堂大笑,不停喊道:哈哈,没有东西了,是“0”。就这样,活动自然的引入主题。接下来,借助教学挂图及其启发性问题的创设,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没有”可以用数字“0”表示的意义,孩子们都能较好的借助生活经验来表达出他们对“0”的认识:盘子里原来有2个桃子,猴子把它吃完了,盘子里就没有了桃子,就是用“0”来表示……为了帮助孩子们了解“0”也可以表示“起点”、“界限”的含义,我借助玩“数字宝宝排队”游戏引导孩子们按顺数、倒数排队,使得孩子们在切身体验进一步感受“0”的不同含义。最后在探索环节中,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找出与“0”有关系的物品,使得更好地感知、理解“0”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反思活动,我发现:丰富的材料有利于孩子在直观形象材料中探索操作,去参与活动;游戏性的环节起到较好地教学效果,孩子们能自主的探究游戏玩法,从中学到知识;在探索环节中,可借助课前课件的制作进行“闯关”游戏互动环节,这样可以起到较好的提升作用。大班数学教案4活动目标1.感知一个数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2.能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相关的几组分合式。活动准备1.教具:贴绒分合式。2.学具:每人1组6以内数的分合式(幼儿用书),每人1支笔。活动过程1.玩“填数”的游戏,复习6的组成。教师出示6的贴绒分和式,提问:“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6可以分成几和几?”教师出示6的贴绒分和式,并提问:“谁能把这几个式子空缺的数字填出来?”屈;老师.教,案网出处(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2.学习把重复的省去。教师:“请小朋友帮6找出3个数字相同的分合式。”教师将幼儿的答案归在一起,提问:“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引导幼儿讨论数字相同的两个分合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发现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不同,总数不变。3.幼儿操作练习。幼儿每人1组6以内数的分合式,教师提醒幼儿仔细看一看,然后把重复的数字划掉,把留下的重写1遍,再看1个分合式说出2个不同的分合式。活动建议1.在日常活动中可多进行数的组成方面的相关游戏,并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2.活动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活动评价1.知道进行数的分合时两个数字之间有一定的互换关系。2.理解分合式中重复的两组是相同意义的分合式。活动反思数字是无处不在的,它们的存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为了使幼儿体会数字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本次活动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将幼儿的学习活动与他们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数学王国的兴趣,感受数字与生活的奇妙联系,引导他们去寻找数字、发现数字、感受数字、运用数字。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字的无穷魅力,从而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
本文标题:大班数学教案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1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