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小学式教案样例载(精编3篇)
小学式教案样例载(精编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小学式教案样例载(精编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小学体育优秀教案软式排球教案设计1一、设计说明:本课是以软式排球为载体,根据三年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以及兴趣和爱好,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给学生充分自主的活动机会,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得到充分展现自我的时机,从而使每个学生在认知上,情感上和态度上积极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创各种耍球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软排,培养学生的球感与兴趣。2、心理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力和自信心。3、情感目标:开拓学生时空,通过启发,发展学生创造性意识和实践能力。4、人际交往目标:团结帮助同学,认识自我的价值与能力,学会欣赏他人。三、课的过程:1、在浪漫优美的钢琴曲《献给爱丽思》中开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一套球操,学生可以模仿,也可以自编或改编球操,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2、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指导,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耍球,探索软排的各种耍球的方法,并不断创新。3、最后让学生在《兔子舞》的旋律中巩固各种耍球的方法,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模仿学生的动作,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创建共同学习,互相学习的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四、过程与分析:(一)、准备部分:5’1、常规。2、球操:动作:伸展—体侧屈—体前屈—全身—跳跃教法:1、教师听音乐与学生一起练习.2、学生模仿练习,可根据音乐自编或改编球操.要求:动作优美,自然协调.(二)基本部分12’教法:1、学生抛一抛、接一接、摸一摸、拍一拍、击一击、按一按、用头顶一顶会有什么感觉。(五彩的软排,对于充满好奇的孩子,更具有无法抗拒的魅力,想亲手去玩一玩,体验一下软排的魅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2、引导:“好玩吗”?、(小结刚才的玩法,平稳过渡到下一环节。)3、进一步引导,动动你的小脑筋,你会创造出更多的耍球方法吗?(通过初步的摸、按、拍、击等方法后,进一步学习软排,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示范下,提高一个玩的程面。)4、平时观察到的动作,模仿练习或自创练习。(让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让学生达到一个玩高潮。)5、俩人或多人合作练习。(抛、接、击、打等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满足自我表现欲,使其在合作中,相互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作得到升华,充分体现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6、游戏组合性活动。(用游戏如:软弹弓,打空中球,逗猴子等游戏,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软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发展个性,使学生达到又一个新的高潮。)7、小结。(让学生认识软排,安全性强,具有休闲、趣味性,使用便利,绿色环保等特点。)(三)结束部分3’1、放松整理,《兔子舞》》教法:根据音乐在本节课的基础自编自演。要求:动作优美,有节奏。2、学生小结。3、下课,师生再见。小学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理;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两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2、过程与方法:利用直观的演示使学生们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渗透函数的思想。活动过程:一、复习师:回顾一下,昨天的数学课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师:同学们还记得学习方程时我们用了一个什么工具吗?师:我们是利用天平的什么原理来学习方程的?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同学们根据天平来写方程只是小菜一碟投影:天平图,学生观察后口述方程,通过相互交流进行集体评价二、探究、理解、归纳等式的性质(一)、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数,等式不变1.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通过天平来探究方程和等式的一些性质吧。出示投影:图1,请生列出等式:a=3师:在天平的两边分别放进2个小立方体,思考左右两边是否仍然平衡?为什么?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a+2=3+2师: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倒回去,从天平两边同时取走新增的2个质量单位,即等式离岸边同时减2,等式成立吗?式子怎样写?a+2-2=3+2-2师小结:在这个等式的离岸两边都加2或减2,等式仍然成立。2.师:如果天平两边同时增加5个、8个立方体,等式还成立吗?师:如果小立方体的质量用字母b表示,等式两边都加2b,等式是否成立?a+2b=2b+2b。说说有什么发现?生: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所得的结果仍为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3.师:回顾一下得到这个结论的过程:观察实验,写出等式,发现规律。(二)、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1.师:等式加减的性质我们已经发现了,由此你们有什么猜想吗?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或式,等式仍然成立吗?怎样验证呢?请你在练习纸的天平上画一画,来举例证明自己的想法。2.生举例验证。3.生小结: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或式,所得的结果仍为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三、练习1.判断2.《书》P99-1,23.用适当的数或式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小学数学《竖式除法》教案3小学数学《竖式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二、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三、教学难点: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2、竖式的书写格式。四、教具准备:小棒,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答。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2如果去掉4个十,还剩下几个一?2、板演。订正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每道题各用哪一句口诀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3、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1)理解图意。(2)说一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3)想一想:我们能用前几节课学过的方法来算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的结果吗?(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15页例1。(1)解决学生甲提出的问题:42除以2等于多少。(2)明确42÷2表示什么意思。(3)提问:乘法口诀表中有“二()四十二”的口诀吗?你能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算出它的结果吗?(4)想一想:写竖式要分几步来写?(5)试一试,写出竖式。(6)交流笔算方法。(7)图式结合。从图上看,每份是21根;从竖式上看,得数是21。2、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1)独立完成下面两道除法算式题,请两名同学板演。(2)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集体订正,请同学叙述计算过程。2、看病门诊。(1)观察、研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2)改正错误之处。(3)提出改进方法。3、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1)看清题中数据。(2)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4)回顾做题过程,总结计算方法。(四)思维训练你能尝试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主题图中的第二额问题吗?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本文标题:小学式教案样例载(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3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