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财政局绩效绩效管理科科长对照检查材料(精编5篇)
财政局绩效绩效管理科科长对照检查材料(精编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财政局绩效绩效管理科科长对照检查材料(精编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地方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1附件1地方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一、评价目的通过对地方财政管理绩效的综合评价,进一步推动地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地方财政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不断改进财政宏观管理,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水平。二、评价范围包括全国3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省)。其中,计划单列市单独开展综合评价,其所在省评价数据不含计划单列市。三、评价内容及标准评价内容主要是地方财政管理情况,具体包括实施透明预算、规范预算编制、优化收支结构、盘活存量资金、加强债务管理、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落实“约法三章”、严肃财经纪律等8个方面,评价得分采用百分制。(一)实施透明预算(15分)。以省、市、县三级政府的财政总预算、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公开情况等为对象,评价地方预算公开情况,引导和督促地方提高预算透明度。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2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一、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组成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为了实现预算资金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而采取的一种以财政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是由它们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二、定义(一)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定义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它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少花钱多办事,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因此,“全过程预算绩效”就是“预算绩效”,但“全过程预算绩效”这一名称充分考虑到上海市的“事后评价”已相对成熟,而“事前评价”和“绩效跟踪”相对薄弱的现状,用“全过程”将“预算绩效”工作内容中的“事前评价”和“绩效跟踪”着重凸显出来,从而全面推动预算绩效工作。(二)绩效目标管理(事前评价)的定义在项目实施前需要明确项目的预算和绩效目标,而绩效目标和预算紧密相连,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前提,因此,事前评价主要就是对项目的绩效目标和预算安排进行考察。主要是考察项目是否具有战略适应性、设立的绩效目标是否科学、各项措施是否能够有效保障目标的实现、预算安排是否合理、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等。(三)绩效跟踪(事中评价)的定义绩效跟踪即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它通过采集绩效运行中的各类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纠偏扬长,当跟踪中发现绩效运行目标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四)绩效评价(事后评价)的定义绩效评价又称事后评价,它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在预算执行结束后,及时对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重点评价产出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它主要是通过制定绩效评价方案,拟定评价计划,选择评价工具,确定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指标,实施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高预算支出绩效的意见和建议。(五)结果应用的定义结果应用就是对对上述三个阶段的工作成果予以实现。主要是预算执行单位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支出成本,增强支出责任,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对于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和重点项目支出绩效情况,应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3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许梦博《人民日报》(2014年07月30日07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其中特别强调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一项重要任务是增强财政预算透明度。这就需要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长期以来,财政工作中存在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效益现象,财政运行中存在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匹配问题。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解决这些现象和问题,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扎实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促进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已成为新形势下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广、分类复杂、影响因素多、支出效益内涵丰富,需要构建多元化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而言,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可分为特殊性指标和共性指标。特殊性指标是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不同项目的不同性质制定的约束性指标。共性指标可分为三类:一是投入类指标,主要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性和效率性。这类指标应充分考虑预算的完整性、平衡性以及债务率水平的控制等。二是效果类指标,主要衡量财政支出的有效性。这类指标应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占比、非税收入占比等,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等,生态效益类指标主要包括空气质1量变动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等。三是过程类指标,主要起辅助作用和督查作用。这类指标应包括资金结转率、总预算暂存暂付率等,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整体把握。建立战略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的预算绩效管理框架。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性,需要建立战略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的预算绩效管理框架。战略导向预算绩效管理包括战略管理与运作管理两部分。战略管理需要考虑目标、使命、测量、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并与包括计划、组织、实施、结果、评价等内容的运作管理形成联动机制。但战略管理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难以把社会福利、公平正义等正外部性较强的考核内容纳入指标体系,由此可能导致某些政府工作人员忽视社会福利等隐性指标,忽视政府长期发展的核心能力建设。这就需要引入结果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框架,从目标、过程、组织与员工、社会等多维度进行考核评价,以弥补这个缺陷。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我国于2012年出台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并根据这个规划制定了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和部门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两个配套文件。这说明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但还存在较大改进空间。例如,目前有关部门通过预算法、审计法、中国人民银行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和国家金库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预算绩效进行监督,但存在有关法律法规不配套不详尽、监督内容不全面不细化、监督体制不科学不健全等问题。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省探索财政绩效管理纪实4山东省探索财政绩效管理纪实来源:中国财经报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4日13:49作者:解希民;丛培德;王海红把用钱的责任落到实处“管好用好老百姓的钱是财政人的责任,一定要让财政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在阳光下运行,让社会公众都知道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效果怎么样。”山东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的一席话,点出了山东省预算绩效管理探索的方向。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山东省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从选取部分资金项目入手,从少数市县先行试点开局,积极稳妥地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据山东省财政厅预算处陈东辉处长介绍,从2011年起,按照财政部要求,省级选择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开展了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从绩效目标制定、考评主体责任、工作管理流程、绩效结果运用等方面,全方位地对资金绩效管理予以了明确。两年来,山东省财政厅组织枣庄市、新泰市、淄博市淄川区有序开展了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涉及金额亿元。从绩效考评情况看,各地均圆满完成了既定绩效目标,较好地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有效地促进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省级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广泛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威海市积极探索将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相结合,合理设定绩效目标,努力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预算执行管理机制,建立预警高效、反馈迅速、纠偏及时、控制有力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在执行中及时发现、反馈和解决问题,并将事后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努力实现预算分配的良性循环。2012年,威海市有69个部门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涉及项目68个、资金3亿元;在2013年预算编制中,威海市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57个部门,项目增至223个、资金额达亿元。潍坊市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与财政监督相结合,将预算绩效情况作为财政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2012年,潍坊市有77个部门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涉及项目108个、资金亿元,对这些试点项目的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专项检查,大幅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烟台市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环节,实行“先评价、后编制”。在部门预算编制中,各类建设性项目包括基本建设、房屋购置、修缮、专用材料及设备购置等项目支出,先由投资评审中心审核,审核结果作为部门预算的编制依据。通过预算评审,大力压缩申报不实的项目预算,减少财政投资项目决策上的盲目性,从源头上控制支出,为科学、合理地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按照“先易后难、自上而下,先扩大试点、后全面推开”的分步骤推进原则和“扩大省级试点、启动市级试点、鼓励县级试点”的分梯次工作思路,山东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山东省部门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和《山东省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完善指标考核体系,科学确定管理流程。市县财政部门按照省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研究相关办法,因地制宜地加强制度建设。威海、潍坊等市在考核管理、操作规范等方面,出台了几十个文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经过持续不断地探索,山东省预算绩效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据初步统计,在编制2013年预算时,全省16个市已有550多个部门实行了绩效目标管理,涉及项目900多个、资金70多亿元。千万元以上项目全部纳入考评据悉,山东省财政厅将2013年确定为“绩效管理年”,并将省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扩大到1000万元以上投资发展类项目,做到“事前有目标、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价”。据陈东辉介绍,对于1000万元以上的投资发展类项目,山东省在省级预算批复时,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将审核后的绩效目标随同部门预算一并批复给部门单位,为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提供依据。执行中,督促部门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和绩效目标执行项目,及时掌握和分析项目绩效情况,加强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执行监控。将财政监督检查重点从合规性监督转到绩效跟踪监督上来,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和绩效管理水平的监督检查。年终,部门单位依据绩效目标开展自评,财政部门选择部分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发展类项目开展重点评价,在2012年选择15个重电平价项目的基础上扩大到30个以上,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下一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各市县也将根据自身实际,逐步扩大绩效管理范围,扎实开展试点工作,力争实现全覆盖。奖优又罚劣,无效必究责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是绩效管理的生命线和关键。陈东辉介绍说,山东省财政厅2011年8月出台的《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省财政部门和省直部门应当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予以表扬或继续支持。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根据情况调整项目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直至取消该项财政支出。奖优又罚劣,无效必究责——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如在对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项目的绩效考评中,山东财政就根据考评结果扣回6
本文标题:财政局绩效绩效管理科科长对照检查材料(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61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