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关于开展“读经典、做临床”活动考核的通知
关于开展“读经典、做临床”活动综合检查考核的通知各市(行署)卫生局、省(局)直中医单位:为全面提升我省中医临床人员诊疗水平,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把我省建设成为中医药热省、大省、强省。我局在2009年3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下发〈黑龙江省中医临床人员“读经典、做临床”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黑中财[2009]16号文)。中医药经典著作,尤其是《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以下简称“四大经典”),四部经典著作提倡的是基本的,同时又是不可替代的中医理论和方法,是高层次的中医基础。各地要结合“新医改”的需要,认真研习以“四大经典”为代表的中医经典著作,努力提高中医药专业的诊疗效果,进一步突出中医特色,为广大群众提供简便、廉价、高效的中医药服务,要在熟读经典的基础上与临床实践相互参验,促进中医临床水平和疗效的提升。我省中医临床人员中开展“读经典、做临床”活动已有一年多时间,为检验全省中医临床人员“读经典、做临床”活动的成效,我局决定组织综合检查考核小组,对我省各市(行署)、省(局)直中医单位,“读经典、做临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检查考核。一、检查考核方式1、听取各单位就“读经典、做临床”活动开展情况的工作汇报。2、实地查看“读经典、做临床”活动的相关工作落实情况。3、由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命题、判卷,检查小组带着试卷到各市(行署)进行理论考核。(1)、理论考核采取自愿报名形式进行,所有参加考核的人员将授予一定的省级Ⅰ类学分(80分以上授予5学分,70分---80分授予4学分,60分---70分授予3学分,60分以下的授予2学分)。(2)、全省理论考核前50名者给予“读经典、做临床”年度优秀个人证书。(3)、对于获得“读经典、做临床”年度优秀证书的个人,省中医药管理局将在评选省级名中医给予一定的加分。(4)、对于获得“读经典、做临床”年度优秀证书的个人,省中医药管理局将在评选重点学科带头人、遴选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二、检查考核的内容根据《关于对全省中医临床人员“读经典、做临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的通知》(黑中教[2009]104号)文件所附的《中医临床人员“读经典、做临床”活动督导检查评分表》逐项检查。三、检查考核的时间此次“读经典、做临床”综合检查初步定于7月份进行。四、检查考核的要求1、各市(行署)卫生局、省(局)直中医单位主管中医药工作的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积极做好迎检准备。2、《关于开展“读经典、做临床”活动综合检查考核的通知》要及时下发并传达到每一名中医临床工作人员。3、各中医医疗机构要大力支持自愿参加“读经典、做临床”活动理论考核的同志,要组织集中辅导学习和给予充足的个人自学时间。4、各市(行署)卫生局、省(局)直中医单位要于2010年6月20日以前将参加考核的人数报省中医药管理局,并要准备好理论考核的场地和参加理论考核人员的组织工作。联系人:敬石泉联系电话:0451—85971128附件1:全省中医临床人员“读经典、做临床”活动考核指定用书2、全省中医临床人员“读经典、做临床”理论考核复习题纲二0一0年四月十八日附件1:全省中医临床人员“读经典、做临床”活动考核指定用书金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金匮要略》主编范永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案例版》主编姜德友黄仰模科学出版社伤寒: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伤寒学》主编熊曼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伤寒论·案例版》主编李赛美李家庚科学出版社温病: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温病学》主编林培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温病学·案例版》主编钟嘉熙科学出版社内经: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经选读》主编王庆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内经选读·案例版》主编周国琪邢玉瑞科学出版社附件2、全省中医临床人员“读经典、做临床”理论考核复习题纲《伤寒论》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伤寒的涵义。2.掌握六经辨证的基本概念,六经病的主要脉证、传变规律及治疗法则。3.了解《伤寒论》的沿革。4.了解《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学术成就。[学习内容]1.《伤寒论》简介:作者、成书的历史背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2.《伤寒论》的沿革及对后世的影响。3.《伤寒论》的成就。4.伤寒的涵义。5.六经辨证方法及六经病的传变。6.《伤寒论》中的治疗方法。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概论[目的要求]1.掌握太阳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证候、治则。2.了解太阳病的转归[学习内容]1.太阳病的概念、病因病机、性质、分类、基本证候、治则。2.太阳病的转归第一节[目的要求]1.掌握太阳病的提纲与分类。2.熟悉外感病初期分辨阴阳的要点。3.了解太阳病传经的基本规律。[学习内容]1、太阳病提纲。(1)2、太阳病分类。(2、3、6)3、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7)4、辨太阳病传变。(4、5、8、10)第二节太阳病本证一、中风表虚证[目的要求]1.掌握桂枝汤证。2.掌握桂枝汤证兼证。3.了解桂枝汤禁例。[学习内容]1.桂枝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方义、汤方煎服法及护理(12、13、95、24、15、53、54、57)。2.桂枝汤的禁例。(16下、17、19)3.桂枝汤证兼证(1)桂枝加葛根汤证。(14)(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43、18)(3)桂枝加附子汤证。(20)(4)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21、22)(5)桂枝新加汤证。(62)二、伤寒表实证[目的要求]1.掌握麻黄汤证。2.掌握麻黄汤证兼证。3.熟悉汗法禁例。[学习内容]1.麻黄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方义。(35、36、37、46、47、55、51、52)2.麻黄汤禁例。(83~89、49、50)3.麻黄汤证兼证(1)葛根汤证。(31、32)(2)葛根加半夏汤证。(33)(3)大青龙汤证。(38、39)(4)小青龙汤证。(40、41)三、表郁轻证[目的要求]熟悉表郁轻证[学习内容]1.桂枝麻黄各半汤证。(23)2.桂枝二麻黄一汤证。(25)3.桂枝二越婢一汤证。(27)第三节太阳病变证[目的要求]1.掌握变证治则。2.掌握表里先后治则及标本缓急治则。3.熟悉虚证实证的辨证要点。4.熟悉寒热真假辨证[学习内容]1.变证治则。(16上)2.辨寒热真假。(11)3.辨虚证实证。(70、60)4.辨表里先后治则。(90、56)5.标本缓急治则。(91、92)二、热证[目的要求]1.掌握麻杏甘石汤证、葛根芩连汤证。2.熟悉栀子豉汤类证。[学习内容]1.栀子豉汤类证。(76~81)2.麻杏甘石汤证。(63、162)3.葛根芩连汤证。(34)三、虚证[目的要求]1.掌握桂枝甘草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桂枝加桂汤证、苓桂甘枣汤证、苓桂术甘汤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小建中汤证、炙甘草汤证。2.熟悉干姜附子汤证、茯苓四逆汤证、芍药甘草汤证。3.了解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学习内容]1.心阳虚证(1)桂枝甘草汤证。(64)(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118)(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112)(4)桂枝加桂汤证。(117)(5)苓桂甘枣汤证。(65)2.脾虚证(1)苓桂术甘汤证。(67)(2)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66)(3)小建中汤证。(102)3.肾阳虚证(1)干姜附子汤证。(61)(2)茯苓四逆汤证。(69)4.阴阳两虚证(1)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29)(2)芍药甘草附子汤证。(68))(3)炙甘草汤证。(177、178)四、上热下寒证[目的要求]掌握黄连汤证。[学习内容]黄连汤证。(173)五、蓄水证[目的要求]掌握蓄水证(五苓散证)。[学习内容]五苓散证(附茯苓甘草汤证)(71-74、127)六、蓄血证[目的要求]掌握蓄血三方证。[学习内容]1.桃核承气汤证。(106)2.抵当汤证。(124、125)3.抵当丸证。(126)七、结胸证[目的要求]1.掌握热实结胸证。2.熟悉寒实结胸证。3.了解结胸证预后。[学习内容]1.结胸辨证。(128、131上)2.热实结胸证(1)大陷胸汤证。(132-137)(2)大陷胸丸证。(131下)(3)小陷胸汤证。(138)3.寒实结胸证(141下)4.结胸证预后。(132、133)八、脏结证[目的要求]了解脏结证的脉证特点及预后。[学习内容]脏结证。(129、130、167)九、痞证[目的要求]1.掌握热痞证、寒热错杂痞证、痰气痞证。2.熟悉赤石脂禹余粮汤证。3.了解水痞证。[学习内容]1.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151)2.热痞证(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154、164)(2)附子泻心汤证。(155)3.寒热错杂痞证(1)半夏泻心汤证。(149)(2)生姜泻心汤证。(157)(3)甘草泻心汤证。(158)4.痰气痞证。(161)5.水痞证证。(156)6.痞证误下后下利的辨治。(159)第四节太阳病疑似证[目的要求]熟悉十枣汤证、瓜蒂散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学习内容]1.十枣汤证。(152)2.瓜蒂散证。(166)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28)第五节太阳病欲解时[目的要求]了解太阳病欲解的时间及其机理。[学习内容]太阳病欲解时(9)附:备考原文30、42、44、45、48、51、52、55、56、58、59、75、93、94、105、108~111、113~116、119~123、139、140、141上、142、150、153、160、171、174、175。《温病学》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明清时代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对温病学的贡献。2.熟悉温病学的概念和任务。3.了解温病学发展简史。【学习内容】1.阐述温病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明确学科的性质和范围及在中医学中的地位。2.简介战国至唐代对温病因、证、脉、治的论述。了解宋代至金元时代温病学在理法方药等方面的重大发展,民国时期温病学具有代表性医家的业绩。3.重点讲述明清时代温病学家,尤其是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的学术成就。4.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温病学科的发展。第二章温病的特点【目的要求】1.掌握温病的特点。2.熟悉温病的概念。3.了解温病的范围和分类。【学习内容】1.明确温病的概念是由温邪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热病,而不是某一病证。注意温病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2.简述历代医家对温病的认识。3.重点讲述温病在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等四个共同特点。4.简述温病的范围和分类方法。5.介绍温病与伤寒、温病与温疫、温病与温毒在概念上的关系。第三章病因与发病【目的要求】1.掌握各种温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2.熟悉历代医家有关温病病因和发病学说。3.了解温病病因的共性。【学习内容】1.明确外感温邪是温病致病的主因,其发病则与正气强弱密切相关。2.重点讲授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热等主要病邪的病因性质及致病特点。3.介绍温毒和疠气的概念、致病特点。4.简介温病发病因素、感邪途径、发病类型。5.注意分析新感与伏邪的比较。6.简述六淫化火说、杂气学说、伏气温病说、新感温病说等病因和发病观点。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目的要求】1.掌握“卫气营血”和“三焦”各阶段的病理和主要证候。2.掌握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运用。3.了解温病辨证的内容和临床意义。【学习内容】1.阐述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理论形成。指出它与《内经》所述的“营卫气血”和“三焦”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分别讲解卫气营血、三焦的证候表现、病机、病位、传变、治疗大法。3.明确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临床指导意义。4.注意分析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之间的关系及临床运用。第五章常用的诊法【目的要求】1.掌握温病常见的舌象、斑疹的辨析。2.熟悉发热、神志异常、痉、厥脱的辨析。3.了解白、验齿的临床意义。【学习内容】1.讲述察舌验齿在温病诊断上的意义。2.从舌苔颜色、厚
本文标题:关于开展“读经典、做临床”活动考核的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26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