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周长教学设计【引语】小编为您整理收集的“周长教学设计”精编优质文档,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用哦!喜欢就下载吧。周长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2.在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一定的测量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情境感知,初步建立周长概念表象1.从“一圈”抽象到“一周”师:小胖要减肥,爸爸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让他每天围着操场跑一圈,我们去看看他是怎么跑的。(课件演示)师:他跑对了吗?生:不对,他跑到里面去了。师:应该沿着操场的哪里跑?生:应该沿着最外面的黑线跑。师:这条黑黑的线也就是操场的边线。师:如果你是小胖的爸爸,会对小胖说些什么?生:小胖,不能再偷懒了,要沿着操场的边线跑。(课件演示)师:说的真好!第二天,小胖又开始出发了。师:这回跑完一圈了吗?生:没有,还没有跑到。师:应该跑到哪里?生:最后要回到起点,这才是操场的一圈。师:第三天让我们陪着小胖一起跑,好吗?拿出小手,一起出发、一起喊停,预备出发!学生结合课件演示手势比划,齐声喊“停!”。教师指出,围着操场跑一圈也可以说成围着操场跑一周。板书:一周2.累加长度,明晰操场的周长师:这个操场的一周到底有多长呢?为此小胖的爸爸进行了测量,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依次呈现数据:直道90米----弯道110米---直道90米---弯道110米。生:400米。师:你是怎么算的?生:可以这样算:9011090110=400米。师:400米表示哪里的长度?生:操场一周的长度。师:对,400米是操场一周的长度,也可以说操场的周长是400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长。二、辨析比较,整体理解周长本质1.辨析一周,物化为形呈现实物师:现在老师带来了三角板和圆形标志,想一想它们的表面有没有一周?生:有。师:请小朋友们打开练习纸,用水彩笔把一周画出来。学生描画一周后,呈现交通标志中间线涂色作品,予以辨析。生1:不对,这条线是在中间的,不属于它的一周。生2:一周是最外面的边线,这条不算。师:想象一下,这个交通标志只留下一周的边线会是什么图形?生:圆形。教师演示,从交通标志实物中剥离出一条圆形的边线(保持圆形形状)。师:想象一下,这个三角板只留下一周的边线会是什么图形?生:三角形教师演示,从三角板实物中剥离出三角形的边线(保持三角形形状)。2.操作演示,体会“长”的本质师:要想知道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怎么办?生:可以用尺测量。课件:12厘米、16厘米、20厘米。师:三角形周长到底是12厘米,还是16厘米,还是——?生:应该把3条都加起来。12+16+20=48厘米。师:48厘米指的是什么呢?生1: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和。生2: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师:也可以说三角形的周长是48厘米。师:下面我来测量圆形的周长。我用直尺这样量——?(教师动作比划)生:不行,圆形的线是弯的,尺子是直的!师:那怎么办?生1:半圆角尺量。师:你们觉得怎样?生2:那是量角器,量角度用的,不能测量长度。师:是的,你的数学知识真丰富。生3:用软尺绕着量。师:好办法,可软尺我没带,我只带了一条线。生4:可以用线绕一下,再用尺子量就可以了。教师演示,把线绕圆一周然后缓慢打开,拉成一条线段。师:用毛线绕可以把曲的边线变成直的线段,真是个好办法。组织学生测量这条线段,测得长度为63厘米。师:这63厘米表示的是——生1:圆形的周长。生2:圆一周的长度。3.质疑辨析、概括概念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先研究了一周,这是操场、三角板表面、交通标志表面的一周,接着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到了操场一周的长度是(400米)、三角形一周长度是48厘米、圆形一周长度是63厘米,每个图形的一周都有自己固定的长度,我们把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课件依次呈现矩形、五角星、半圆形、角等图形,组织辨析。师:这些图形都有周长吗?生:角没有。师:它跟上面的图形区别在哪里?生:没连起来,有缺口。师:这种没连起来,有缺口的图形我们叫做不封闭图形,那上面这些图形叫——生:封闭图形。师:如果这里加一条曲线,现在有周长了吗?生:有。板书完善概念,学生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三、内化巩固,解释应用概念1.生活举例,辨析解释师: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也有周长?生1:黑板。生2:课桌的面。师:我们一起看看,黑板、课桌表面其实是什么图形?生:都是长方形。师:是呀,因为它们是长方形,所以它们有周长。生3:我的脸师:我们一起看看,脸表面其实是一个封闭图形,所以它也有周长。媒体呈现:谁测量的是周长呢?生:量腰围是量周长,量身高不是。师:腰围量的是哪儿?你比划比划!结合学生的比划,课件随机在图像腰部呈现一周。师:那么量身高量的是什么呢?结合学生比划,课件动画抽象出线段。生:量的是一条线段的长度,没有一周,不是周长。师:是的,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2.增加干扰,强化一周媒体呈现长方形,给出长2米的数据,组织学生选择合适的周长数据。a.2米b.4米c.6米师:只有一个数据,能选出周长吗?生:可以,第一个肯定不对,2米只是1条长边的长度,4米是2条长边的长度,而周长应该是4条边长度的和,肯定大于4厘米。师:讲的真好?周长真的是6米,那么这条宽的长度肯定是——生:1米。可以这样算2211=6米,宽就是1米。师:是的。小朋友注意看图形开始变了(媒体演示长方形中间增加一条线),长方形的周长变了吗,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生1:变了,中间一条长1米,周长是61=7米。生2:没变,周长是一周的长度,中间这条线不属于一周,不能加。师:是吗,请同学们用手描描一周,想想周长变了吗?学生手势比划,齐答:不变。师:如果里面再增加一些线,周长会变吗?生:不会,因为里面的线跟周长没有关系。3.拼组图形,弱化“面”的干扰师:这里有一个正方形,一条边长度是1厘米,那么周长是——生:4厘米,4个1厘米就是4厘米。师:是的,如果再出现一个同样的正方形,把它们拼成长方形,周长会是多少?生:8厘米,2个4厘米就是8厘米。师:真的吗?不着急,同学们自己在练习上描一描、算一算。生汇报:周长不是8厘米,应该是6厘米。算式2211=6厘米。师:刚才都认为是8厘米,现在都确定是6厘米?那2厘米到哪里去了呢?生:2条边到里面去了,那就不用算了!师:哦,图形一拼,周长并不是简单的加一加。一起看,(媒体动态演示图3与图4拼的过程)想一想它们的周长相比会是怎样的结果?(1)图形3长(2)图形4长(3)一样长生1:图形3周长长。生2:不对,应该是一样长。(生到台前展示)图形3周长是2222=8厘米,图形4周长是221111=8厘米,所以一样长。师:生1,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生1:同意。师:刚才为什么这么做出判断呢?生1:这是4个拼成的,这才3个拼的,我就认为图形3的周长长了。师:看来,周长我们要关注的是它的一周边线,不要被它里面的线、它拼的个数干扰。周长教学设计【第二篇】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四边形的基础上所编排的。从一般性的知识出发,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经历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形成过程,会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能理解公式的基础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的基础较差,有近三分之一的思维缓慢、反应迟钝,应该指导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的情况下,通过交流讨论,理解新知。对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只要理解就行,不必强求用各种方法解答,倡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进步。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2、学生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和求知欲。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设疑激趣。1.什么叫做周长?2.同桌摸一摸课桌面、课本封面、三角板、树叶等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周长怎样来求呢?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出示两张卡片,如图: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3.学生探究⑴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⑵四人小组交流⑶全班汇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⑷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4.算法概括⑴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⑶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三、加深理解,实际应用。⑴求下图形的周长。⑵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⑶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4)、右图是一块边长为2分米的手帕,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5)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四、梳理回顾,总结评议。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五、布置作业,宣布下课。周长教学设计【第三篇】教材简析:《认识周长》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同时也将为后面学习圆的周长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奠定基础。建立周长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周长概念不仅局限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也包含所有平面图形的周长。教材特别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背景,在编排时先引导学生认识实物表面的周长,然后从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过渡到认识规则图形周长。这样安排贴近生活实际,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规则图形,另一方面避免了学生认识周长的不全面性,有利于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真正理解。同时设计教学时,教材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体验。鼓励通过“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等多种活动去进一步感受、体验周长的含义,深化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周长的含义,。2.使学生通过围、量、算等具体的活动,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方法。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计算出周长。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听说常熟有好多好玩的地方,昨天,老师去了一个地方,是哪儿呢?一起看大屏幕。(播放虞山公园视频。)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出示虞山景区图。3.设疑:吴老师去了虞山公园,想知道我的游览路线吗?(显示游览路线)从虞山门城楼出发,绕了景区一周,还回到虞山门城楼。那这一周红色边线的长是这个景区的什么呢?你知道吗?4.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这一周边线的长,在数学中就叫做这个景区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揭示课题并板书)设计说明:现实中,很多学生对周长的认识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那是什么,但却无法清晰的`描述,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边线”的理解。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游览虞山公园这一情境引入,既贴近学生的兴趣,又通过景区平面图上对游览路线的介绍,自然引出边线的概念,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建立起“边线”和数学中“周长”的联系。二、探索体验,认识周长(一)认识实物表面的周长。认识游泳池口的周长1.谈话:游泳池口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度呢?(出示游泳池画面),2.指名学生到图上指一指。3.交流:①他是从哪儿开始的?他指的这一圈边线的总长就是游泳池口的周长。②一定要从这点开始指吗?③引导学生明确:可以从池口边上的任意一点开始,绕一圈,只要还回到这一点,那
本文标题:周长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33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