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救灾自查报告范例(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救灾自查报告范例(4篇)【前言导读】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的“救灾自查报告范例(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呢!救灾物资自查报告1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调配大量的救灾物资,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救灾物资自查报告,希望能帮助到你!(一)救灾物资储备情况1.制定计划严格按照北京市民政局救灾物资储备计划,制定了本区2016年救灾物资储备计划。并申请了2016年采购计划和经费,区财政局审核后,经费落实到位。采买物资有财务和纪检部门监督使用,捐赠中心通过政府采购,购买救灾物资。各科室负责人为责任人,负责落实。2、措施执行严格按相关规定,实施救灾项目政府采购;财务科资金保障、纪检科严把合同,救灾科和捐赠中心严把质量,确保救灾物资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每年项目资金60万元,都能及时到位。3、物资储备救灾物资储备37类22474件,八大类物资储备达到了保障3000人的规模。目前苏家坨、温泉、东升镇三个物资储备分库已投入使用,可以保障100人规模。(二)救灾物资储备政策创制1、参照《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民发〔2014〕221号)和《北京市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京民救发〔2016〕60号)文件精神制定了《海淀区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办法》(海民发[2016]51号),已于2016年8月10日下发个街道办事处及镇政府执行。2、编写和修订救灾物资储备库业务指南,并装订成册。完成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并装订成册,各项规章制度在库房一层大厅显著位置张贴(见附件)。在此基础上,一是严格值班制度。目前,储备库聘用监控人员5名,保安员4名,电工1名,库管员1名,保洁员1名,捐赠中心抽调2名同志负责库房的日常管理,其中监控和保安人员分别24小时值守,捐赠中心所有人员每天轮流带班。二是严格库区巡检制度,每天早晚定时由带班员会同保安员或监控人员一起对参考资料,少熬夜!库区重点位置进行巡视,并做好巡检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设法解决。(二)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1.为加强海淀区区级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切实提高我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助保障能力,建立高效、快捷的救灾物资运行机制。2010年初,经区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租用东升乡小营村委会一栋商业楼,并投入800多万元进行装修改造,作为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整个库区建筑面积共10279㎡,每年租金为550万元。我区应急物资储备库除存放民政救灾物资外,还存放区地震局、消防支队、水务局、卫生局、红十字会以及市政市容委等9个职能部门的应急物资,备有餐车、帐篷、电台、冲锋舟、发电机等13类80余种22524件救灾物资,可为我区应对突发事件时,提供3000人物资保障。(三)管理工作情况1、严格执行救灾储备物资管理相关文件规定,救灾物资调拨手续完备、健全。2、救灾储备物资库房实行专人、专库管理,消防设施及设备、温湿度监控设备、通风系统、防鼠设施等配备齐全。3、物资储备管理,实行了分区、分类,颜色化管理,建立单元化储备模式,确保物资出库快速、准确、安全。为了提高救灾物资的保障效率,储备库的物资实行分区、分类管理,将库房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物资相对集中分类存放。同时,在市捐赠中心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灾情的特点,采用单元化存贮,将使用概率高的物资存放在传输便捷的位置,以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捐赠中心接到应急办的调拨通知后,按照《救灾物资物资出入库管理规定》在24小时内完成救灾物资的发运工作。办理救灾物资出库须有两名以上管理员在场办理,出库人员按要求仔细查验物资数量、品种、规格等,做到“三不三核五检查”(三不:即未接单据不翻帐,未经通知不备货,未经审核不出库;三核:即在出库时,要核实凭证,核对帐卡,核对实物;五检查:即对单据和实物要进行品名检查,规格检查,包装检查,件数检查,重量检查。)。办理出库人员按要求详细填写出库清单、收集物资出库凭证并建档,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协调,暂存缓出。参考资料,少熬夜!办理出库人员按照出库单及时消减卡、账数量,并由双方责任人签字确认。4、为保证储备库安全有序地运行,我们及时制订了《海淀区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办法》,同时,还制定了《应急储备库消防工作预案》、《应急储备库紧急出库预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为了更加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一方面,捐赠中心与海淀辖区内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物流企业签订物资运输合作协议,要求当遇有突发事件时,公司将按照灾情需要在半小时内组织车辆赶赴现场。为此,捐赠中心利用调拨物资的机会多次对其进行检验,总体效果良好。另一方面,与社救科共同组织民政局应急救灾分队参加市应急委组织的512救灾学习;与民防局合作开展救灾帐蓬搭建训练;与区水务局联合开展冲锋舟水上救生演练。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演练活动,参训人员既掌握了救灾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也增强了救灾抢险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在2014年12月29日发生的清华附中工地脚手架坍塌事件以及上庄农户发生的火灾中,我区救灾储备物资就发挥了应急保障作用,受到了区相关领导的好评。5、海淀区积极参加全市救灾物资储备业务培训,制定了本区培训计划,定期开展街道、乡镇志愿者队伍培训工作。6、海淀区建立了联动响应机制,本区有专兼职救灾物资管理信息员,按时报送库存动态数据信息、受灾需求情况;确定本区救灾物资应急运输的路线、集散点、联系人。抗旱救灾资金及物资管理自检自查报告汇报2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区同全省同步遭受了百年一遇特大旱灾,全区万人受到旱灾影响,因旱造成万人、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小春作物受灾面积万亩,成灾面积万亩,绝收万亩。大春作物受灾面积万亩,成灾面积万亩。在此危急时刻,省委、政府、市委、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大力关心,在我区抗旱救灾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为用好用活抗旱救灾资金,最大限度降低农业损失,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我局严格加强抗旱资金和物资的日常监督管理及使用,及时把资金物资用于抗旱救灾工作的重点区域、重点村社和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抗旱救灾资金和物资的使用效益,推进了全区抗旱救灾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抗旱救灾采取措施全省抗旱救灾动员会议后,我局及时成立抗旱救灾参考资料,少熬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抗旱救灾工作,要求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切实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成立了以局领导为组长、责任心强、业务精的专业技术员组成的三个抗旱指导组,全力以赴投入到受灾较为严重的一线指导抗旱救灾技术服务工作,帮助灾区群众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措施为:一是出现人畜饮水严重困难的村社,千方百计确保人畜饮水,有抗旱应急补充水源的,采取补助引水管、抽水机,修建引水渠道、水池等,没有水源的组织补助油费请拖拉机等运水车辆送水。二是全面启动全区所有抽水机台站,对不能正常使用的抽水站进行抢修,力争短期内修复投入抗旱救灾中,减少旱灾损失。三是组织、筹措、争取各种抗旱物资和抗旱器具进行抗旱,特别是组织拖拉机、农用车运水抗旱救灾队进行保苗救灾工作。四是组织人力搞好用水管理工作,实行水资源的统一调度,避免发生用水浪费等现象。五是发动群众、组织人力搞好河道、灌渠的清淤、疏浚工作,使水能顺利的供到旱情严重的区域。六是积极协调做好跨区域调水工作,保证抗旱供水水源。七是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有条不紊地抗旱救灾,杜绝发生因争水、抢水而引起的群体性质事件和破坏水利设施等恶性事件。通过采取抗旱救灾措施,抗旱救灾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了救灾资金和物资的使用效益,推进了全区抗旱救灾工作的有序开展,做到了没有发生一个人喝不到水现象,确保了大春满栽满插,为小春损失大春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旱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二、抗旱救灾资金投入情况面对百年不遇的旱情,我局积极争取抗旱资金,为抗旱救灾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截止5月31日,共收到中央、省、市、区各及抗旱救灾资金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40万元,省级抗旱资金87万元,市级30万元,区级40万元及共产党员党员爱心捐款万元。截止6月8日,我局已安排抗旱救灾资金万元,已拨付到乡(办事处)及购买管材等抗旱救灾资金支出万元。其中:党员特别捐献爱心水窖款按照每口xx元的标准已发拨付至全区4个乡,共计255口51万元,目前,工程已开工建设。现全区水利抗旱救灾资金已安排,但由于工程正实施或下一步计划实施而未拨付使用资金有万元,还未安排万元资金将计划上报区政府后尽快实施。参考资料,少熬夜!在抗旱物资方面收到一辆价值万元的抗旱用供水车,三台潜水泵,三卷胶带及300个抗旱用水桶。其中潜水泵及胶带已发给七河乡及金安乡;抗旱救灾水桶已发给大东乡200个,七河乡共和村委会50个。三、资金管理主要做法1、统筹资金安排,突出保障重点为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把有限的抗旱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我局在抗旱资金和物资的分配上,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杜绝平均分配,以充分调动全区干部群众抗旱救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突出重点区域。抗旱救灾资金重点向受灾严重的大东、金安、金江等乡倾斜。二是突出重点村社。对贫困村、水资源短缺和缺水严重村社重点扶助对象,能引则引、能提则提、能送则送。三是突出重点产业。把抗旱资金重点用于烤烟和春耕备耕上,确保大春满栽满插,降低农业损失。四是突出关键环节。由乡政府组织运水车队通过补贴供水车队为群众送水或集中统一供水等方式降低运水、购水成本。2、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为确保抗旱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最强作用,我局着力采取措施,严格资金的管理使用。一是实行抗旱救灾资金专户储存,严格审批程序,严防挤占、挪用和贪赃;二是定期将抗旱救灾资金的安排和拨付的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三是充分发挥救灾资金的“及时雨”作用,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下拨到灾区,解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绝不允许拖延和滞留;四是在抗旱救灾资金的使用上,重点向重旱区倾斜。五是对抗旱资金使用情况跟踪检查,确保抗旱资金发挥效益。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虽然通过抗旱救灾资金的投入,使我区的旱灾损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资金管理上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前期抗旱中由于时间紧,抗旱资金只能应急安排给乡(街道办)针对出现的旱情,补助解决抽水机及电费、送水车油费、饮水管材、维修抗旱设施等应急工程,解决群众饮水、农田灌溉问题,由于补助面比较分散,单个项目补助资金少,使项目散、规模小,难以实行区级报账制。二是由于抗旱资金到位较迟,大部分资金5月底才到位,部分抗旱应急工程由于资金垫付困难,加之灌渠无法断水、施工用水紧缺等原因无法及时开工建设。三是部分项目实施单位在观念上相对落后,在项目的管理上比较粗放,加之多数工程由群众自行组织或投参考资料,少熬夜!工投劳完成,工程质量保证了,但外观较为粗糙。五、下步工作重点一要继续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力度。在下一步项目实施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明确指定项目技术负责人,严格按规范、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施工,并接受当地群众的监督。工程完工后,对各项工程认真结算的同时,我局将组织乡(街道办)、村委会、村民小组等相关单位从工程的数量、质量、资金安全、群众满意程度、工程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验收,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好工程建设任务。二要继续加大对抗旱救灾资金的监管力度。我局将按照“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切实加大对抗旱资金的监管力度,对下一步抗旱救灾资金投资项目实行区级报帐制,规范报帐程序,完善报帐资料,要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确保资金在阳光下运作。同时接受各级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对救灾资金的审计和监督,杜绝出现贪赃、截留、挪用违规列支抗旱救灾资金、资金管理不力等违规违纪行为。三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抗旱救灾资金管理使用及发挥效益情况,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同时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投入到抗旱救灾水利项目建设中,为农业增效
本文标题:救灾自查报告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36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