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供销综合改革专题发言材料【精选4篇】
供销综合改革专题发言材料【精选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供销综合改革专题发言材料【精选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解读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第一篇】解读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分享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2日对外公布。供销合作社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就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具有哪些重要意义?有何具体的改革任务和政策亮点值得关注?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副书记、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坚持一条主线:为农服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兴起,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表明,我国已经步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深刻变化,使“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日益突出。“我们迫切需要构建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李春生表示,在这方面,长期扎根农村的供销合作社既有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又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最有条件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渠道。经过多年改革,目前供销合作社发展活力、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去年全系统销售额达3.76万亿元、利润354亿元,拥有2.5万个基层社、33.7万个村级综合服务社、11.4万个农民合作社、5.1万个庄稼医院和105.5万个现代经营服务网点。尽管如此,一些长期制约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决定提出,到2020年,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李春生说,为农服务是供销合作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为农服务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我们所采取的各项改革举措,都是为了使供销合作社更好地发挥为农服务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抓住一个核心: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合作经济属性是供销合作社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的本质特性,也是独特优势所在。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供销合作社身上合作经济的特色并不鲜明,这突出表现在县以下直接面向农民的基层社比较薄弱。不断强化合作经济属性,通过推进供销合作社基层社改造,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已成为衡量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能否取得突破的重要标准。决定明确,要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改造。提出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不断强化基层社与农民在组织和经济上的联结,切实做到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李春生表示,当前供销合作社2.5万个基层社发展不平衡、情况比较复杂。决定对基层社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扶持政策,这对推进基层社改造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他说,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也要考虑基层实际,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有条件的基层社,要加快办成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暂不具备条件的,也将通过发展经营服务业务逐步密切与农民的联系。四项改革举措:拓展服务领域经济新常态下,国内流通领域的产业组织方式、商业经营模式、市场竞争格局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农产品“买贵”“卖难”,促进各类要素在城乡市场间顺畅流动?如何应对“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挑战?此次出台的决定提出,要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为此,决定提出了4项具体举措:——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方式,为农民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等系列化服务,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和社区服务中心,推动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点向城乡社区延伸。——稳步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李春生表示,服务农民是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国务院部署,去年以来供销合作社系统在河北、浙江、山东、广东四省开展了综合改革试点,在基层组织建设、系统联合合作、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合作金融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他说,新常态下,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在市场竞争中壮大综合实力,才能更好地履行为农服务职责。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方案.doc【第二篇】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要求,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合作社服务体系,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为核心,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和服务“三农”宗旨,以组织体系科学化、农业服务规模化、农村流通现代化为重点,强力推进我县供销合作社的组织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经营体系和金融体系创新,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农村工作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发挥更大作用。二、基本原则坚持有利于调整优化涉农资源配置,明确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工作体系中的职能定位;坚持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供销合作社成为我县农业服务体系的主体力量;坚持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催生供销合作社体制内生动力;坚持有利于实现供销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科学体制。三、主要目标到2016年,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要求,把供销合作社建成集管理职能、经营职能、服务职能于一体的合作经济组织,构建上下贯通、规范运行的以合作经济服务管理体系和社属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为支撑的基本构架。从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管理体制创新入手,以县政府批准已挂牌成立的县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36家合作社会员为依托,以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供销企业公司“三位一体”为支撑,构建科学规范的新型供销合作社体制架构。建设以县供销农资公司为龙头,以各乡镇(园区)供销社为服务载体,以村两委为服务终端的覆盖全县的农资配送中心;2015年,要建立起县、乡、村的配送体系,向农民群众供应各种优质化肥及其生产资料。以珍缘超市为依托,以合作入股方式,以供销社销售网络优势,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以修华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打造修枣科村“万亩千棚”设施蔬菜基地,做好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的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以县供销社土产部为依托,以资本融合、业务联合的方式,结合省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建设我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按照综合改革方案“顶层设计”总要求,规范开展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产权交易和农业合作保险等业务,构建农村金融服务新体系。本着有利于推动供销社综合改革,增强供销社发展动力,积极引进培育供销社急需人才。四、主要内容(一)创新组织体系1.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完善壮大农民合作社体系。组织体系创新,就是以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建立和健全,使供销社的组织管理体系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农村大力发展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科学方式,引领“三农”实现发展上的新突破。各乡镇(园区)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统领和引导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县级以供销社为依托,建立全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信息、资金等各方面的服务和保障,以此形成供销合作社+供销企业公司+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1)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大力支持、引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县政府各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制定出台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规模大、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县供销社、县农业局要对专业合作社进行章程制定、生产经营、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等各方面培训,组织更多农民入社,不断增强合作社的实力和凝聚力。(2)组建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各乡镇政府(园区管委会)和供销社牵头,以各乡镇(园区)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广的合作社为依托,联合本行政区域内其他农民合作社自愿参加,组建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使联合社起到统领和引导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目的,2015年底,所有乡镇(园区管委会)都要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组建和注册工作。(3)以供销社为主导,健全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将全县不同类型、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乡镇的联合社,以业务链接、资本合作为纽带,全部纳入县级联合社。供销社通过产权介入、项目支持、资金合作、业务带动等方式,引导和推动全县合作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实现综合性全方位服务。2.明确组织职能。新型供销合作社在承担原有供销合作社职能的基础上,承担以下政策性和经营性职能:(1)受政府委托协助有关部门,负责制定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划,落实相关政策;(2)负责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服务、协调工作;(3)维护成员社的合法权益,反映成员社的呼声和建议,争取政策、资金支持;(4)负责全县农民合作社发展基金的管理、使用,负责财政补助合作社形成资产的持有和管护,承办合作社申报政府支持项目的报审和组织实施等。(5)组织领办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帮助农民合作社与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联合合作,培育品牌,开拓市场;(6)搭建生产、流通、金融、保险、产权交易、培训、交流和信息等综合服务平台,为成员社和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7)整合系统和社会资源,发展农产品、农资、日用消费品等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村合作金融,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二)创新服务体系1.构建农村综合服务网络。以供销社企业公司和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组建服务集团,建设基层综合服务网络。按照县有商贸综合服务体系,乡镇有综合服务中心,村有综合服务社的综合服务模式要求,加强服务平台和阵地建设,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农业知识和供销信息等服务。2015年完成我县9个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建设,2016年,村级服务社建设覆盖全县80%乡村。2.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按照“政府主导、供销社牵头,部门联合、企业承办”的原则,积极探索构建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县供销社要积极与涉农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联合,探索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流转式、组合式等土地托管模式,并推进各项为农综合服务。2015年培育示范试点,2016年在全县推广,2016年底,全县土地托管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逐步成为我县农业生产主要组织形式。3.建立人才储备制度。根据供销社综合改革深入发展需要,积极引进高等院校技术知识人才,培养一批高素质供销社发展急需人才,建立供销社发展人才储备制度,提升供销社发展能力。(三)创新经营体系1.加快农资流通网络建设。2015年,投资200万元,完成以县供销农资公司为龙头,以各乡镇供销社为服务载体,以村两委和综合服务社为服务终端的覆盖全县的农资配送体系建设,开展农业技术、测土施肥等服务,解决好农资进村、农资安全问题;2015年下半年,在全县各乡镇中偏远村庄,再增建10个村级服务社,每个村级服务社不少于60平方米,建立起县、乡、村农资配送体系,以满足全县广大农民群众对农资的需求。到2016年,农资流通网络覆盖率达到90%的乡村,优质化肥供应量占到全县市场份额的85%以上。2.加快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以珍缘超市为依托,以合作及入股等多种方式,以供销社销售网络优势,建立健全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在县城建立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整合系统内外资源,加快推进省供销社提出的“百城购物·供销社超市”项目建设,实行统一连锁配送、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建筑风格、统一配套设施、统一品牌标识。2015年完成全县9个乡镇基层社超市建设,每个超市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3.发展农业园区及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以修华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打造修枣科村“万亩千棚”设施蔬菜基地,做好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的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同
本文标题:供销综合改革专题发言材料【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55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