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认识密斯·凡德罗建筑师:路德维斯.密斯.凡.德.罗•生平:•1886年3月27日生于德国亚琛•21岁时设计了第一件作品•1908年进入贝伦斯事务所任职•1919年开始在柏林从事建筑设计•1926-1932年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一副主任•1930-1933年任德国公立包豪斯学校校长•1937年移居美国•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他对建筑最初的认识与理解始于父亲的石匠作坊和涯深那些精美的古建筑。可以说,他的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无论是在柏林的布鲁诺。保罗事务所当学徒,还是在彼得·贝伦斯手底下做一名绘图员,或者是在柏林开办他自己的事务所。这些经历使他一步步的投身于二十世纪翻天覆地的重大变革中,并最终引领出一片贯穿二十世纪的建筑思想体系。直至现在,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密斯风格追随者还在引申和发展这套理论。设计理念•魔鬼在细节•少就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1929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密斯·凡德罗流动空间概念的代表作之一1952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密斯认真研究了该建筑的浅黄色砖和暴露的黑色钢梁柱,一丝不苟,做到精美的程度,这种处理的实质在于其规则性、艺术性而不是功能性。1959纽约西格拉姆大厦西格拉姆大厦实现了密斯本人在20年代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1968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密斯是通过“新国家美术馆”这件封笔作,回归到绝对主义绘画的偶像“黑色的正方形”所要表现的终极世界。1945年,在熟人家里,密斯第一次碰见埃迪丝范斯沃斯大夫。范斯沃斯对密斯的最初印象是,这人两个多钟头没说几句话。还是范大夫积极主动,说,要是我想盖栋小住宅,你们事务所会感兴趣吗?在密斯与范斯沃斯大夫合作的那几年里,关系一直友好。那时节,密斯年适花甲,刚与妻子分居,三个女儿已长大成人,全随母亲走了。范斯沃斯大夫刚过不惑之年,一直未婚,无牵无挂。在合作之初,周末有时二人去郊外野餐,谈谈诗谈谈哲学什么的,彼此沟通和切磋有利于合作。按照范斯沃斯大夫的设想,自己未来的新居,外观形象要不俗。同时,她希望经济实用,不要暴发户尽豪奢那种庸俗,只让它有品位而已。终于…………密斯不负美人所望世界上第一个用玻璃作幕墙的房子出世了范斯沃斯住宅在建成后,显得晶莹夺目,艳丽非凡,仿若一座“水晶宫”。这绝对是有品位,没有一点暴发户的庸俗。但是……密斯收到了一片叫好声,同时却也收到了来自范斯沃斯的诉讼。整一个房子就是像一个水晶盒子,四面都是玻璃,这种玻璃透明有余,隔热不行,骄阳晒得女医生热汗淋漓,冬天的寒气又透过玻璃冻得她直打寒颤,晴天的日子强烈的阳光刺得她目眩难忍,不久就生起病来。这样透明的房子叫独身女确感不便,而造价比原计划超出了85%,所以在几年友好或者说亲密无间的合作之后,当范思沃斯住宅由梦想、图纸、模型,变成可视可感的完整建筑作品,范思沃斯大夫一纸诉状把密斯告上法庭。理由多多:结构不合理造成浪费,缺乏私密性,违反消防规范,不符合规划要求,严重超出预算,给业主带来经济困难等等。站在被告席上的密斯不得不为自己的想法尽力辩解。在坐的听众都被他那口若悬河的精辟论断所感染:“……当我们徘徊于古老传统时,我们将永远不能超出那古老的框子,特别是我们物质高度发展和城市繁荣的今天,就会对房子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空间的结构和用材的选择。第一个要求就是把建筑物的功能作为建筑物设计的出发点,空间内部的开放和灵活,这对现代人工作学习和生活就会变得非常的重要……这座房子有如此多的缺点,我只能说声对不起了,愿承担一切损失。”密斯胜诉,这一诉讼案,也没有对他其后的专业生涯造成什么消极影响。在法律意识应该说比较强的美国百姓看来,范思沃斯大夫也许另有苦衷,备不住是想跟密斯结百年之好,而老头儿没有点头吧。故事根源究竟何在,两位当事人早已入天堂,无法印证。即使他们仍然健在,恐怕也未必愿意告诉晚辈。范斯沃斯住宅坐落于美国伊利诺州福克斯河畔的一个风景区中—一个拥有原始草甸和森林的美丽地方。南侧有一棵大枫树,在大理石露台上方舒展着重重的枝桠关于基地平面图交通流线分析立面分析白色的钢结构,大面积透明的玻璃,大理石的铺装,以及在厨房和排气口之间的不透明功能核心上使用的白桃花木墙。简约纯粹,进一步体现了少就是多的理念。这个建筑完全是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盒子,内部仅设计了一个小小封闭的服务中心,把浴室、厕所这些设施放在里面范斯沃斯住宅是由三个水平的元素构成的:一片地面,一片地板,一个屋顶。在每一片元素的边缘都是由焊接的钢柱来支撑,这使它们仿佛悬浮在半空中。白色钢铁构架,一共用8根钢柱支持整个建筑在这个大房间中,只在进门后左手,有一个偏置的木装修核心,里面集中设置了浴厕和储藏室。在核心长向,一侧是起居室,一侧是厨房。起居室的家具环绕着一个非常简洁的壁炉,炉台是与室内地面一样的石板,一整块石材,比地面高出十公分。玻璃幕墙透明的玻璃幕墙,隔而不离,透而不通,将室外的自然物引入建筑师在室内创造的自然中去,达到了建筑的高潮,体现建筑师“流动空间”“匀质空间”的理念。钢与玻璃的结合•钢,直长和坚实•玻璃,大面积铺展和通透•这两种强烈对比的材料经建筑师的手有机结合,力量的集中与舒缓、空间的限制与扩展得到完美的表达。•同时,玻璃与钢的平直维持了建筑的统一性形式美以简单形式的图形求统一形式美范斯沃斯住宅,无论从室内或者室外欣赏,一目了然。八根H形截面的钢柱,夹持着两块薄板,中央的玻璃盒子悬浮在空气中,盒子里面包容的也是空气,一件完全透明的工艺品。钢柱与水平的薄板轻轻擦过,不是托举着,而是扶着。钢柱表面极其平滑,先用砂磨而后上漆,光滑程度像是工厂喷制加工而成,一丝毛刷的笔触也看不到。室内外贯彻一致的罗马石灰石,都是一样的尺寸,如同一张一号图纸大小,它为整个环境建立坐标,尺度和构件相互间的几何关系。玻璃盒中的内核自然是固定不动的,但它不触碰任何一侧玻璃外墙,如同在宽敞的空间中滑动。太阳很好的时候,沉浸在晃得让人睁不开眼又充满暖意的乳白色天地之间,这内核似乎在人不觉察的时候,在漂移,我们能够捕捉的,只不过是貌似静止的一个瞬间状态。这栋住宅又是开放的,它为自然而开放。全透明玻璃幕墙使得整栋住宅的角角落落都开放给自然。人们总觉得钢和玻璃是冷冰冰的材料,它们无法像砖石一样柔软自然,因为钢和玻璃是工业的,而砖石是自然的。但是范斯沃斯住宅不同从照片上看,从远处看,范思沃斯住宅给人的印象是小巧灵珑。但是走到近处靠在它的旁边,会觉得它简直有些巍巍然。它的室内地平举到室外人眼的高度,显然是考虑到防洪水的问题,或许因此才有了处在地面和室内地平中间的大平台,是一种心理准备,一种情绪过渡,也是扩大半私密、有领域感的生活空间的设计手段,让这本质上只有一个大房间的小住宅,不致于在林间空地上显得过于孤单。虽然范斯沃斯因为不喜欢这个建筑的减少主义倾向而在法院告了密斯,但是这个建筑无疑是密斯的国际主义风格达到一个新高度的标志,“少就是多”原则体现得极为清晰。这个住宅其实功能并不好,维护费用高昂,因此,也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向国际主义风格的转折点。这栋全玻璃的房子更多是密斯建筑理念的一种实验性产品,在居住者便利方面则相对弱化。密斯认为这种透明的方式使得住宅的空间与空气得以自由流动,而在居住者看来,这无疑是让居住成为一种公众性、缺乏隐私的行为,这也有一个事实,那就是范斯沃斯住宅更多的是艺术的,而非实用的。当这座建筑建成后,密斯收获了一片的掌声和范斯沃斯女士的控诉——这座经典建筑的全玻璃幕墙透明有余,隔热不足,冬冷夏热、刺眼的阳光照射都令居住者感到不适,甚至有时还要面对福克斯河的洪水。这也是其备受争议的根本原因。
本文标题:范斯沃斯住宅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