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第一篇】学习目标1、会认“充”等14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2、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的?3、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讨论。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谜底是什么,请你写在纸上。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2、请你把谜底在小组里揭晓,如果是一样的,大家互相拍拍手,告诉老师你们的谜底是什么?(板书:充气雨衣)3、小朋友们见过充气雨衣吗?(板书:充气)有一个小朋友就发明了一件,他是谁呢,读读课文就知道啦。二、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2、互相对读(同桌每人读一段),相互检查,遇到读不准的字音,纠正,碰到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3、课件出示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字音。4、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你喜欢这件充气雨衣吗?为什么?三、朗读课文,大胆想象1、朗读课文,想一想,当大家看到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后会怎么称赞他?2、你对小林的充气雨衣还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请你在小组中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互评。3、再把课文读一读,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和大家交流。4、小组推荐好的想法在全班交流、评价。四、动脑、动手,学会实践1、再读课文说说小林发明了充气雨衣,对你有什么启示?2、你打算亲自动手做个什么小制作?五、小结小朋友们,无论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动脑,每一种发明和发现,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明,去创造吧!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的。2、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了解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2、联系日常生活,讨论日常生活用品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准备:制作简单的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疹测1、检查生字的认读,听写生字。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1、默读课文,划出不明白的地方。2、开火车接读课文。(读课文后知道什么,想说什么?)3、读课文说说小林为什么要做充气雨衣?受到什么启示?学习的过程中演示课件: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4、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这件充气雨衣吗?为什么?你怎么称赞小林?5、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6、思考讨论:⑴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⑵怎么使想发变成现实?三、朗读品味,表达情感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2、组内赛读。3、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1、你们一定想成为小小的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回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的发明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板书设计:小林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揭晓谜底:雨衣。2、你穿过雨衣吗?衣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3、可是衣着雨衣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你觉得最难受的是什么呢?4、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小朋友,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方法。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标自然段──画生字:读字音,想字意,组词──读通文章──质疑)2、检查自学情况。3、课件出示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字音。4、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你喜欢这件充气雨衣吗?为什么?三、写字指导交流“俺会写”中的生字,重点指导同学难以掌握的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二、默熟课文,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考虑:小林在发明充气雨衣时遇到几次难题,分别是怎么解决的?画出有关的句子。2、小组内交流。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②怎样才干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引导同学“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同学的朗读感悟肯定是水到渠成。③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⑶夸奖的句子:嘿!别提多棒了!四、情感升华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考虑,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五、拓展考虑生活中哪种生活用品不太好用,需要怎么样的改进?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3.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教学重点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教学难点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教具准备1.识字卡片2.录音机导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读课文,探究学习。1.默读课文,想: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2.小组内交流、探讨。3.分组汇报,从以下方面引导: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中一群可爱的孩子,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这时,有一件非常奇特的雨衣出现了,不管他怎样玩耍,雨水一点,也没淋到他的身上。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一件雨衣?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发明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2.初步了解:小林发明了什么?三、熟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默读,边读边画不认识的字,而后请教“小鱼儿”和“字典老师”)2.合作交流,检查效果。(1)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读,另一人听或一人指字,另一个人读给对方听。(2)教师指名领读。(看识字卡片)(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4)交流识字方法。例:形声字:嘿,泳,膜,胎,剪结构相近:羞、着翘舌音:充、粘、差多音字:缝(fénɡ)假(ià)得(děi)易读错字:膝(xī)(5)“接力赛”识字。猜字谜,如:联、差、囊看实物:膝、棒、胎、膜动手演示:剪、贴、旋、压(6)出示词语表演、舞蹈、优美、旋转、称赞、联欢会、展览台、徐徐张开、渐渐模糊、五颜六色指读——齐读四、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读文五、小结:(略)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积累字词。1.摘苹果把生字卡片做成苹果状,贴在苹果树上,学生自愿来摘,摘下后带着大家读一读,再组词,读文中相关的句子。2.读词语。3.为“慢慢”找意思相近的词,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徐徐、渐渐)4.找出文中三个问句,比较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样各说一句话。二、细法是怎么产生的?(普通雨衣雨水顺着……用心观察)(2)遇到问题后怎么做的?(联欢会上旋转起裙子……勤于思考)游泳中塑料救生圈……(3)有了想法后又是怎样动手实践的?(弯……缝……剪……买……压……吹……动手实践)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1.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2.从小林发明中想一想,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怎样使设想变成现实?四、品味课文,表达情感1.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2.激发感情,组内赛读。3.放录音,想象雨中的孩子们穿上了充气雨衣,既漂亮又实用,一个个可神气了!五、激励创新,实践体验1.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改进一下(思考、讨论、交流)2.让我们也动动脑,动手做个小制作,成为一名小发明家吧!六、小结:(略)5
本文标题: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43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