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T∕CAMRA 016-2021 汽车外部照明装置修复规范
CAMRA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发布2021–06–03发布2021–07–10实施团体标准T/CAMRA016—2021汽车外部照明装置修复规范SpecificationforrepairoftheexternallightingdevicesformotorvehiclesICS43.020.T40学兔兔—2021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定义和术语.................................................................14能力要求...................................................................25修复要求...................................................................36修复原则...................................................................47汽车外部照明装置修复质量检验...............................................4附录A(规范性)汽车外部照明装置现场勘测定损规范.............................6附录B(规范性)汽车外部照明装置待修件进厂检验规范..........................10附录C(规范性)汽车外部照明装置修复工艺流程图..............................12附录D(规范性)汽车外部照明装置质量检验技术要求............................13附录E(规范性)汽车外部照明装置的气密性试验方法............................15附录F(规范性)汽车外部照明装置灯面表面粗糙度试验方法......................16学兔兔—2021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技术与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碳升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邦邦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中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牡丹江技师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海鹏、田亚梅、张铜柱、于全舣、尚卫东、龚托、杨倩倩、张盛、张娜。学兔兔—20211汽车外部照明装置修复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汽车外部照明装置修复的能力要求、修复要求、修复原则和质量检验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乘用车外部照明装置的灯面和灯底壳的修复。本文件不适用于外部照明装置的灯具内部及电器部分修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T5624汽车维修术语GB/T16739.2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2部分:汽车综合小修及专项维修业户T/CAMRA003.1汽车照明及光信号装置技术规范第1部分:汽车前外部照明及光信号装置T/CAMRA003.2汽车照明及光信号装置技术规范第2部分:汽车后外部照明及光信号装置3定义和术语GB4785、GB/T5624、T/CAMRA003.1和T/CAMRA003.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灯脚lamphousingholder灯具总成上,位于灯底壳,起安装、固定灯具总成作用的局部元件。注:同义词:灯爪。3.2汽车外部照明装置automobileexternallightingdevices安装在汽车外部,起照明作用的灯体。注:汽车前照灯、后尾灯、昼间行驶灯和雾灯其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学兔兔—202123.3修复repair通过修理或更换个别零部件,恢复汽车损伤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外观和性能,消除受损故障或安全隐患,恢复汽车工作能力和使用寿命的作业。3.4修复配件repairparts将汽车维修过程中更换下来的配件进行修复,使其恢复(或部分恢复)原配件尺寸或性能的零部件。【GB/T5624—2019定义6.5.3】4能力要求4.1企业要求4.1.1企业的组织管理条件应符合GB/T16739.2中5.1.2的要求。4.1.2应具有相关的法规、标准、规章文件以及相关的修复技术资料和工艺文件,并确保完整有效、及时更新。4.1.3应具有规范的业务工作流程,公开业务受理程序、服务承诺、用户抱怨受理程序,并明示各类证照、作业项目及计费工时定额。4.1.4使用与存储有毒、易燃、易爆物品和粉尘、腐蚀剂、污染物及压力容器,应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设施。作业环境以及按生产工艺配置的处理“四废”及采光、通风、吸尘、净化、消声设施,均应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4.2人员要求4.2.1从事综合小修或专项修复关键岗位的从业人员数量应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从业人员应经过培训具备相应的修复能力,必要时应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4.2.2应设置企业负责人、修复技术负责人、修复质量检验员、修复业务员、修复价格结算员、塑料修复人员和涂漆人员。4.2.3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熟知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具有汽车修复安全生产作业知识和安全生产管理能力。4.2.4修复质量检验员应不少于1名;塑料修复人员和涂漆人员应能够满足修复任务要求。4.3设备设施要求4.3.1设备配置应与其生产作业规模及生产工艺相适应,其技术状况应完好,符合相应的产品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并能满足加工、检测精度的要求和使用要求。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应按规定检定合格。4.3.2应具有所需工种和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将安全操作规程明示在相应的工位学兔兔—20213或设备处。4.3.3应设有接待室,并有供客户休息的设施。5修复要求5.1修复前5.1.1机动车因事故或故障出险时,保险公司定损人员应对现场受损的外部照明装置的安全性能和功能性进行评估,评估方法和标准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5.1.2应对待修复外部照明装置进行进厂检验,检验要求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5.1.3应根据外部照明装置实际损伤情况、行驶里程和使用寿命,综合考虑修复技术、环保和经济性,确定修复技术和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详见附录C。5.2修复5.2.1灯面5.2.1.1清洗用清理工具将整灯外表面杂质和灰尘清理干净。5.2.1.2打磨a)打磨:首先用砂纸对灯面受损部位进行粗磨,然后向外圈延展打磨,再对整个灯面进行细磨,直至无砂纸道、无漏磨区域,使整个灯面呈雾状。b)清洁:使用无纺布配合除油剂擦拭灯面,直至表面无油污和手印。c)遮蔽:将不喷涂部位(灯底壳)用遮蔽膜遮蔽,等待喷涂。5.2.1.3喷涂5.2.1.3.1企业应编制喷涂工艺和喷涂作业指导书,按照喷涂工艺和喷涂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实施喷涂,喷涂过程包括但不限于:a)将不喷涂部位遮蔽好的整灯放入烤漆房。b)使用UV漆专用喷枪对整个灯面进行均匀喷涂,反复喷涂2~3层。c)使用UV灯均匀照射整个灯面2min。d)对喷涂后有瑕疵的部位进行抛光。e)抛光后的灯面表面光亮,无失光、脏点,外观质量应符合7.2.1的规定。5.2.1.3.2保留喷涂过程的控制记录。5.2.2灯底壳5.2.2.1清洗清洗作业按5.2.1.1的规定进行。5.2.2.2焊接5.2.2.2.1企业应编制焊接工艺和焊接作业指导书,按照焊接工艺和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实施焊接,焊接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学兔兔—20214a)焊材选择:应选用与工件同材质焊条进行焊接。b)焊前对齐:将待修部位按原位置对齐后,对其进行热熔固定。c)焊接:焊枪铜嘴头部与灯底壳缺陷位置保持适当距离进行焊接。焊接作业时,应确保焊条和焊件同时融化,避免出现单边融化导致焊接不实或咬边现象,焊接部位应留有适当的加工余量。焊接完成后,仔细检查是否有焊接不实或虚焊现象,若存在,则进行补焊。d)焊接面打磨:用打磨机搭配合适的磨头进行打磨,恢复灯底壳原有的平整度。e)防护:用同颜色的塑料漆对灯底壳修复区域进行喷涂防护。f)焊接修复完成后,灯底壳外观质量应符合7.2.1的规定。5.2.2.2.2保留焊接过程工艺参数监控记录。5.3修复后5.3.1修复后应对外部照明装置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内容和方法参照7.2,修复部位的质量应不低于附录D的规定。5.3.2质量检验结果在保险公司、车主及修复厂三方实时共享,实现三年内可追溯。5.3.3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修复后外部照明装置在存放或运输过程中的污染、腐蚀、损伤和变形。6修复原则6.1适应性修复材料与原外部照明装置修复部位的材料在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上应具有良好的匹配性,修复工艺对原外部照明装置的形状、尺寸、性能的影响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6.2经济性在满足外部照明装置修复质量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技术成本、工艺复杂程度和修复经济性,优先选用低成本的修复材料和技术。6.3环保性在选择外部照明装置修复技术时,应考虑减少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6.4专一性6.4.1待修复外部照明装置应来源于该装置所在的车辆,不应有其他来源。6.4.2在修复外部照明装置的全过程中,待修复外部照明装置与该装置所在的车辆之间,应始终保持唯一的所属关系,不应出现某一外部照明装置对应其他车辆的情况。6.4.3修复完成之后的外部照明装置,应按照唯一的所属关系安装至原所属车辆,不应被用作其他用途或安装至其他车辆。6.5安全性在修复外部照明装置的全过程中,应对每个环节的实施质量进行管控。每个环节的操作均应在不破坏外部照明装置安全性能和不削弱其功能性的前提下进行。7汽车外部照明装置修复质量检验学兔兔—202157.1应编制汽车外部照明装置修复质量检验规范,按照检验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7.2质量检验至少包括以下内容:7.2.1外观质量灯面和灯底壳的外观质量采用目视检验,光源为日光灯,照度范围不低于300Lx。7.2.2气密性试验修复后的汽车外部照明装置应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7.2.3表面粗糙度试验汽车外部照明装置灯面的表面粗糙度试验方法应符合附录F的规定。7.3保留汽车外部照明装置修复质量检验记录。学兔兔—20216附录A(规范性)汽车外部照明装置现场勘测定损规范A.1现场勘测定损分类按照外部照明装置的维修范围可分为:维修、专修、更换。按照外部照明装置的受损类型可分为:灯面附着物、灯面擦痕、灯面擦伤、灯面开裂、灯脚断裂、灯脚缺失、灯底壳开裂、灯内水雾、灯体浸泡。A.2伤情鉴定A.2.1鉴定为维修(可修复):a)灯面擦痕面积≤15%;b)灯脚断裂:有维修套件的品牌车系先行修
本文标题:T∕CAMRA 016-2021 汽车外部照明装置修复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88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