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精编的教学设计范例通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精编的教学设计范例通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精编的教学设计范例通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的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132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能直接相加减?(分母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呢?请你们拿出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出1/2和1/4,再用两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分别折出1/3和1/9,折好后涂色表示这几个分数。2、小组活动:学生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3、教师设问:这里的1/2和1/4、1/3和1/9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评析:课始开门见山,以设问的形式,从学生已有的旧知切入新知。通过折纸活动,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情境中,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发了新旧知识间的矛盾,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欲望。]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分组讨论1/2+1/4,并用实验说明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用前面折纸并涂色的长方形纸来验证计算方法,分组派代表汇报计算情况)2、同理分析:1/3+1/9=3/9+1/9=4/9。结合板书讨论:(1)从等式的左边到等式的右边,实际是做了什么?(通分)(2)谁来说说这种方法的道理?(可结合学具图理解)把1/2化成2/4,这样平均分的份数相同,也就是说分数单位相同。因此,2个1/4与1个1/4合起来就是3个1/4,即3/4;第二题是3个1/9与1个1/9参考资料,少熬夜!合起来是4个1/9,即4/9。3。验算1/2+1/4=3/4。(1)交换加数位置。1/4+1/2=1/4+2/4=3/4(2)用减法验算。(你会算吗?有困难的小组帮忙)3/4—1/2=3/4—2/4=1/43/4—1/4=2/4=1/24、你现在知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吗?完成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评析:承用前面的折纸,引导学生直观地看出计算结果。通过相互述说算理和检验计算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知道怎么算,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1、基础练习。1/3+1/45/6+3/811/12—5/63/4—2/51—1/6(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各题的计算过程,注意对计算中的错误和不规范的书写进行纠正。并引导学生总结各类题型的计算方法及技巧)2、深化练习。出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让学困生说说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要求能说出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的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2、通过练习练习,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重点难点重点: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参考资料,少熬夜!挂图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基本练习通过分子都为1且分母最大公因数只有1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对比练习,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计方法的理解,并启发学生发现一些计算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能力。1、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指导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1)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交流计算结果。(2)指导探索规律教师提问:这组题中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的两个数通分时的公分母有什么特征?每道题得数的分子与原来两个分数的分母又有什么关系?教师指出: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加,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子的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减,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子的差。(3)请学生举出几个类似的可以用这样的规律计算的算式。学生独立完成左边两组题的计算。学生进行观察,并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发现,再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学生明确规律后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右边两组题的结果。学生举例,互相交流。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综合练习课堂总结板书设计通过第6,7题的练习提高学生估计及对计算结果的把握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实物图进行估计,再利用估计的数据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对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1、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学生判断后教师组织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分数是否接近1/2,看分子是否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数是否接近0,看分子是否参考资料,少熬夜!接近0;分数是否接近1看分子与分母是否很接近。2、完成第7题。教师组织汇报交流,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自己的估算是否正确。3、指导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1)理解题意,明确两个量杯中各有多少毫升水。(2)指导方法:400毫升和800毫升应该等于多少升呢?你是怎样想的?4、指导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1)理解题意。(2)指导方法:估计一下每种蔬菜摆放的面积大约各占货架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想的?(3)让学生独立完成(2)(3)题的计算,教师组织交流结果。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第41页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2+1/3=(2+3)/(2×3)1/2—1/3=(3—2)/(2×3)接近0:1/10,2/25接近1/2:4/7,9/20,7/15接近1:8/9,11/13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判断,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在小组中先估计,然后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与估算结果比较估算是否正确。学生观察图片,先得出两个量杯中分别有2/5升,4/5升,再独立完成(1)(2)问题的解答。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指名上台指图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完成(2)(3)题的计算,并进行汇报。学生自由发言。在分数大小比较的练习中可以渗透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用运用估算的方法比较大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的教学设计【第三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参考资料,少熬夜!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二、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以旧引新:1、今天×××同学过生日,你准备怎么过?你想请哪些人来参加你的生日聚会?2、请你分蛋糕,你怎么分?3、这些分法都可行吗?如果都可行的话,怎样比较合理?4、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那种最合理?5、计算,算式怎么列?6、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7、我们前面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计算?为什么?那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不能直接相加减,怎么办?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这些算式都是连加的,比较麻烦,我们先来研究两个分数相加的,根据黑板上这些数,可以有哪些算式供我们研究。2、请你任选一个算式来进行研究。3、请你先将你选中的两个分数用阴影表示在老师发给你的两个圆纸片上,然后把它们合起来,通过剪一剪,画一画,折一折的方法,找到它们的和。现在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开始研究。4、生汇报结果。5、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操作过程向大家介绍一下。6、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7、练习。8、这几道题怎样进行验算?请大家试一试。9、这几道题其实就是异分母分数的减法,他们做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要先通分?10、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注意的地方。(三)、练习应用:(四)、自学书本。参考资料,少熬夜!(五)、提高练习:口算(六)、发展练习:找规律(七)、课堂小结。五、反思: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的一个教学内容,教材上的教学材料是这样安排的: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1/2种黄瓜,1/4种番茄。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1/2+1/4=想: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把它们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再相加。一、教材的局限性:1、教学材料过于呆板,远离学生的生活,无法激发学生兴趣。2、没有为学生主动探究创设情景,学生无法进行主动探究。二、改为现在的教学方案,有以下几点想法:1、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的学习。这节课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去上,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两个分数相加,一定要分数单位相同才行。然后告诉学生,异分母分数相加,分数单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安排一定量的练习。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动手操作,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于是他们通过操作,把两个分数重新平均分,使他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再相加。上述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在进行合作,每一个学生都在主动的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这一知识点完全是由学生自己发现的。而且,在整个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在整个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没有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而是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2、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新课标中不仅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感受、体验”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可见新课标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考资料,少熬夜!“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探究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一个特定的数学活动过程,作为一个活动过程,那就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比的性质,获得一些经验。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情境贯穿整堂课。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的一开始,引出学生很熟悉的过生日的话题,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分蛋糕的方案,并在猜想这些方案是否可行的基础上,引出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后,提出课外延伸题:今天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请你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再去思考一下,前面几种分蛋糕的方案,哪种是可行的,哪种是不可行的?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的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2、通过动手操作折纸,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3、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4、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本文标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精编的教学设计范例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98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