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招商引资情况调研报告【范例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招商引资情况调研报告【范例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招商引资情况调研报告【范例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调研报告【第一篇】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友闻带领部分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就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了调研。调研组分别召开有关企业、行业负责人,和有关部门、功能区、乡镇负责人参加的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分别走访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经济开发区等单位,听取有关招商引资工作的汇报。现场视察了益海嘉里、浙江云谷数据中心等5家企业,了解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推进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20xx—20xx年,我市共谋划项目167个,完成项目签约91个,到位资金302亿元。20xx年,全市共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完成温州市下达攻坚任务64亿元的110%,完成1—10亿元项目31个,省152项目9个,到位资金总量、项目数量及落地率均排温州11个县(市、区)第一。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三年连续名列温州市考核第一名。(一)领导重视亲力亲为。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市重点招商引资专项攻坚领导小组,建立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异地商会制度,发挥领导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领衔作用。市四套班子领导开展知名企业家“乐商之春”慰问活动,既使企业家体会到家乡领导对他们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又掌握了他们的生产概况和投资意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项目入库、亲自外出招商活动、亲自接洽重要客商、亲自推进重大项目落地、亲自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大多重大项目都是主要领导亲为结果。(二)营商环境得到改善。出台了《关于印发乐清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专项攻坚干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乐清市招商引资项目专项攻坚考核办法》等文件,分解任务,加强督查,激励干部,营造“亲商、招商、安商”的浓厚氛围。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政府代办机制改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提速等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以交通道路为主的参考资料,少熬夜!基础设施、城乡环境、居住条件、上学情况有所改善。“扫黑除恶”行动取得了较大成效,项目落地建设更加顺利。(三)项目质量有所提高。严把项目准入关,强化“亩产论英雄”,积极引进资本集聚度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成效明显,20xx年完成省152项目9个,其中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大部分项目顺利推进,成功引入世界500强的新加坡益海嘉里粮油加工项目在乐清湾港区落地;20xx年5个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土地招拍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引进特色产业项目,如柳市、北白象、虹桥等镇街和有关功能区大力引进高端电气电子制造业项目;大荆片区乡镇重视引入集铁皮石斛生产加工、健康服务、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项目。(四)总部经济发展迅速。高度重视“零土地”招商引资工作,出台了《乐清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较大的政策力度和高效的营商环境,招引企业入驻总部经济,至今年4月底,全市总部企业179家,累计实现销售额291亿元,税收亿元,总部经济凝聚效应初步形成。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宣传对接力度不够。目前在市级层面和一些重点镇、功能区都没有建立招商引资工作网站,也没有编制内容全面的招商引资宣传手册,对外宣传与信息来源很窄,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同时,由于项目推介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在项目技术对接、相关政策解读、投入产出分析等方面的信息知识不对称,也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二)土地要素制约突出。我市年度用地指标少,没有单独编列招商引资土地指标计划,乡镇街和部门干部在引进项目时底气不足,一些项目半途而废;为争取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解决土地指标,过度包装项目增加投资额,又带来后续统计和考核问题。土地价格过高,由于经开区和港区围海造地成本高,基准地价大大高于其他地区,而且厂房基础建设成本高,影响项目引进。同时,存量土地利用率低,供而未用的存量土地不少,如经济开发区的恒基伟业约150亩、上海人民电器约100亩供地至今已十多年还没有动工;许多企业在用地上存在圈多用少、圈大建小、二次转让或出租房产等现象,既占用土地,也降低产出效率。(三)营商环境存在不足。标准地储备不够,在企业进场时的'“三通一平”配套难以做到,影响项目建设。基本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道路网、市政管网还不完善,居住、上学、通水通讯等服务条件还跟不上。如益参考资料,少熬夜!海嘉里一期厂房建设顺利推进,计划在农历年底就要投产,但是该企业通行大吨位车相配套的24米宽道路的土地审批工作还没有完成。本地专业人才短缺,外地人才又不愿意来,使许多外来企业投资犹豫不决,踌躇不前。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存在“虎头蛇尾”现象,全程服务不如人意。全社会共同参与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和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还没有形成。(四)承诺兑现不如人意。部分企业对其在招商引资协议中约定的建成投产时间、建筑密度、投资强度、产出效率等指标往往没有兑现。政府对企业承诺的配套设施建成时间、周边环境整治打造、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等没有完全及时履行,尤其是相配套的道路建设进度远远跟不上项目建设进度。三、几点建议(一)加强队伍建设和宣传工作。组建招商引资专家库,更好地推动项目技术性谈判对接。完善干部招商引资激励政策,重视发挥村干部亲情招商引资作用。用心打造宣传平台,建立和完善我市招商引资网站,积极宣传我市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介绍招商政策、区位优势、产业特点、品牌特色、要求条件,推介项目库。编印宣传“口袋书”,丰富有关政策、项目库、服务承诺等内容。(二)努力突破土地要素制约。做好项目科学谋划、适度包装来争取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以缓解我市的用地指标困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努力探索土地占而不用企业的土地退出回购机制;把好企业用地审核关,防止企业过度批地,甚至占地圈地,造成土地浪费;以“亩产论英雄”,精准招引“高大上”项目和集聚效应高的项目,形成“引一个,带一串,连一片”效果。继续加强总部经济发展,优化政策,高效服务,做好“零土地”企业入驻我市。(三)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加大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建设,创新和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标准地”建设,实现项目用地“三通一平”,力争“五通一平”。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切实解决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问题。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例会工作机制、跟踪服务机制和代办督办机制等,及时协调和解决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四)加强督查促进项目投产。切实落实跟踪督办制度,推进意向项目抓洽谈、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环环相扣、步步紧跟,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和成功率。注重供地后的早开参考资料,少熬夜!工、开工后的促施工、施工中的保进度等关键节点的督查工作,确保项目建设按期完成投产。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调研报告【第二篇】招商引资工作成效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是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3月25-31日,围绕当前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区委督查室组织调研组深入乡镇、部门、企业开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现状2003年以来,共引进市外投资项目236个,计划总投资亿元,累计到位资金亿元。236个项目中,工业项目96个,计划总投资亿元,累计到位资金亿元;房地产项目63个,计划总投资亿元,累计到位资金亿元;其他产业项目77个,计划总投资亿元,累计到位资金亿元。2014年1-12月,我区完成利用内资(自治区外、大陆境内)资金亿元,占市下达年任务60亿元的%,同比增长%;完成利用外资(大陆境外)6571万美元,占市下达年任务6300万美元的%,同比增长%。总体上,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是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但仍属于小打小闹、四平八稳的招商,与加快发展的需要很不相称,与大招商、大发展的要求差距也比较大。二、当前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原因分析(一)上热下冷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畏难情绪和依赖性太强。一些单位领导对招商引资工作领域陌生,特别是招商政策、招商流程、招商知识等不熟悉,导致无从下手,存在畏难情绪;有的领导干部存在对招商工作牢骚多、怪话多、怨气大,干劲不足、精神松懈、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现象;还有的领导依赖性太强,认为招商引资工作是主要领导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习惯听命与按照主要领导的命令去做事,不敢做、不想做的思想泛滥,工作缺乏激情、创新;二是干部职工招商的氛围不浓。对于招商引资工作,由于市、区都没有奖励措施,因此有些单位调动干部职工参与招商的积极性不高。(二)招商系统人员、经费少,力量薄弱。具体表现在:一是区招商局编制数(含1名工勤编)9个,其中2人在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工作,一人抽调至区征地拆迁工作组工作,所以该局实际投入招商工作的人员只有6人。这么少的人,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已耗费很多精力,参考资料,少熬夜!对于招商业务主动出击少、被动接招多。二是专项招商经费在全市招商系统部门中最少,去年今年均为5万。以2014年为例,虽说安排专项招商经费为5万,其中2万用于招商宣传画册制作费用,所以真正用于招商的经费只有3万。三是各乡镇(街道)缺乏招商工作经费和专业的招商人员。由于各乡镇(街道)财政收入水平不高,没有专门的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如要赴外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必须向上级部门申请,等待时间长,因此,有的乡镇(街道)往往是从办公经费中支取,造成办公经费紧张,同时也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此外,目前各乡镇(街道)的招商人员非常少,很缺乏懂项目、懂经济、懂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专业队伍。(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多年来,我市对招商引资的政策形同虚设,真正落实到位的没有几个。比如,政策里说的“凡落户工业园区的企业,均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广西民族区域自治、贵港市招商引资等各项优惠政策”、“凡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将在土地使用、金融扶持、信息共享、税费减免等方面享受到优惠”。然后在现实中,来投资的企业在土地使用、金融扶持等方面难以得到优惠政策的落实,影响了企业建设的信心。又如,冠峰制药有限公司药品生产搬迁扩建项目选址在园区西江科技创新产业城,2009年6月份签订入园意向协议书,占地150亩,2010年底签订项目入园合同,目前已投产。按照入园合同,双方约定的土地优惠价格为万元/亩,由于种种原因,优惠政策至今尚未得到落实,土地招拍挂工作也没有完成,而土地价格已上升了3倍多,高昂的费用让企业难以承担。(四)“软环境”建设太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投资力度加大,我市一批批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相继上马,“硬环境不硬”的局面已有所改观,但“软环境太软”对外来投资者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意识淡薄。特别是一些职能部门,没有主动服务,而是靠罚款来代替工作。一些投资商反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解决难,有的过分强调按法规办事,对企业出现的一些问题不作事前告知和通知整改,而是重罚款、轻服务。二是诚信、守信的信用环境有待提高。有些领导在招商引资时信誓旦旦,拍胸膛,承诺一大堆,真正项目落地后,却爱理不理,企业办事难现象凸现。有的领导为了追求项目开工数,在企业没有取得合法用地的前提下,催企业开工建设,实行“先让企业上车后补票”的做法搞项目建设,结果受国土部门叫停、拆除、参考资料,少熬夜!罚款,损失惨重,企业苦不堪言;三是项目储备、推介不足。现有储备项目储备量不足,且储备项目中新项目少、老项目多。另外项目推介粗浅,只起到简单介绍项目的作用,没能全面诠释项目的产业背景及优势、进展情况、上下游产业情况、产业和优惠政策、收益等,对客商吸引力
本文标题:招商引资情况调研报告【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97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