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精编教案(最新4篇)
好文供参考!1/22《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精编教案(最新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精编教案(最新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优秀教案【第一篇】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安徒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那么,应该说,只要活着,就能体会到幸福的存在,可是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却在这样一段话(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过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吗?小女孩看到什么美好的东西会使她感到那么幸福呢?2、品读,感悟。⑴听老师读第二段,(读时课件演示)学生思考:好文供参考!2/22小女孩心中,幸福是什么?⑵学生交流,得出结论:是因为小女孩擦燃火柴,在幻想中得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最重要的是,她还见到了亲爱的奶奶。⑶(出示课件)为什么小女孩觉得有一个温暖的火炉就是幸福的?请大家轻声读第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⑷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成果。⑸全班交流,综合意见。抓住重点句,进行感悟:①“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含义:因为她寒冷难忍,在迷迷糊糊中把一根火柴的光看得非常神奇,把一根火柴的热看得非常温暖。②“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含义:小女孩在幻景中是那么温暖,但是回到现实中,包围她的只是这寒冷、漆黑的夜晚。③“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来明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含义:火柴是用来维持生计的,平日肯定舍不得用一根,但是她实在是被冻死了,课文有一句:“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说明了这一点。⑹由于难忍的寒冷,小姑娘幻想得到火炉,那么她好文供参考!3/22为什么会幻想到喷香的烤鹅呢?(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一人朗读,其他同学先听,然后联系实际说说体验,讨论从这段话中,你又领悟到了什么?你能不能补充板书呢?要点:①富人和穷人的生活差别是那么大,当穷人还在忍饥挨饿时,富人却能在布置精美的餐桌前享用丰盛的圣诞大餐。②小女孩眼前只是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冷酷的现实,隔绝了她和美好的幻想,当小女孩回到现实中来时,只会更加痛苦。⑺虽然幻想消失后,现实只会让人更加痛苦,但是小女孩仍然无法抑制内心对幸福的渴望,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段剩下的部分,再仔细想想:这四次幻想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为什么?反复引读,细细品味。⑻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在感情上有变化吗?请五位同学分别读五次擦火柴的过程,其他同学找一找,划一划,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第一次:敢从成把的……终于……,说明内心很担心;第三次:赶紧……整把……,说明毫不犹豫)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比起温暖、食物、快乐,她更渴望的是见到奶奶,更渴望亲好文供参考!4/22人的关爱。⑼学到这里,你们明白了小女孩“新年的幸福”是指什么?(在新年的第一天,就已跟着她的奶奶走了,被冻死了)进一步引导点拔:为什么明明死了,却要说她是“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了”?为什么冻死了,嘴角还带着微笑?(教师可作适当提醒:小女孩活在人世时有哪些不幸?)学生总结:小女孩活在人世遭受着饥饿、寒冷、他人的欺负;得不到亲人的疼爱;没有快乐和幸福。她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死了幸福,死了可以摆脱痛苦。⑽品读感悟:当作者写到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时,当他写下两个幸福时,他的心情会怎样?请同学们把你们体会到的读出来。⑾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抒发这种同情、不满的感情呢?①引导:比较句子:(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多么痛苦,她是在除夕夜里被活活冻死了。让学生与课文中的句子朗读比较,结合生活经历体会课文结尾的好处。②学生小结:这样的结尾更让人回味沉思。幸福与不幸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表达作者的同情之一心,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剧命运。电视镜头中常常用大笑、狂好文供参考!5/22笑来表达强烈的不满、悲苦等场面,让人觉得更悲伤。“以喜写悲悲更悲”③介绍“含泪的微笑”及代表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麦琪的礼物》3、补充故事。为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她与课文中的小女孩相隔半个世纪,来自于西门子公司驻中国的代理拉贝1919年短暂回国期间写下的日记。那时的德国已由皇帝专制改良到共和制,局势动荡,社会灾难深重。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故事略)比较两个故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⑴比较两个小女孩的命运,说说感想。⑵介绍写作知识:老师总结:原原本本的生活见闻是不加任何想象、联想的,知道什么写什么,见到什么写什么;而在童话写作中就不一样了,作者要使所反映的人物故事具有感染力,就要深入人物的心理,置身于人物的生活境遇中进行充分的想象补充,从而将故事表达得更为合情合理,更富于真实感。4、拓展练习。⑴《卖火柴的小女孩》深受各国小朋友的喜爱,其中小女孩四次幻想更是全篇的精华。回家后将部分内容好文供参考!6/22讲给弟弟妹妹听。⑵阅读你喜欢的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写1篇读后感,课后小组交流。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漫画、作文、录音采访等来表现:我和爷爷(爸爸)比童年。⑷关注世界,从各种媒收集资料,寻找21世纪“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优秀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倾听感受音乐,帮助幼儿感知故事的情节变化,体验小女孩的心情与愿望。2、激发幼儿欣赏音乐和故事的兴趣。活动准备片段:(片段一:卖火柴的小女孩行走在大街上卖火柴的情景,片段二:卖火柴的小女孩卷缩在墙角边的情景,片段三: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的情景,片段四:奶奶带领卖火柴的小女孩飞向天空的情景)2、音乐四段(音乐一:欢快的新年音乐,abba-happynewyear音乐二:忧伤的音乐片段,《爱情白皮书》插曲-星华的回忆与想念音乐三:充满想象的八音盒音乐,阳光·舞·甜橙音乐四:凄美的和声好文供参考!7/22音乐。(卡洛儿-假如爱有天意)3、完整的视频(配上故事讲述)。活动过程一、引出故事,激发倾听兴趣(欢快的新年音乐响起。)1、这段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这是一段怎么样的音乐?2、你知道什么节日快要来到了?3、除夕的晚上人们会做哪些快乐的事情?教师小结:欢快的新年音乐让我们联想到新年的欢乐气氛,还想到了许多开心的事情。(变化音乐,播放忧伤的音乐)设计意图:在同一个节日,播放两段截然不同的音乐,对幼儿产生强烈的冲击,激发他们倾听故事的愿望,让幼儿对小女孩的生活遭遇有同情心埋下伏笔。4、听了这段音乐让你感觉会发生什么事情?设计意图:忧伤的音乐,激发了幼儿的同情心,形成立体的文学氛围,为幼儿走进故事打下了基础。过渡: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除夕之夜。二、欣赏音乐、倾听故事,理解故事1、观看片段一:卖火柴小女孩行走在大街上卖火好文供参考!8/22柴的情景(1)从这张图片上看,小女孩过着怎么样的生活?(2)从哪里看出小女孩非常冷?(3)看到这样的画面和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有什么感受?教师小结: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正下着雪,天气冷得可怕。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的衣服又旧又破,脚上穿着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她的口袋里装着许多盒火柴,一路上不停地叫着:卖火柴呀,卖火柴呀!人们都在买节日的食品和礼物,有谁会理她呢?整整一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铜钱。2、观看片段二:卖火柴的小女孩卷缩在墙角边的情景(引出音乐三:充满幻想的八音盒音乐)设计意图:引入充满幻想的八音盒音乐,让幼儿从音乐中听了希望,他们忽然感觉事情会有转机,想象的大门立即打开,他们会把自己的祝福与心愿编入故事中,此时为幼儿的创意想象提供了平台。(1)这段音乐带给你怎么样的感受?(2)你能说出女孩的幻想吗?她会有哪些期望呢?3、观看片段三: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的情景好文供参考!9/22(1)女孩擦亮火柴后看到了什么?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吗?(2)小结:女孩第一次幻想到火炉,是因为她太冷了,她渴望获得温暖;第二次幻想到烤鹅,因为她太饿了,她渴望吃到食物;第三次幻想到圣诞树,因为她太孤独,她渴望得到快乐;第四、五次幻想到奶奶,因为她很痛苦,她渴望幸福,擦亮整把火柴,因为她怕失去奶奶。(3)开始的时候小女孩一根火柴都不舍得用,为什么后来会擦亮整把火柴?教师讲述故事: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帮助幼儿理解女孩的愿望与困难之间的关系,让幼儿在想象中进一步走进故事。4、观看片段四:奶奶带领卖火柴的小女孩飞向天空的情景(引出音乐四:凄美的和声音乐)(1)第二天清晨,小女孩会怎样呢?(2)听了这段音乐,你来编一个故事结尾好吗?好文供参考!10/22设计意图:故事的结尾让人很难过,但是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介入,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美好愿望编入故事,这既是语言表达的契机也是传递美好祝福、激发幼儿关爱之情的手段。三、完整倾听,强化情感体验演示完整视频(配上故事讲述)1、幼儿完整欣赏。2、提问:(1)听了小女孩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说一说。(2)请为小女孩送上一句祝福的话好吗?3、小结:孩子们,希望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你们的祝福声中飞向美丽的天堂中。活动目标1、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2、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活动反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1篇著名童话,它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课文重点是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想。而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饿,好文供参考!11/22没有欢乐。这些幻觉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得到的,因而在她临死前产生了这样的幻觉。这些幻想与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优秀教案【第三篇】教材简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1篇童话作品。课文以火柴为线索,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穷苦儿童的深切同情。学情分析:课文的语言朴素自然,极其生动,文章的语句除了表面的意思外,还蕴涵着作者深切的同情、强烈的悲愤。由于小女孩儿的生活境况离现代学生生活较远,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读中理解、体会非常重要。基于现实展开合理想象是学生难于把握的一个方面,教学中应致力于情境创设,挖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设计理念:本文设计依据“以读为本”“尊重个性”“自主合作”的理念,采用交流合作、集中反馈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好文供参考!12/22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合作学习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以达到教与学的情感共鸣。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3、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展开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学习小女孩儿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从而感受到小女孩儿的可怜与悲惨。教学难点:理解体会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两句含义深刻的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质疑课题(一)、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爱读童话故事吗?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那你们知道你们刚才喜欢的那么多童话故事是谁好文供参考!13/22写的吗?恩,是的就是安徒生,那么跟随老师来了解一下安徒生吧。(二)、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课件展示(安徒生,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一生写过168篇童话,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被誉为“童话之王”。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本文标题:《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精编教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12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