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资料(转载)
第二部分教材教法及新课标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2、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的基础。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4、语文是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不宜刻意追求。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准确拼读;正确书写;认识;熟记。7、汉语拼音能帮助,帮助,帮助。8、识字是和的基础,是的教学重点。9、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10、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11、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和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地训练。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话题要贴近,密切联系学生的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中进行。14、、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15、阅读教学过程是、、之间对话的过程。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应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中年级侧重,高年级侧重。19、《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2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等教育资源。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增加,强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和。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2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和。25、“分解式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乃至的目标都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27、,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最后要注意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和,也可加强教学的与教学效果的。29、学生只有认识了的字,并且能够正确,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提高。30、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学段相互联系,,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31、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和的能力。32、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能力、能力。33、《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和。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3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使学生获得。”35、《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与,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和,发展。36、课堂即时评价对、能起到及时调节与导向的作用,又能为积累素材。37、课程资源从存在形态看,可以划分为和两大类。38、“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祖国语文,丰富,培养,发展思维。”39、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能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音节,正确书写,大写字母,《汉语拼音字母表》。40、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三是,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六是。41、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三大类。42、课程是的生态系统,因“”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是最活跃的因素。4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4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和想像作文,能学写和常见。”二、基本概念题1、语文素养2、自主学习3、合作学习4、探究学习5、对话6、课堂即时评价7、课程资源8、语文课程资源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10、物本语文课程资源11、动态语文课程资源12、体验学习13、“三维目标”14、交融式目标15、分解式目标16、生字复现17、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三、简答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4、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6、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7、识字教学在语文学习中有哪些作用?8、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9、《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10、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11、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12、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13、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14、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1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16、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你认为有哪些途径?17、“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18、教学目标有哪几种叙写方式?19、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20、什么是课程资源?21、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有哪些种类?22、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23、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24、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25、你觉得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26、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27、“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四、观点论述题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5、“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抄写、默写。”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6、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你有什么看法?7、《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8、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9、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10、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11、你觉得怎么做才能使各种学习方式更加有效呢?请选择一种学习方式具体阐述。12、语文教育有什么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把握?13、你认为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4、综合性学习活动要体现合作性,在具体实践中你是如何体现的?请举例说明。15、有人说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前的语文活动课,你怎么看?16、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17、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说对吗?为什么?18、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学好语文,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19、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你怎么认为?20、你认为目前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21、“‘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22、语文素养就是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23、有教师认为合作学习与小组学习没有区别。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24、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对学生有利无弊。五、教学设计1、请为拼音“zcs”教学写一个教学设计片断。2、请设计教学片断,让学生学会“左”、“右”二字。3、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际交际教学片断。4、《一夜的工作》一课中对于“极其简单”一词的品悟,你可以如何设计?5、请设计一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案。6、请为习作教学《我发现了》设计一份教案。7、请任选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案,并据此设计教学过程。8、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一个在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教学片断。9、请写一两条解决“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好方法。10、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请你以〈〈奥运——北京〉〉为主题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片段。11、请为下面这段话设计一份教学方案:长城气魄雄伟。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城墙高8至10米,用大条石和城砖砌成。城墙顶部铺着平整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1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训练过程。请结合某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一处口语交际的案例。设计提示:(1)抓导入环节进行口语交际,激发兴趣,鼓励探究。(2)抓重点字词进行口语交际,加深理解,锤炼语言。(3)抓重点句段进行口语交际,揭示中心,抒发情感。(4)抓空白填补进行口语交际,启发想象,扩展思路。(5)抓疑惑之处进行口语交际,引发争论,明辨事理。(6)抓总结归纳进行口语交际,扩展延伸,升华全题。13、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拟一份教学设计。14、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15、请设计一个随文识字的教学片段。六、案例分析1、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三个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法,以《校园的早晨》为题来进行写作,写出校园早晨的特点。要求每个学生写其中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好后,小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动手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校园早晨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2、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分-总”的表达方法。(2)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3、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学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目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资料(转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53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