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藤野先生精编教学设计【优秀4篇】
写作好帮手1/23藤野先生精编教学设计【优秀4篇】【导读】这篇文档“藤野先生精编教学设计【优秀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课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第一篇】学习目标:1、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3、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4、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抓住人物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领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教学难点: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写作好帮手2/23一、导入新课: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过渡: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此值得怀念?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复习作者,回忆我们学过的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三、了解藤野先生1、这位藤野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给他画一个像,用文字表述出来。学生思考回答。(抓住黑瘦、八字须……)鲁迅先生是如何描写的呢?请阅读第6-10自然段,思考: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老师觉得作者写的藤野先生不太漂亮,因此改为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吗?他,既有高仓健一样的体魄,又有三浦友和一样的写作好帮手3/23相貌。脸色白而透红,眼睛大而明亮,头发整齐而又有一点波浪。他穿着一套笔挺的西装,洁白的衬衣上打着一条漂亮的领带,皮鞋擦得又黑又亮。一走上讲台,就用洪钟一样的声音说:“我,就是藤野严九郎。”明确:说明藤野先生的生活俭朴,不拘小节、治学严谨。反映他工作认真、全身心投入治学。2、这样的一位藤野先生,鲁迅是如何来评价的呢?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学生回答:伟大学生齐读第37小节,体会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这种情感。3、为什么在鲁迅眼里和心理藤野先生都是伟大的?请同学们阅读11—35小节,思考:文中写了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的几件事?这些事又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样的品格?学生讨论、交流可能出现的问题:○1(第11-19自然段)写藤野先生检查并订正“我”所抄的讲义,纠正解剖图,表现藤野先生对教学工作极其认真负责,教学的严谨,对学生的严格和对作者的关心。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1)概括这两个事例,写成小标题:──(1)添改讲义;(2)纠正解剖图。写作好帮手4/23(2)文中的“讲义”有哪两个意思?──前者指讲课内容,后者指课堂笔记。(3)“我”为什么“很吃了一惊”?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因为看到藤野先生亲自给“我”这个外国学生改讲义。(4)“我”为什么“不安和感激”?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感激”的是藤野先生的热情关心。(5)把“都用红笔添改过了”的“添改”改为“修改”可以吗?──不可,“添改”比“修改”更费神。(6)藤野先生给鲁迅添改讲义是否偶一为之?请从文段中找出根据。──不是。有两处可证明:1、藤野先生要求每一星期送给他看一回;2、这样一直继续到藤野先生教完了他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7)填空:藤野先生给作者改讲义改得十分认真,其中最能表现改得全面的词语是──“从头到末”;说明改得细致的词语是──“不但……连……一一”;说明改得及时的词语是──“第二三天便还我”。○2(第21-22自然段)写藤野先生因“我”敢于写作好帮手5/23学习解剖尸体而很高兴,表现他对作者的热情诚恳和关心。○3(第23自然段)写藤野先生想知道中国女人裹脚使足骨变形的详细情形,表现藤野先生注重调查,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4(第24-28自然段)写“考试事件”,一方面讽刺了日本的所谓“爱国青年”,同时也表现了藤野先生和一些日本学生是主持公道的。○5(第32-34自然段)写藤野先生听“我”说不学医了,要改学生物学时的表情,表现藤野先生尊重学生的品质和待人憨厚的性格。○6(第35自然段)写藤野先生临别前夕送相片题词“惜别”,表现藤野先生对作者的真挚情谊。藤野先生为什么“悲哀”?为什么想说却没有说?鲁迅为什么要说谎?四、深入理解人物1、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这种态度,最集中地体现在哪两件事件上?找出文中的相关段落。○1、“匿名信事件”讥刺“我”得了教员漏出来的题目,才考试合格的。“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前半句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写作好帮手6/23表达对此的愤恨和抨击;后半句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2、“看电影事件”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枪毙,别的中国人在围观,日本观众在欢呼。“呜呼,无法可想。”——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3、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侧重?匿名信事件——弱国国民受人歧视。看电影事件——中国老百姓的愚昧、不觉悟。2、通过这两件事情,你对藤野先生的“伟大”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能够做到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给予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五、探究分析1、如此伟大的老师当然值得鲁迅先生怀念,请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最后三段2、藤野先生对鲁迅的人生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为什么鲁迅会时时想起他,为什么把他的照片挂在书写作好帮手7/23桌对面的墙上?)学生自由讨论○1有高深的学问,严谨认真。○2关心异国青年○3藤野先生平等意识、尊重他人的观点给鲁迅巨大的影响,使得鲁迅一直能够保持着对中国底层百姓和大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4看到照片便能时时想起在日本的经历,想起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从而不断地鞭策着自己笔耕不辍。○5藤野的出现恰恰在鲁迅思想的重要转型期间。六、归纳本课所学七、作业课后作业: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注意联系写作背景)板书设计: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无民族偏见——伟大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惜别——————友好尊重写作好帮手8/23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第二篇】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并介绍与本文有关的内容1、导人新课。2、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引用《呐喊》中相关内容加以介绍。二、初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把握不准确的字词。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4、思考讨论: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三、研究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1、学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2、请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在下列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内容。写作好帮手9/23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填空题。要想填写好,首先要准确把握好课文内容,然后选好填写的角度,概括好填写的内容。学生发言时,教师既要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又要把握学生回答的正确性,不可放任自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填写的内容是不相同的:从肖像角度来考虑: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医学教授。依据第6段。从生活习惯的角度来考虑:生活俭仆。依据第9、10段。从治学的角度考虑: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依据第16、17、23等段。从对待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热情诚恳,循循善诱。依据第11—15、21、22等段。3、思考: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品质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写记叙文时对事例要有所选择。如果前一环节(即填空)解决得比较好,则此处只要稍做归纳即可。参考答案如下: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写作好帮手10/23纠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4、学生再次速读课文,思考:“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学生讨论后明确:首先是一种感激和怀念之情,这种感情体现在以下行动上: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之所以有这种感情,是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然后是一种愧疚之情,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5、学习小结。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引入新课教学二、学生默读全文,找出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段写作好帮手11/23落或内容三、学生回答:文章除了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外,还写了哪些内容?明确:还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在课堂上看电影。等等。四、讨论交流:这些内容和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吗?这道题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在分析时,可以分解成多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找准相关的课文内容,准确筛选信息。内容分析如下:文章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在藤野先生教导下刻苦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写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有密切的关系。五、鲁迅先生是用什么来统摄全篇内容的?明确:作者是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来统摄全篇的。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爱写作好帮手12/23国思想的一个表现;在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可能是“日暮里”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土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写对初到仙台受“优待”不以为然的理解,对艰苦的生活条件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对藤野先生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留学生;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看不起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出于爱国的考虑;最后把怀念之情变为多写反映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的目的,是爱国的实际行动。可见,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注意分析上述内容时,教师切不可满堂灌,而应该引导学生依据相关内容进行思考,逐一分析,最终把握问题的实质。可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六、指名学生分别朗读文章第1段、第5段、第24---31段以及第36--38段等段落,体会文章的感情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读出其中的感情:第1段透出的是一种辛辣的嘲讽,第5段应该是一种轻松亲切的语调,表现出一种友好之情;而第24--31段则是充满着作者的愤激之情,最后第36、38段充满着作者的感激写作好帮手13/23之情。《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字词,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行文脉络。2、透过典型事例,掌握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精神品质,了解回忆性散文的结构特点。3、分析“鲁迅风”的语言特点,学习鲁迅独特的写作方式。(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其表达效果)
本文标题:藤野先生精编教学设计【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26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