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幼儿园中班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教案(精选4篇)
好文供参考!1/10幼儿园中班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教案(精选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幼儿园中班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教案(精选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音乐《颠倒歌》教学设计【第一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知道“颠倒”的含义。2.感受儿歌的幽默风格所带来的乐趣。3.能根据所提供的图片初步尝试进行创编。活动准备:与内容有关的图片活动过程:1.激发兴趣笔可以干什么?教师倒拿着笔做写字的动作,引发幼儿笑。师:我真粗心,写字时应该笔尖朝下呀,闹了一个大笑话,哈哈,真好笑!好文供参考!2/102.理解儿歌内容师:有个小画家比我还粗心,他画了一些画很好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尝试找出图中错误。用追问、对比等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颠倒”老师用儿歌里的句子总结幼儿的发言。P1:图上有谁?在哪里?你觉得这幅画好笑吗?好笑在哪里?(如幼儿不能说出“颠倒”就直接告诉幼儿)哦,原来颠倒了就觉得好笑。P2:你觉得这幅画有没有颠倒?颠倒在哪里?(本来森林里谁是大王?现在呢?指老鼠头上的王冠)学动作P3:哦,真粗心,他还会画什么呢?画得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下一页吧!这幅画上什么地方颠倒了?学动作哈哈,真好笑。P4:更好笑的还在后面呢,睁大眼睛仔细看看哦!这一页上的内容谁会用颠倒的句子说一说?封面:这本书真好笑,小画家把里面的内容全弄颠倒了,这本书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颠倒歌》,为什么叫颠倒歌呢?(引出:颠倒歌,说颠倒)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好文供参考!3/10师:你们想听这首好笑的颠倒歌吗?先听老师来念一遍(1)老师夸张地进行朗诵。师:你们想学吗?让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哦!(2)幼儿完整念儿歌(结合图片)师:刚才你们念得真好,有点小朋友还加上动作,念得很好笑(3)配上动作幼儿再次完整学念儿歌(刚才你们念得很好,如果速度再快一点就更有趣了)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和其他小朋友PK?(4)分组或个别念儿歌(分句念)4.创编儿歌师:颠倒歌念起来真好笑,我们也来编首颠倒歌。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你会不会用颠倒的话来说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1)幼儿相互讨论(2)师幼共同创编(3)我们一起看着图片把我们刚才编的颠倒歌来念念。师:现在我们也会编颠倒歌了,有些事情颠倒了真好笑,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首长长的颠倒歌好吗?好文供参考!4/10中班音乐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活动,能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2.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的舞动和小鱼的游动,发展创造力和表现力。3.初步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优美流畅与纤巧轻快的不同音乐性质,通过水草和小鱼的游戏表现音乐。活动准备1.幼儿准备:已欣赏过有关水族馆的影碟,丰富有关水族馆的经验。2.教师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磁带及相关道具。活动过程1.听音乐,和幼儿玩游戏入场。2.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3.播放音乐,借助多媒体进一步感受音乐。4.分段欣赏音乐,引导幼儿理解音乐中的不同形象。(1)欣赏表现水草形象的音乐,启发幼儿用舒展、优美的身体动作表现水草的舞动。(2)欣赏表现小鱼形象的音乐,启发幼儿用纤巧、轻快的动作表现小鱼的游动。好文供参考!5/10(3)欣赏音乐的结束部分,启发幼儿尝试表现小鱼和水草共同游戏的快乐情境。5.分角色、运用道具完整地听音乐表现。活动提示1.在活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和幼儿玩的游戏规则为:老师做动作,孩子不做动作;孩子做动作时,老师不做动作。老师牵着朋友一起做动作,孩子也牵着朋友一起做动作。同时教师注意,自己做动作时,音乐为A段;孩子做动作时,音乐为B段;与朋友一起合作做动作时,为音乐的结束部分。2.在活动中教师选用的道具可以是色彩鲜艳的纱巾,也可以是皱纹纸。3.提请家长配合:家长可带孩子一起了解更多的有关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知识,丰富孩子的相关知识经验。中班音乐教案【第三篇】设计意图《小狗抬花轿》是一首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的儿童歌曲。让幼儿在感受歌曲旋律,熟悉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歌曲。并引导幼儿用表情、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使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好文供参考!6/10活动目标1、能够理解歌词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能够根据歌词内容,尝试用肢体表示抬花轿,摔跤,抛等动作。3、乐于与同伴合作,体验抬花轿的乐趣。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花轿,扇子。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花轿图片,引出课题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啊?这是干什么用的?(二)、观看多媒体课件,初步感知歌词内容。今天的花轿里坐的是谁呢?谁来抬花轿呢?这可是个有趣的故事啊。让我们来看看吧(幼儿观看课件)!1、分段欣赏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动画内容(即歌词涉及内容)。2、学说歌词。(三)、完整欣赏歌曲,并学唱歌曲。老师不只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变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还能唱出来呢,你们想听吗?1、教师清唱,幼儿欣赏。好文供参考!7/102、通过和小狗和老虎打招呼,组织发声练习。3、学唱歌曲。4、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让幼儿尝试创编动作表演唱歌曲。1、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重点尝试抬花轿,摔跤,抛等动作。2、分组游戏,表演唱歌曲。(五)活动小结,结束活动。活动反思:《八只小狗抬花轿》是一首由流行歌曲改编而来的儿童歌曲,节奏感强,歌词浅显易懂,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并且每一句歌词都有押韵,念起来朗朗上口,旋律欢快流畅,同时也是一首表演性极强的歌曲,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在教授歌曲时,我将歌曲分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我带着幼儿熟悉歌词,并且初步学唱歌曲;第二课时巩固唱歌部分,并且能够随乐进行音乐游戏活动。在第一节课时,我采用图片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利用去图谱的方式让幼儿记忆歌词。活动中我让幼儿找出这首儿歌的有趣之处,让幼儿理解什么是押韵,帮助幼儿进一步记忆歌词。然后教师慢慢地弹琴,请幼儿随乐慢慢地有节奏地念歌词。在这一基础上,当孩子们到正式学唱歌曲时明显容易多了,一下子就可以把歌曲唱好文供参考!8/10出来了。本次活动,前面的课堂秩序都很好,孩子们能够认真的配合老师,在第二课时的游戏活动中,课堂纪律有点乱了,孩子们过于兴奋,都争先恐后的要进行游戏活动。但是,由于我只准备了一份游戏道具,因此,每次游戏只能九个小朋友玩,导致下面有的小朋友坐不住了。通过本次的活动,我认识到对于有趣的音乐游戏,老师可以多准备几份游戏道具,让幼儿们可以一起玩,更有利于老师维持课堂纪律。在活动结束后,我将游戏道具放在表演区,供幼儿下课时游戏,但是要求幼儿轮流游戏,不可以争抢。小朋友们也能遵守规则,通过不断地游戏小朋友们对歌曲更加熟悉了,也增强了小朋友对音乐游戏的兴趣。幼儿园中班教案《小星星》【第四篇】活动目标:1、在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中,进一步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2、进一步学习两种乐器进行分奏与齐奏的演奏方法,体会演奏的乐趣。活动准备:1、课件。2、学会演唱歌曲好文供参考!9/103、碰铃、串铃人手一个。活动重点:学会看指挥。活动难点:按变化进行分奏与齐奏。教学过程:活动过程:一、复习《小星星》1、欣赏歌曲MTV(回忆歌曲名称以及歌曲内容)2、共同演唱歌曲(用好听的声音整齐的开始,整齐的结束。不高声尖叫,感受宁静的氛围)二、一起看看议议节奏图谱1、看看节奏图谱(有几种小乐器在表演?表演的怎么样?)2、议议节奏图谱(有两种乐器在表演,前面是一种乐器表演完了另一种表演,最后一句是一起表演的。)三、学看指挥尝试进行表演1、教师用手势演示图谱内容(告诉幼儿指挥的作用,指挥的手代表什么?左手代表串铃在表演,右手代表碰铃在表演。边演示,边解释)好文供参考!10/102、幼儿自由选择声部(表演串铃的坐在左边,表演碰铃的坐在右边)3、幼儿按声部再次观看节奏谱4、幼儿分声部看指挥徒手练习(有时候两种乐器是分开表演的,碰铃表演完了串铃表演;碰铃的节奏是慢慢的,串铃的节奏是快快的;最后一句有点难,两种乐器一起表演,一定要整齐才好听。)
本文标题:幼儿园中班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教案(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16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