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汇编4篇】
好范文解忧愁1/19《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汇编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汇编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第一篇】14大自然的语言教材分析:本课文是知识性小诗,通过一些自然现象,告诉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自然的一些规律,14大自然的语言。全诗共7节。诗歌语言生动活泼,适合朗读背诵。学生分析:本诗歌的语言生动活泼,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对大自然现象已有一定的了解,对大自然本身有一定的好奇,有探索的欲望,因此理解本诗歌并没有难度。所以教学时着重于朗读背诵,利用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两个生字;理解4个新词的意思。能力目标: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能仿照例句用好范文解忧愁2/19“只要……就能……”写句子;能背诵课文;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接的科学知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大自然的其他的语言,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4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课文。1、灯会说话,它能说些什么呢?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2、复习单元学习提示。说说阅读儿童科普文章达到方法。触摸文本。自由学课文,课文主要写什么?感知文本。1、分小组学习本课的生字,提出并讨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好范文解忧愁3/192、指名读—轮读—齐读。3、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体味文本。1、学习第1、7小节。a自由读第1小节,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到处”。b讨论:怎样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光仔细观察行不行?c读第7小节,讨论:为什么不行?(还要观察思考。)d指导朗读。小结:要懂得大自然的语言,还要动脑筋思考。小作者发现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呢?2、再读探究。a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分组学习讨论。出示学习方法:想想你准备研究什么?(1)读好这首诗歌。(2)品味这节诗歌写得好的地方。(3)懂得这节诗歌中的科学知识。b分组合作探究、活动。3、汇报交流。A大雁组B蝌蚪组C蚂蚁组D大树组E白云组4、质疑问难。赏析文本。好范文解忧愁4/191、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朗读课文最喜欢的小节,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练习背诵。内化文本。1、刚才我们学了5种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很多很多。你能说说其他你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吗?2、你能把你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用一节诗歌的形式写出来吗?3、学生习作,赏析习作。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板书设计:14大自然的语言(发现)(理解)(观察)白云、蚂蚁——天气(思考)蝌蚪、大雁——季节大树、年轮——年龄《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能据词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理解10个新词语的意思。2.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能仿效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好范文解忧愁5/193.能背诵课文。4.能用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爱大自然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用只要……就能……造句。教学难点:运用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读懂课文,仿写诗句。一、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能据词读准多音字假;理解准是等词语的意思;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2.尝试背诵第2~6节。3.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爱大自然爱科学的兴趣。(二)教学过程1.揭题,明确学习任务。2.复习本单元提示,了解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根据音、形、义的不同要求自学生字词。好范文解忧愁6/19(2)读通课文,要求正确流利。(3)质疑问难。(4)自学检查。①能据词读准多音字假。假如请假假装弄虚作假病假②组词雁()编()逗()燕()偏()豆()③小组轮读课文,集体正音。④质疑释疑。4.再读课文,学习2-6节。(1)录音范读,说说这首诗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用--划出。它们都说些什么呢?用--划出。(2)学生交流归纳,教师板书。观察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蝌蚪在水中游泳春天来到人间大雁在编队南飞秋天已在眼前(3)课文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介绍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一节涛反复研读、体味。(2-6节教学动态控制,根据学生交流的顺序编排好范文解忧愁7/19教程。)①第2节: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准是,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②第3节: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③第4节:什么叫逗点?出示: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这是什么句?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④第5节:结合课文理解编队。出示:大雁在编队南飞,像不像省略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⑤第6节:借助插图理解年轮。(4)朗读第2-6节,尝试着连起来背诵。(5)讨论: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呢?5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3、5题。(2)收集信息:你平时还观察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用观察到什么--知道了什么来摘录)二、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假如、视而不见等词语。仿照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2.模仿课文写诗句。好范文解忧愁8/193.背诵全文。懂得平时要注意观察大自然变化井动脑思考的道理。(二)教学过程1.复习。(1)检查词语:独立完成(2)反馈、订正。(3)齐声朗读第2~6节。2.学习第1、7节。(1)自由读第1、7节,思考:怎样才能发现和看懂大自然的语言呢?(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假如、视而不见等词语的意思。(3)齐声朗读第1、7节。(4)背诵第1、7节。(5)完成3.信息交流,仿写诗句。(1)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1)学习交流归纳,教师板书。观察到什么知道了什么老鼠搬家就要地震蜻蜒低飞天要下雨迎春花开春天来临(3)激发兴趣:今天我们也来当个小诗人,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节好吗?好范文解忧愁9/19(4)体味诗句的表达方式。(重点研读第2、3、4、5节)(5)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学习课文写法仿写1-2节诗句。举例:①你看那天上的乌云,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乌云挤满天空,大雨即将来临。②河里的水结了冰,不就像光滑的镜子?大自然在河面写着:寒冬已在跟前。(6)学习交流片断,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4.作业。(1)背诵全文。(2)完成(3)尝试着写一首《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第三篇】一、生词引入,解题激趣1.出示生词(语(Yǔ)言),谁能把这个生词读一读?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个“口”),说明好范文解忧愁10/19和什么有关呢?(嘴巴、说话)2.CAI课件展示,解题激趣,《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CAI课件分别展示公鸡打鸣、黄叶纷纷往下落、乌云满天电光闪,说说它们都告诉我们什么?(2)解题激趣:你们都能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板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中还会告诉我们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咱们仔细读读,去发现吧。二、组织初读,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看着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特别是生字的音,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把每句诗读通。2.交流生字读音情况:指名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并领读。(如“告诉”的“诉”单独念第四声,读“告诉”一词时读轻声;“如果”的“如”声母是r,而不是l;“察”是翘舌音,“粗”是平舌音等。)3.交流通读诗句的情况:把你认为读得最通顺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结合交流情况重点指导以下三个句子。(1)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有一个个圈圈,初好范文解忧愁11/19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注意轻声音节)(2)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注意生字多,名称连续。)(3)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啊”变音读n日)4.正确流利地读诗句,并说说从诗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语言。三、品读诗句,指导朗读1.自读体会。哪一种大自然的语言你最感兴趣,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该怎么读呢?2.互动交流,点拨指导。(以下教学程序随学生的具体反馈情况相机进行)(第二小节)(1)CAI课件展示(一个个静态的“逗点”一“逗点”摇着尾巴游动)这是什么?(逗号)仔细看到底是什么呢?(小蝌蚪)(2)引导想像: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呀,它们会说什么呢?你听了心情会怎样呢?该怎么读好这一节呢?(3)自由练读,再读给小组或全班同学听,结合好范文解忧愁12/19点评指导朗读。(第三节)(1)CAI课件展示一条大鱼:谁知道这条鱼有几岁呢?你是从哪句诗看出来的?该怎么读让大家都知道这种大自然的语言呢?(2)自由练读,指名朗读,点评指导。(第四节)(1)指名试读,说说这一节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什么.语言?(结合讲解“三叶虫”,理解”镶嵌”,简介“喜马拉雅山”。)(2)“喜马拉雅山”那么高,那么大,可见远古时候那儿的海又大又深,诗句“那儿曾是汪洋一片”,该怎么读呢?(3)指名试读,点评指导朗读。3.回归整体,赛读拓展。(1)赛读:把三小节连起来自由练读,比比看谁读得好。(2)过渡:其实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它们千奇百怪,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看不见,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齐读第一节、最后两节诗。好范文解忧愁13/19(3)赏读、赛读:教师边范读边展示CAI课件后,指名赛读整首诗。(4)拓展: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说给大家听。四,书写指导,练习运用1.书写指导:(1)自读生字词,边读边记形,并在组内交流自己记住了哪些字。(2)在书上描红、练写并点评纠正。(如“就”右边不能写成“龙”,“诉”不能丢了一点。)2.自主选择练习:(1)和同学们互相听写生字。(2)朗读课文。(3)收集、观察大自然的语言并记录下来。(4)把你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编一节诗句写下来,读给大家听。《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米字旁。2、能抄写指定词语,用“告诉”写一句话。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好范文解忧愁14/19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4、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教学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指导较难理解的语句。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米字旁。2、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读写课后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抓住难写字的关键笔画。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是爱学习的孩子吗?大自然中的每一好范文解忧愁15/19个景象,每一种事物,都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你想了解大自然的语言吗?出示课题:大自然的语言。指导学习生字“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按照音节把课文读准确)2、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本节课的生字朋友,并划下和它连着的词语)3、检查生字读音:小组之间互相读一读,指名读,自愿读,领读。4、指名读课后的词语。5、这回大家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吗,快试一试吧。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小组一起学习喜欢的自然段中的生字。7、学习汇报,抢答。(自愿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8、大家有不同意见吗?说一说你的识字方法。三、指导写字:1、先观察,说说写这些字时注意什么。师个别指导。2、先描一个,再写一个。好范文解忧愁16/19四、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2、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教学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指导较难理解的语句。教学过程:一、自由读课文二
本文标题:《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480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