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苏轼词》教学设计2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苏轼词》教学设计2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苏轼词》教学设计2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苏轼词》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及作者对待人生“风雨”的态度。2、理解并学习词中写景、咏史、抒情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3、感受苏词豪放的风格。教学重难点:1、正确理解这两首词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和作者的人生态度。2、把握这两首词的艺术特色。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赤壁赋》首段导入:壬戌之秋……。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的文如此的精彩,那作为豪放派奠基者的苏轼的词又是怎样的风貌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与《赤壁赋》写于同时期同一地点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他的《定风波》。二、老师范读,全班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三、回顾《赤壁赋》的写作背景,并总体感知词的结构。1、回顾写作背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不准佥书公事”,前此一年,苏轼已经营了东坡,盖好了雪堂,颇有终老于此的打算。在黄州的那段日子,苏东坡开始钻研佛道。以后的作品也就染上了佛道思想的色彩。2、让学生概括词的结构:上片:赤壁(描景)(铺垫)江:淘尽人物赤壁:三国周郎江山:多少豪杰下片:怀古参考资料,少熬夜!(对照)(抒情)遥想当年——公瑾——雄姿英发多情应笑——我(苏轼)——早生华发四、研讨词中语句的含义及特点:1、首句写景有何特点?明确:①境界阔大:“大”“千古”包容着时间和空间的广泛内涵;②风格雄浑:“东去”二字势不可挡,“淘尽”二字势不可回;③显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④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脉相承——历史的长河带走了一切,就是风流人物也不能幸免。对历史的咏叹升华为哲理的咏叹。2、作者为何说“人道是”?明确:作者不去深究真正的赤壁在何处,而是将错就错,假托赤壁以抒胸怀。清人朱日浚《赤壁怀古》“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就是这样说的。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明确:“穿”以动写静,“堆雪”以静写动,“惊”“拍”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卷”“千”境界广阔。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可补哪三个字?明确:“竞折腰。”5、“初嫁”“出嫁”有何不同?明确:初嫁,刚刚出嫁。6、“小乔初嫁了”时周瑜二十四岁。赤壁之战,周瑜三十四岁。苏轼有意为之,这是为何?明确:以绝世美人为英雄作陪衬,使人物不仅有“雄姿英发”的一面,也有温柔缠绵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突出周瑜“少年得志、春风得意”的形象。7、“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明确:夸张、借代。8、概括周瑜的。形象。明确:少年得志、春风得意、英俊潇洒、本领高超、扭转乾坤、从容镇定。9、“多情应笑我”的主语是周瑜?是苏轼?明确: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主语是苏轼更确切一些。参考资料,少熬夜!10、怎样理解“人生如梦”?明确:①理解一:所谓“人生如梦”,既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指命运如梦般的难以自我把握。即《临江仙》词所说的“长恨此身非我有”。这是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同时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②理解二:苏轼禀赋中,原来有一种积极用世之意。因此,在与周郎的对比中,表达了一种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带有一[]种消极苍凉的思绪。(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五、理解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人生态度。1、作者写赤壁“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聚焦于周瑜?明确:明写史,写周瑜,实写苏轼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周瑜苏轼年龄:34岁47岁生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际遇:功成名就壮志未酬这里既有对周瑜的仰慕,更有对自身一生坎坷、命途多舛的观照。为下文抒发情感作铺垫。2、“多情”的含义是什么?明确:表达了苏轼对周瑜的仰慕,体现了苏轼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3、“人生如梦”是消极悲凉之辞,是言不由衷的感慨,是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辞,还是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明确: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4、“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明确:①理解一:借酒浇愁。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②理解二:痛苦消解后的超脱、自适、旷达。(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5、从词中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既执著于人生又超然物外,既深切地感受到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的痛苦,又力求自我超脱、消解痛苦的旷达。六、词的感情基调:关于这首词,有“热烈沸腾,豪迈奔放”说,有“消极悲观,内心矛盾”说,你认为怎样?明确:参考资料,少熬夜!①理解一,热烈中有理性的思考;痛苦中有力求自我超脱的旷达。②理解二,虽有壮志难酬的苦闷,在常人看来也有一些苍凉消极的思绪,但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七、了解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明确:①写景不离人,景是人物活动之景。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②咏史,写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的向往和人生追求,更有作者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对自身经历坎坷、命途多舛的观照。③景中含情,史中含情。直接抒情则是在与周瑜形象的对比(咏史)中,感到壮志未酬、华发早生后进行的。其抒发的感情含有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表现了作者的豁达、豪放的人生境界。④三者完美结合,了无痕迹。八、背诵这首词。《苏轼词》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一、反复诵读诗词,体会诗词含蓄蕴藉的特点。二、品析诗词的语言,读懂诗词饱含的深情。三、学习领会借古抒怀,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四、学习作者豪迈、乐观、旷达的胸襟,正确地看待人生得失。重难点、关键点:一、体味诗词含蓄蕴藉的特点。二、借景抒情,借古抒怀等表现手法。教学方法:诵读感悟、多媒体助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阅读感知:1、范读课文(多媒体视频录音)2、教师示范朗读,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3、学生细细品味,自由阅读。三、根据作者身世、境遇,揣摩词的意境学生交流、汇报作者有关情况,教师补充,帮助学生知人论世,进入作品情境。四、赏析景物,缘景明情1、引导学生赏析课文描绘之景,探究词人描绘什么景色,以及写景的目的。参考资料,少熬夜!2、景物与人的关系。探究写古人古事,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五、学习《定风波》学生依照上面方法,自主学习探究。1、学生依据节奏,自主阅读2、根据阅读提示,领会作者寄托的感情。3、总结该词的写作特点。六、总结本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按生活、学习两方面总结。七、作业:1、根据生活经历或所见之景写1篇短文。2、课外将本文与其他“怀古”类诗词比较阅读。
本文标题:《苏轼词》教学设计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813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