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十五讲福利福利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福利经济学作为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体系,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当时,英国出现了十分严重的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日益尖锐化的英国阶级矛盾和社会经济矛盾,出现以建立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研究趋向,导致了福利经济学的产生。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被称做旧福利经济学,庇古以后的福利经济学则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福利经济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在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旧福利经济理论一、“福利”的定义广义的“福利”:是指人们所获得的全部福利,不仅指人们从物质产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甚至包括所处的社会环境状况,庇古称之为“社会福利”;狭义的“福利”:指全部福利中可以用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福利,庇古称之为“经济福利”。就经济学研究而言,经常所说的“福利”,是指“经济福利”。二、经济福利的测度--国民收入庇古用国民收入来表示全社会的经济福利,从而把对全社会经济福利的研究转变成对国民收入的变动与分配情况的研究。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收入均等化。庇古认为,如果把富人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穷人,社会福利就会增大。庇古认为,货币的效用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同样增加一元钱的收入,对于富人只是锦上添花,而对于穷人则是雪中送炭。20世纪30年代,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受到罗宾斯等人的批判。罗宾斯认为,经济理论应当将价值判断排除在外,效用可衡量性和个人间效用可比较性不能成立,福利经济学的主张和要求没有科学根据。继罗宾斯之后,卡尔多、希克斯、勒纳等人从帕累托的理论出发也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同罗宾斯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福利经济学仍然是有用的。1939年,卡尔多提出了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的问题。此后,希克斯、西托夫斯基等人对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继续进行讨论。他们主张把福利经济学建立在边际效用序数论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边际效用基数论的基础之上;反对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卡尔多希克斯、勒纳、西托夫斯基等人建立在帕累托理论基础上的福利经济学被称作新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主张效用序数论,认为边际效用不能衡量,个人间效用无法比较,不能用基数数词表示效用数值的大小,只能用序数数词表示效用水平的高低。新福利经济学反对将高收入阶层的货币收入转移一部分给穷人的主张。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新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福利经济学应当研究效率,只有经济效率问题才是最大福利的内容。经济效率指社会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和生产的最优条件。补偿原则是新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福利经济学认为,帕累托的最优状态“具有高度限制性”,为了扩大帕累托最优条件的适用性,一些新福利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福利标准和补偿原则。这一理论认为,虽然经济的每一变动和进步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害关系,但可以采取的必要的经济政策.如税收政策或价格政策,由受益者从新增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支付给受害者作为补偿金,使后者能够保持原有经济地位,这样,前者变好了,后者维持原状,社会福利得到了增长,由此就可以认为,这一经济变革是值得肯定的。如果得不偿失,即受益者所得补偿不了受害者所失,或者等于所失,受益者在向受害者补偿之后自己没有剩余,那么这种变动就是不足取的。卡尔多、希克斯等人的福利经济理论,受到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的批判。伯格森于1938年发表《福利经济学某些方面的重新论述》一文,提出研究社会福利函数的“新方向”,认为卡尔多、希克斯等人的新福利经济学把把效率问题和公平等问题分开的企图完全失败。继伯格森之后,萨缪尔森等人对社会福利函数作了进一步论述,形成了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函数论派。社会福利函数论者认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不是一个而是有许多个。帕累托未能指出在哪一种状态下社会福利是最大的。他们认为,要达到唯一最优状态,除了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这就是福利应当在个人间进行合理分配。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有两个层次:首先是个人的福利函数,其次是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是各消费者个人效用函数的函数,用公式表示就是W=W(U1,U2,…,Un),式中W表示社会福利。全部个人福利的总和构成社会福利。如何加总个别消费者的偏好而形成社会偏好?偏好的加总假设偏好是传递的,x,y,z表示特定的配置,3个行为人A,B,C,各自的偏好一定假定已知所有消费者对各种配置的排序偏好的加总ABCxyzyzxzxyMorepreferredLesspreferred如何描述各种配置的社会排序(社会偏好)呢?偏好的加总ABCxyzyzxzxy投票方法1如果大多数消费者都偏好X,胜于Y,可以认为社会偏好于X,而不是Y。如果配置较多,不能产生一个传递性的社会偏好次序呢?偏好的加总ABCxyzyzxzxy多数投票结果x胜于yY胜于zz胜于x那个配置是社会最好的选择呢?偏好的加总ABCxyzyzxzxy多数投票结果x胜于yy胜于zz胜于x多数人投票并不总是能把传递性的个人偏好加总一个传递性社会偏好没有社会最佳选择偏好的加总ABCxyzyzxzxy投票方法2:给出一个投票顺序•X与Y比较:大多数人偏好X胜于Y•将X与Z比较:Z胜于X•社会选择Z。但如先将X与Z比较,然后再与Y比较,结果如何呢偏好的加总BillBerthaBobx(1)y(1)z(1)y(2)z(2)x(2)z(3)x(3)y(3)投票方法3:排列-顺序根据偏好,标出序号,偏好越高,数字越小,投票结果低分胜出。偏好的加总BillBerthaBobx(1)y(1)z(1)y(2)z(2)x(2)z(3)x(3)y(3)x-score=6y-score=6z-score=6偏好的加总BillBerthaBobx(1)y(1)z(1)y(2)z(2)x(2)z(3)x(3)y(3)x-score=6y-score=6z-score=6不能确定一个选择!排列-顺序投票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起到决定作用.排列-顺序投票结果:BillBerthaBobx(1)y(1)z(1)y(2)z(2)x(2)z(3)(3)y(3)(4)x(4)(4)如果Bob引进一个新的选择。BillBerthaBobx(1)y(1)z(1)y(2)z(2)x(2)z(3)(3)y(3)(4)x(4)(4)如果Bob引进一个新选择并撒谎。BillBerthaBobx(1)y(1)z(1)y(2)z(2)(2)z(3)(3)x(3)(4)x(4)y(4)如果Bob引进一个新选择并撒谎。排列-顺序投票结果x-score=8y-score=7z-score=6-score=9z胜出!!偏好操纵投票方法2和3,看出大多数的投票方案都是可操纵的。其中一个人可以通过作出一个“非真实”的投票来产生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社会结果。是否存在没有操纵的社会决策机制---加总偏好的方法?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中,阿罗认为,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在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纳成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才能从社会偏好次序中确定最优社会位置。合意的投票决策机制性质1.当任何一组完全的、反身的和传递的个人偏好集给定时,社会决策机制将产生具有相同性质的社会偏好。2.如果每个人偏好选择x超过选择y,那么社会偏好就应当把x排在y的前面。3.x和y之间的偏好惟一地取决于人们如何排列x和y地顺序,而不是人们如何排列其他选择的顺序阿罗本想通过大量的论证对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的社会福利函数修残补缺,但客观上却证明了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也就是不可能得出包括社会经济所有方面的社会福利函数。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如果一个社会决策机制满足性质1、2和3,那么它必然是一个独裁统治。表明不存在社会决策的完美方式,不存在把个人的偏好加总成为社会偏好。如果一定要找到一个把个人的偏好加总成为社会偏好的方法,如何做呢?阿罗的结论是:根本不存在一种能保证效率、尊重个人偏好、并且不依赖程序的多数规则的投票方案。阿罗的不可能定理意味着,在通常情况下,当社会所有成员的偏好为已知时,不可能通过一定的方法从个人偏好次序得出社会偏好次序,不可能通过一定的程序准确地表达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偏好或者达到合意的公共决策。一个社会不可能有完全的每个个人的自由——否则将导致独裁;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实现完全的自由经济——否则将导致垄断。人们对社会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能不能做出合理决策的投票方案呢?怎样综合社会个体的偏好,怎样在理论上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评价不同社会形态的方法?如果一定要找到一个把个人的偏好加总成为社会偏好的方法,如何做呢?AmartyaKumarSen1970年的著作《集体选择和社会福利》,不仅丰富了社会选择理论的原则,而且开辟了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天地。森所建议的解决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当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最佳的情况下,就会有唯一的投票结果。ABCxyzyzxzxyABCyyzxzxzxy假定所有人均同意x并非最佳,这样上面的表1就变为表2,仅仅甲的偏好由于同意“x并非最佳”而x和的顺序互换了一下,别的都不变。ABCyyzxzxzxyX与y比较:y胜于x;X与z比较:z胜于x;Y与z比较:y胜于z。Y胜出。森把这个发现加以延伸和拓展,得出,在下面三种选择模式下,(1)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最佳;(2)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次佳;(3)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最差。大多数票者获胜的规则总是能达到唯一的决定。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函数的函数,在两个人的社会中,社会福利函数可以表示为:W=(UA,UB)。式中W表示社会福利,UA、UB表示两个人的效用水平指标。W=W(U1,U2,…,Un)表明社会福利取决于UA、UB的大小,利用该关系可以得到社会无差异曲线,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UA、UB,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样,社会无差异曲线也具有无限个,他们表示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位置越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越大。社会福利函数由于社会福利函数建立在个人偏好基础上,社会福利是一个递增函数。Wfuxuxnn((),,())11f社会福利函数ui(x)表示个人i在全部配置偏好x给定下的效用。古典效用主义或边沁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是个人效用函数的加总,加总的数值W表示社会效用。Wuxiin().1n为社会中的人数加权的福利函数最小最大或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W(U1,U2,…,Un)=min{W(U1,U2,…,Un}社会福利有境况最差的经济行为人的福利决定的。福利最大化&效率任何一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配置必须是帕累托最优地配置(有效率的配置)。为什么?如果不是,那么就存在一些人的效用可以在不减小其他任何人效用的情况下得到提高。那么,就还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用。福利函数是个人效用函数的函数,新的配置具有更高的福利,与原来假设的福利最大化矛盾。OBOA00uAuB效用可能性OBOA00uAuBuAuA效用可能性OBOA00uAuBuBuAuAuB效用可能性OBOA00uAuBuBuAuAuAuBuBuAuB效用可能性OBOA00uAuBuBuAuAuAuBuBuBuAuBuB效用可能性OBOA00uAu
本文标题:第32章-福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3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