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3篇)
好范文解忧愁1/10《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3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3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好范文解忧愁2/101、板书:梦想:师:梦想是什么?生:梦想是指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师: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我们来说一说,交流交流。生:(老师、科学家……)2、师: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将它化作动力,在你的生活中不断激励你前进,并且能创造出无法想象的美好的奇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梦想的力量》。(补完课题)二、阅读课文,理解字词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2、生字卡片,全班齐读生词。3、解决不理解的生词。三、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最后打出了30口井,最终梦想成真的故事。四、读自读提示,解决问题1、快速浏览自读提示,说说自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提出了什么要求,要解决什么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好范文解忧愁3/10梦想?联系实际说说读后的体会,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2、师: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回答)生: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为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师:文章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呢?(生答:课文第一段)师:你们觉得瑞恩的梦想怎样?生:伟大……师:是啊,是什么让瑞恩会产生这种梦想呢?生:(课文第16自然段)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师:是啊,对非洲人来说,水,就是生命。(全班齐读这句话。)3、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思路、文章的叙述顺序去读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在旁边做批注。4、全班交流。(挣70元钱、筹2000元钱、筹钱买钻井机、成立“瑞恩的井”基金会。)5、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我们到文中找。生:2001年3月,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为非洲的8个国家挖了30口井。好范文解忧愁4/10师:瑞恩当初只是想帮助非洲小朋友打一口井,而现在却为他们打了30口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生:因为有很多人帮助了瑞恩。师:为什么会帮助他呢?生:因为他们都被瑞恩的行为所感动。师:他感动了哪些人?在课文中找一找。师:到底是什么感动了他们呢?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2、能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感受人们对非洲人民的同情和爱,能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瑞恩说的话。课前准备:搜集资料了解非洲缺水的状况教学过程:一、“梦想”的质疑1、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好范文解忧愁5/102、读了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要梳理归纳:(1)谁的梦想?(2)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3)梦想是怎么实现的?(4)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二、“梦想”是什么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2、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三、作业1、摘录瑞恩说的话。好范文解忧愁6/102、瑞恩满怀希望的去募捐,当他得知七十块钱只够买一个水泵时,幼稚的他并没有失望,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虽然这非常非常难,但瑞恩依然执着地做着。他的执着感动了妈妈的一位朋友。她决定帮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他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如果你就是妈妈的朋友,你会在文章中写些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参考题目:《执着的瑞恩》、《瑞恩的梦想》、《瑞恩的井》……也可以自己命题。《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3教学过程一、“梦想”的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读题说说你有什么梦想?2.读了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3.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4.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要梳理归纳:(1)谁的梦想?(2)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3)梦想是怎么实现的?(4)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二、“梦想”是什么,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领悟作者的情感。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2.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好范文解忧愁7/10想?”(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三、“梦想”怎样实现的,在疑问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2.学生自由讨论:(1)课堂交流。(2)讨论:你还认为“梦想的力量”大在哪里?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意见,进一步深入理解。四、“梦想”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美好愿望和自己的梦想。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五、拓展,深化主题,提升学生的情感。学生交流谈体会:1.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2.资料展示。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分析这是1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一个加拿大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而且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美好善良好范文解忧愁8/10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能创造出奇学情分析“梦想”可是孩子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从题目来看文体很贴近生活,更能激发孩子们心灵有许多美好的梦想。触及学生的灵魂。对学生来说这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快速默读,了解课文内容。可以从解题入手。交流看到课题想到的:梦想是什么?梦想实现了没有?“梦想的力量”怎么理解?这样学生可以接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好范文解忧愁9/10(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2、通过朗读和摘抄喜欢的语段,感受和积累语言。(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是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执著的态度并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二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解决办法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2、通过朗读和摘抄喜欢的语段,感受和积累语言。教学策略根据课文的体裁特点,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式朗读,因为语言比较通俗,讽刺意味比较浓,所以朗读的重点是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好范文解忧愁10/10
本文标题:《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802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