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 殡仪馆对外承包的工作方案【最新4篇】
殡仪馆对外承包的工作方案【最新4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殡仪馆对外承包的工作方案【最新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殡仪馆对外承包的工作方案(精编)【第一篇】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进一步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温民[20xx]38号)精神,确保疫情在我县殡葬服务机构内不扩散不蔓延,切实保障殡葬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生命健康安全,现将有关要求安排如下:一、高度重视疫情防控,从严从紧落实主体责任殡葬服务机构是人员密集型的公共服务场所,群众治丧极易引发人员扎堆集聚,防疫任务和责任重大。各地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指导殡葬服务机构以更加严实的作风和要求,进一步落实上级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殡葬服务机构单位责任和工作人员个人责任,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二、强化管控措施,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工作各乡镇要严格按照殡葬服务工作疫情防控规程,积极指导殡葬服务机构精准实施疫情防控举措。各殡葬服务机构需严格落实测体温、查行程、亮绿码(含新冠疫苗接种记录)、佩戴口罩等措施。在殡葬服务机构内工作人员、丧属应全程佩戴口罩,同时要定期对公共区域和空调系统进行清洁消毒,做好日常通风,保持室内外卫生。要加强工作人员管理,严格遵循“三个不”和“三个要”规定,即“三个不”:非必要不出市、非必要不聚集、非官方不宣传,“三个要”:出市要审批备案、家属省外返温的要报告社区和单位、违反防控规定的要问责;要建立健全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工作人员要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要按照特殊场所从业人员疫情防控要求,每周组织部分人员接受核酸检测,做到月覆盖。要严格落实民政部《殡葬服务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遗体处理及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试行)》和《重大突发事件遇难人员遗体处理工作规程》等要求审慎稳妥处置遗体,规范遗体交接,设置遗体处置专门通道。要加大机构内疫情防控宣传力度,提醒丧属注意疫情防控;设置流动疫情防控安全员,检查督促人员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要积极宣传文明治丧,控制送殡人数,劝导群众从简从快办丧,避免人员聚集;要强化机构入口管控,实行机构承载力管理,控制人员聚集规模;原则上在县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集中办丧每例时间不超过3天(含),守灵人数每例不超过10人,送殡人数每例不超过20人,进入殡仪馆业务大厅办理业务人数每例控制在3人以内(含),并暂停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三、严格落实管理,全面落实信息报送各乡镇督促殡葬服务机构加强安全管理,细化安全措施,坚决防范发生安全事故。同时,要安排好值班值守,确保第一时间获悉殡葬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情况、快速果断反应和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各乡镇于8月16日开始,每天下午16:30前填报每日火化数、出殡数、入葬数(附件一)给县殡葬管理所。如遇突发情况第一时间上报民政部门。殡仪馆对外承包的工作方案(精编)【第二篇】为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中心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全中心干部职工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订本方案:一、编制依据本预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重大突发事件遇难人员遗体处置工作规程》《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殡葬服务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遗体处置及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试行)》和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等为依据而制定本应急预案。二、工作原则在进行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时,应加强领导、党员带头、密切配合、因地制宜、认真部署、科学管理、严防严控、果断处置,做好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在处置突发传染病疫情遗体时,应按照以人为本、依法规范、及时稳妥、就近火化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科学规范处置传染病疫情患者遗体,加强卫生防护,防范疾病传播风险,保障人体健康和社会安全。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昌宁县殡葬服务中心内各类突发传染病事件的现场防控管理、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四、应急处置机构(一)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李世红殡葬中心主任副组长:董晓军殡葬中心副主任成员:段云化、杨军红、孙荣山、孙为民、李先高、普昊、于鑫昌、兰春林(二)设立应急处置工作组领导小组下设信息舆情组、遗体接运组、消毒隔离组、火化处置组、综合保障组、应急处置组等工作组,遗体接运组、消毒隔离组、火化处置组由殡葬中心主任负责;信息舆情组、综合保障组由殡葬中心副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小组设置按传染病视疫情防控与处置需要而定,各小组成员及职责如下:1.信息舆情组组长:由民政局综合办公室抽调人员成员:段春红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林紫航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职责: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信息管理;疫情防控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宣传相关传染病疫情防控知识;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和社会动态,收集相关信息;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材料拟写、发布,工作信息收集、统计、档案管理等;留存保管好接运火化因传染病疫情患者(含疑似)遗体的相关资料档案;协助综合保障工作,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临时安排事项。2.遗体接运组组长:孙荣山殡葬服务中心驾驶员成员:李先高殡葬服务中心驾驶员普昊殡葬服务中心驾驶员于鑫昌殡葬服务中心驾驶员职责:严格按照疾控相关规范要求,做好接运人员防护、消毒措施,接运传染病疫情患者(含疑似)遗体到馆相关事宜;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患者(含疑似)遗体信息登记工作,收集整理好相关档案资料,及时与信息舆情组进行档案交接;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临时安排事项。3.消毒隔离组组长:段云化殡葬中心火化车间工作人员成员:孙为民殡葬中心火化车间工作人员兰春林殡葬中心火化车间工作人员职责:严格按照疾控相关规范要求,统筹和协调传染病疫情患者(含疑似)遗体到中心后遗体、场所、设备消毒,人员及场所隔离相关事宜;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临时安排事项。4.火化处置组组长:杨军红殡葬中心火化车间工作人员成员:孙为民殡葬中心火化车间工作人员兰春林殡葬中心火化车间工作人员职责:严格按照疾控相关规范要求,统筹和协调传染病疫情患者(含疑似)遗体火化相关事宜;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患者(含疑似)遗体火化信息登记工作,收集整理好相关档案资料,及时与信息舆情组进行档案交接;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临时安排事项。5.综合保障组组长:董晓军殡葬中心副主任成员:辉泽龙殡葬中心工作人员林紫航殡葬中心工作人员职责:负责统筹和协调各岗位应急防护用品保障工作;评估和协调应急防护用品供需、储备、采购等事宜;监测应急防护用品市场动态,保障应急防护用品供给;督促和检查各项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协助各部门依法落实强制隔离措施和加强传染病疫情患者(含疑似)遗体到殡葬中心的现场管控、隔离;负责水电、监控、网络等公共设备应急保障修缮职责,协助服务部门进行专业设备运行保障修缮;同时协助信息舆情工作,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临时安排事项。6.应急处置组组长:李世宏殡葬服务中心主任成员:各小组组长职责:负责应对突发事件,针对不同突发事件,负责临时成立应急处置小分队及临场指挥。如遇到治丧家属体温不正常、扫码亮码呈黄色或红色、不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将立即进行现场疏散其他人员,将其进行隔离,限制其活动区域到开阔区域隔离区等候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妥善处理。立即向县民政局办公室、分管领导和昌宁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三)编制工作通讯录信息舆情组负责编制昌宁县殡葬服务中心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通讯录。所有人员时刻待命,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处理突发状况。五、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传染病疫情防控措施根据传染病疫情蔓延情况及卫生防疫部门应急响应等级,可视情况分类分等级采用如下防控措施:1.物资保障:综合保障组编制《应急防护用品清单》,并做好应急防护物资储备、储备号防护装具,如医用外科口罩、隔离衣、消毒洗手液、消毒液、测温器、封口透明胶、护目镜等,按照岗位需求,及时、酌量分发到各小组。2.场所防护:消毒隔离组组好消毒隔离工作。各岗位加强业务大厅、殡仪、殡殓服务登记窗口、取灰处等重点部位防控,确保空气流通,每日按要求严格做好工作环境和责任区域公共场所消毒。换下的口罩、手套、隔离衣等医疗用品,集中用消毒液消毒后妥善处理,不得随处丢弃。3.职工防护:各岗位工作人员严格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勤洗手,采用七步洗手法,用流水进行冲净。备好70%—80%的酒精搓手液洁净双手。接待治丧群众和进行遗体服务工作时须佩戴好一次性外科口罩、手套,遇疫病遗体还须穿隔离衣、戴护眼罩等;对遗体进行服务时与丧属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职工自觉有发热感冒症状时,尽早就医并戴好防护口罩,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减少病毒传播。4.外来人员防护:综合保障组指导安保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业务接洽、遗体确认、骨灰存取等关键环节,每次由不超过2名家属办理;遗体到殡葬中心后逐个进行登记缴费,避免窗口人员“扎堆”;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遗体等候火化时,劝导丧属只留1-2人守候遗体。5.信息舆情组收集本中心工作人员外出情况,并登记造册,重点对有往来或途经疫情重点地区,或有与疫区人员接触的人员进行防控。六、传染病疫情遗体处置(一)根据《殡葬管理条例》和《重大突发事件遇难人员遗体处置工作规程》等规定,传染病疫情遗体不存放、不探视,不举行遗体瞻仰、告别等活动,应立即火化。(二)传染病疫情遗体应按如下流程进行接运、火化。1.前期准备:殡葬服务中心值班室或业务人员收到疑似或确定因患传染病死亡遗体接运通知时,第一时间报告民政局办公室;由分管领导组织安排与属地疾控机构沟通协调、遗体接运、消毒隔离、火化处置事宜,并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后续防疫防护指导工作;遗体接运组所有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就位;若遇多起传染病患者(含疑似)遗体,应及时安排补充接运力量;遗体接运组人员要求做好自我防护,备齐所需防护用品;消毒隔离组负责对接火化处置组预留2台专用火化炉(一台火化遗体,一台对使用后的防护用品进行处理),对火化炉区域及取灰处区域进行封闭隔离,并将应对布置情况汇总收集上报领导小组;各岗位应加强内部沟通,确保信息传递畅通,严格做好自身防护。2.遗体接运:遗体接运组所有人员做好防护(一次性医用口罩、手套、连体隔离衣、护眼罩等),配合将传染病患者(含疑似)遗体妥善消毒处置后入殓至卫生尸袋(原则上为2层尸袋),尸袋密封后禁止打开,每层密封袋外喷洒消毒液,随后装入殡仪车;遗体接运过程中,殡仪车全程加强遗体接运车辆卫生安全管理,车内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等。3.遗体交接:遗体接运组到达接运指定地点,接收的传染病患者(含疑似)遗体,应确保已经过医疗卫生机构专门卫生防疫处理(包括消毒、防护、密封包装等),并按规定完成遗体交接等相关手续(包括死亡证明、已注明立即火化意见的遗体交接单等)4.清理接运通道:传染病患者(含疑似)遗体即将到殡葬中心前,消毒隔离组和火化处置组均提前做好防护工作;消毒隔离组立即对隔离区域进行肃清,建立临时处置专用通道,与其他情形死亡者遗体进行物理隔离,做到分区分类处理,并对群众及其他人员做好沟通解释;综合保障组配合做好现场疏散、隔离、管控解释工作;遗体下车直接送至拣灰炉进行火化。5.遗体火化:传染病患者(含疑似)遗体到达殡葬中心后,应当立即火化,不得存放、探视或开展告别仪式等殡仪活动;消毒隔离组通过专用通道护送至指定火化炉;火化处置组接收到遗体后,立即安全、规范地将遗体进行火化;全程严禁打开卫生尸袋,无特殊原因,应当凭医疗卫生机构开具的死亡证明第一时间安排火化。6.消毒处置:建立户外临时消杀点(停车场),对车辆及人员进行消毒处理;传染病患者(含疑似)遗体下车后,将车辆开往临时消杀
本文标题:殡仪馆对外承包的工作方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26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