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高职《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范例【汇编4篇】
高职《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范例【汇编4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高职《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范例【汇编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高职《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第一篇】【摘要】中职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就导致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分隔开来,致使两者之间相互脱节,再加上如今中职学校对课程思政开展的也不够全面,现在将课程思政和道德教育全面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将思政教学转变为课程思政,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性特点,让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发生协同性的作用。本文从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情况出发,注重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以《儿科护理》课程为例,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提升其思想道德品质。【关键词】中职;《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点强调了要坚持把课程思政工作贯穿于专业教学过程中,并注重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并让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同步开展和实施,从而形成相互协同的作用。本文立足于中职《儿科护理》课程上,思考如何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全面融入“思政”元素,并展开了以下教学设计和实践。1.中职《儿科护理》课程思政元素的重要性“课程思政”是指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程过程中对学生三观的引导教育,让专业课程教学形成“思政”新格局。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体系,其中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学,这样一来就对专业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从专业课知识点中发掘出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从而进一步促进课程思政的顺利进行[1]。儿科护理是一门研究小儿健康保健、生长发育、疾病护理和疾病防治的护理专业课程,此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基础护理的技术和知识,从而为小儿实施更加优质的护理,更增强小儿的身体素质,降低患儿在临床中的发病、死亡的几率。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儿科疾病不仅发病快,而且具有迅速发展的特点,再加上患儿的年龄比较小,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症状和诉求,这样看来儿科护理要比成人护理更加复杂,难度较高[2]。《儿科护理》课程作为护理专业中的重要部分,在临床护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想在临床儿科中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就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思政素养,这样一来在《儿科护理》课程中全面融入“思政元素”,不仅能够帮助护理学生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更能让其更准确的把握相关知识体系,从根本上改善儿科护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提升护理学生的思政素养和专业水平。本研究中将《儿科护理》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以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课程思政为主要的目标,对《儿科护理》课程课程思政展开重新构建,并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现等方面开展探讨。2.“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儿科护理》课程教学旨在为社会重点培养操作动手能力快的护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紧急应变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在《儿科护理》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掘《儿科护理》课程的思政内涵,并在课程教学中全面融入护理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我们都知道临床儿科中护理服务的对象都是小儿,认知能力差、年龄小,所以说儿科护理人员更需要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够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和舒适的护理服务,因此在《儿科护理》课程教学中,除了让护理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当在实际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两者充分结合,能够提高护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从而达到知识和思政共同育人的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要选择培养护理学生沟通能力的教学内容,更要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对护理理论的教学,帮助学生培养职业思想道德。在加强对护理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后,护理学生才能够从容的面对各项护理工作,更能让护理学生更好的了解患儿的需求,从而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4];还需要有效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护理理论,遵照“思政”教育的中心主旨,培养护理学生成为具有道德品质修养的人,在“思政”教育联合专业教学过程中,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建立职业理想,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所以课程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除了要加强对学生的“课程思政”之外,更要注重对教师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在“思政”教育内容实施后,能将思政理论和专业知识协同起来,共同发挥教育作用[5]。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建立《儿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方法体系时,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创新融入课堂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堂育人途径,反映出教书育人、思政育人的主要观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线上线下学习学习、分享,可将与本课程有关好的思政案例、思政教育电影、思政视频播放,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融为一体,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小组讨论法等开展教学工作;护生在医院见习时,需要医院、社区托幼机构与学校共同推动实施思政教育,通过带教老师的示范教育,进一步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致力于将宏观的思政工作转化为具体的课程思政,从而培养护理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学习评价实施在中职护理专业中实施“思政”教育,通过护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让教师全面考核护理学生在护理工作中的思政能力,根据设计好的考核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思政项目中主要包括护理学生接待患儿及家属的态度、操作指导、沟通能力、综合素养、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出院指导等考核项目,以此促进和养成护理学生的思政素养。3.教学设计实例育人目标中职《儿科护理》课程中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为: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其主要是在培养护理学生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能具备诚实守信的道德素养;培养护理学生对患儿的爱心、耐心和细心等素养;培养护理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能力[6]。教学步骤1课前任务选择我校2019级护理学专业的学生120人,其中2019级护理7班中40人(普通班),其中2019级助产1班、2班中80人(实验班)。普通班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法,实验班则采用融入思政元素的护理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开展全面的教学活动,分析和对比两个班级学生的思政能力评分。2热身活动根据《儿科护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编写教学案例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案例考察等教学手段开展小组讨论等课前热身活动,以此培养护理学生的思政精神以及思政能力。比如将普通班和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人,其中普通班为8组,实验班为16组,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开展讨论的热身活动。3课程学习①研究方法普通班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法,实验班则采用融入思政元素的护理教学法,具体措施为:建立“思政元素与护理知识融合”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全面优化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从根本上保障教学的完整性,让学生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并树立正确的三观。②研究结果在教学之后,普通班的思政能力评分为(±)分,显著低于实验班的(±)分,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体现强调“思政元素”护理教学法实验班学生比传统教学法普通班学生在思政能力方面有所提升,见表1。表12组护理学生思政能力评分对比(±s,分)4尝试应用在中职《儿科护理》课程课程思政体系中,通过将思政元素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后,能够帮助护理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思想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和世界观念。5作业布置在实施《儿科护理》课程课程思政之后,在课后阶段,教师还应当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用,进一步扩展护理学生的学习范围,比如指导护理学生查阅课程思政课程的资料、指导护理学生多阅读与思政课程相关的书籍等,从而让护理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能够进一步进行思想道德教学,从而培养他们对思政课程的接纳能力,更进一步调动学生对课程思政课程学习的积极性[7]。评价实施采用我校自制的“思政道德评价表”(见附一)来在教学之后评价学生的思政能力评分,评价的方式主要为自评和他评,其中评价的主要内容有:认为思政课程的必要性、思政课程能培养哪几项素质、思政课程的帮助、自身思政情况等,并针对这四项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学生的思政能力越佳。教学设计反思中职课程思政不仅是思政教师的职责,更是每一位专业教师的任务,在培养护理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同时,更要培养其良好的思政能力,在实施儿科护理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教学,在其中融入思政元素,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开展“课程思政”,通过整合思政元素以此培养学生的思政能力[8]。4.结束语总的来说,“课程思政”是我国教育中的一项重点,积极推动“课程思政”是每一位在岗教师的工作职责,旨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在中职《儿科护理》课程中,专业课与思政课一样具有育人任务,做好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的相互融合,能够帮助护理专业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并在提高护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护理专业学生更好的服务于医疗行业。【参考文献】[1]冯敏华,周国莉,舒尔平,等.高职《儿科护理》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J].高教学刊,2019,(26):181-183.[2]解源源,孙伟娟,杨赛楠.将“思政”元素融入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教学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21):140-141.[3]刘丹.医学专科院校儿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探讨[J].饮食保健,2019,6(46):275-276.[4]冯敏华,周国莉,舒尔平,等.基于人文关怀的高职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构建及实施效果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34):112-113.[5]杨丽娜.课程思政视角下《儿科护理学》课程提升护生职业素养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9,(33):171-172.[6]陈雨,黄金龙,许洪伟,等.人文精神教育内化于《儿科护理学》教学初探[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5):54-55,57.[7]季东平.高职院校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93.[8]崔杏芳.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7):253-254.高职《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第二篇】【摘要】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在护理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是当今护理教育亟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儿科护理学为例,从提高教师德育意识、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深入挖掘德育要素、恰当灵活的融入教学、全面有效的评价五方面探索了护理类课程课程思政的实践途径。【关键词】儿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实践途径【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大学2018年度第二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8jg0219)。【中圖分类号】R47-4;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110-0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格局未能有效形成[2],思政教育与专任教师的关系始终弱化。而儿科护理人才培养中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缺失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一方面儿科临床护士紧缺现状日益严峻,另一方面在职儿科护士职业认同水平整体偏低,离职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行业稳定性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如何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在护理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是当今护理教育亟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儿科护理学为例,从提高教师德育意识、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深入挖掘德育要素、恰当灵活的融入教学、全面有效的评价五方面探索了护理类课程课程思政的实践途径。1.提高教师德育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
本文标题:高职《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范例【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98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