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专题0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考点09秦统一中国1.(2022年天津)下列属于秦朝管理制度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刺史制度D.行省制度【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B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西汉汉武帝时期设立刺史制度,元朝确立行省制,排除ACD项。故选B项。2.(2022年四川南充)《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材料体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是A.统一度量衡B.统一货币C.统一文字D.统一车轨【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中的关键词“一法度衡石丈尺”可以知道,“石丈尺”这是中国古代的计量单位,所以材料体现的是统一度量衡,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无关,故排除BCD。3.(2022年安徽)有学者认为:“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此“一大变”是指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分封制取代世袭制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D.行省制取代郡县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及所学知识可得,秦国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这指的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项正确;“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夏朝建立后出现的,排除A项;“分封制取代世袭制”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行省制是元朝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4.(2022年甘肃平凉)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A.沿用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C.建立郡县制D.实行行省制【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天下后,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C项正确;秦朝实行世袭制而非禅让制,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排除ABD项。故选C项。5.(2022年江苏连云港)文字是文化认同的基础,秦朝促进文化认同的措施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推行小篆B.统一货币C.编制户籍D.颁行秦律【答案】A【解析】秦朝统一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文字上实行统一的措施,把小篆字体作为全国通行的文字,A项正确;统一货币属于经济措施,排除B项;编制户籍属于政治措施,排除C项;颁行秦律属于法律措施,排除D项。故选A项。6.(2022年四川遂宁)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创立的诸多政治制度影响深远,其中作为中国历史上运行最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基层管理等都有极为重要作用的是A.皇帝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C【解析】秦朝推广郡县制,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C项正确;皇帝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不属于地方管理制度,排除A项;三公九卿制是秦朝中央官制,行省制是始于元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BD项。故选C项。7.(2022年湖北随州)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历朝特别注重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大一统王朝B.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唐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D.元朝确立行省制,君主专制到顶峰【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效仿,B项正确;秦朝推行郡县制,建立大一统王朝排除A项;隋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排除C项;元朝确立行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排除D项。故选B项。8.(2022年湖南衡阳节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才能看得深、把得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唐柳宗元的《封建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回答,其中的两个“制”有什么不同?【答案】(1)第一个制指的是分封制,第二个制指的是郡县制。【解析】(1)依据材料一“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意思是:从西周的情况,毫无疑问地可以看清楚了……造成这种弊病的原因在于封建制,不在于政治方面。周朝的情况就是如此。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后来诸侯国势力增大,不断发动战争,导致政治混乱。周天子无法控制,最终西周灭亡;由材料“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意思是:秦朝的情况,也完全可以看清楚了……这种过失在于政治方面,不在于制度本身。秦朝的情况便是这样。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但秦朝郡县不能正确发挥郡县制的作用,郡守、县令不能很好地治理人民。残酷的刑罚、繁重的劳役,使万民怨恨。导致秦朝灭亡。考点10秦末农民大起义(暂无)考点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2022年天津)2021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A.勤俭治国B.勤于政事C.善于用人D.虚怀纳谏【答案】A【解析】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依据材料中“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欲为省,毋烦民”可印证汉文帝勤俭治国的特点,A项正确;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和虚怀纳谏与材料中“勤俭治国”不符合,排除B、C和D项。故选A项。2.(2022年四川泸州)《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表明当时【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A.经济恢复社会稳定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C.盐铁专卖平抑物价D.进入西汉王朝鼎盛时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初一直到汉景帝时期,一直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A项正确;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实行盐铁专卖平抑物价,在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排除BCD项。故选A项。3.(2022年湖北宜昌)2022年3月,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项考古成果确认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否定了元代文献记载霸陵在凤凰嘴的观点,此事表明A.历史文献可信度高于考古发现B.考古发现可信度高于历史文献C.考古发现不能作为历史证据D.历史文献记载的都不是真实的【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考古成果确认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否定了元代文献记载霸陵在凤凰嘴的观点”表明考古发现可信度高于历史文献,B项正确;历史文献可信度高于考古发现、考古发现不能作为历史证据和历史文献记载的都不是真实的这三个表述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考点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2022年湖南怀化)西汉初年,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长沙国建立。长沙国建立初期,管辖面积相当于今天湖南面积的1.5倍,到了汉平帝时,长沙国的面积不及它建国初期的五分之一。出现这种局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C.刺史制度的建立D.“推恩令”的推行【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令”,下诏规定诸侯王初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诸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分析题干,西汉初年,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长沙国建立。长沙国建立初期,管辖面积相当于今天湖南面积的1.5倍,到了汉平帝时,长沙国的面积不及它建国初期的五分之一,可以得出是“推恩令”的推行,D项正确;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排除A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排除B项;刺史制度是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排除C项。故选D项。【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2.(2022年江苏扬州)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结果“藩国自析(分解)”。与此相关联的措施是A.建立郡县制B.修筑道路网C.实施“推恩令”D.推崇儒家学说【答案】C【解析】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ABD项与此没有直接的关联,排除ABD项。故选C项。3.(2022年江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至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梁国按朝廷命令共分出十七个侯国。朝廷的这种做法A.废除了郡县制度B.增强了地方势力C.导致了西汉灭亡D.削弱了诸侯实力【答案】D【解析】根据“梁国按朝廷命令共分出十七个侯国”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削弱地方诸侯国的势力实行了推恩令,梁国被分为十七个侯国就是实行推恩令的结果,这样就大大削弱了诸侯势力,D项正确;朝廷的这种做法是为了削弱地方诸侯势力,并没有废除郡县制度和导致西汉灭亡,排除AC项;这种做法是削弱了地方诸侯实力,而非增强了地方势力,排除B项。故选D项。4.(2022年湖北宜昌)为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针对封国势力强大的状况(下表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表),采取的措施是内容类别人口(万)郡(个)中央45015封国85039A.分封制B.推恩令C.察举制D.屯田令【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央的实力弱于封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的建议,B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察举制是西汉汉武帝元光元年开始推行的一项官吏选拔制度,排除C项;屯田令是曹操谋求霸业颁布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5.(2022年重庆B卷)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剌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A.分化王国力量B.提升儒学地位C.监察地方势力D.拓展统治范围【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剌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监察地方势力,这样就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推恩令是为了分化王国力量,尊崇儒术提升了儒学地位,在河西走廊设立郡县拓展了统治范围,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6.(2022年山东泰安节选)历史作品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研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1)分别说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指出其发展趋势。【答案】(1)图一:记录了孔子的思想言论,宣传了儒家思想。图二:在太学等教育机构讲授儒家经典(或以“五经”作为教材),传播儒家学说,培养儒学人才。发展趋势:儒家学说是春秋以来众多学派的一支,西汉时居于主导地位,被列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解析】(1)依据图一《论语》书影和所学知识可知,《论语》是孔子弟子记录孔子思想言论的著作,宣传了儒家思想;依据图二汉代讲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等教育机构,讲授儒家经典,培养儒学人才。据此指出发展趋势,儒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学派的一支,而西汉时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7.(2022年四川德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武帝时代是两汉时期在识人用人方面最值得肯定的历史阶段,“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当时的“儒雅”之士如公孙弘、董仲舒,“笃行”之士如石建、石庆,“质直”之士如汲黯、卜式,“推贤”之士如韩安国、郑当时,“定令”之士如赵禹、张汤,“文章”之士如司马迁、司马相如,“滑稽”之士如东方朔、
本文标题: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68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