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300字]扶贫先进个人简短事迹【汇编4篇】
[300字]扶贫先进个人简短事迹【汇编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300字]扶贫先进个人简短事迹【汇编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扶贫先进个人简短事迹300字【第一篇】他一心扑在岗位上,把智慧和心血献给了父老乡亲,2023年,他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易迁”工作先进个人。这位倾情于父老乡亲的人,就是__镇__村党支部书记__。__村于2023年与__村、__村合并,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637户22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8户622人,现已脱贫99户270人。2023年,__高票当选为村支书,从此挑起了精准扶贫,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担。打铁还要自身硬。__认识到要当好村支书,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去年,镇党委政府组织村支书参观建始县店子坪村,他把店子坪村王光国先进事迹一一记录。参观回来后认真整理,时不时翻开看看,作为自己的工作指南。每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__都要抽时间学习,先备好课,率先给党员上党课。“通过自学,学会了上网,通过电脑、手机微信、QQ下载有关资料,学习党的政策、当前形势和上级相关精神。”__这样说道,“有了一定政策水平,才能对自己严要求,也才能带领村里一班人去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带领老百姓勤劳致富。”__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该镇在__村三组建第一批易地扶贫安置点,集中安置贫困户58户194人,涉及到__、下马洞、__、后山等11个村。今年2月落成,58户贫困户全部入住。“__安置点从征地、建设到绿化,刘书记不知操了多少心!”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向贤东介绍。面对村里2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__带着村干部一家一户地走访了解,一家一户制定脱贫规划。其中第一期符合易地安置的对象有7户24人。10组有一户贫困户住在一个不通公路、不通水、不通电的“三不通”陡峭山梁,村支两委确定她为第一期搬迁对象。__三次登门做工作,要求她搬到安置点,可这位老人“不领人情”,仍固执地住在破难的老房,她还向村提交承诺书决定不搬。今年,__再次登门,并和其在外务工的儿子取得联系,她终于同意搬迁。村里根据现安置情况,决定把她列为下一批搬迁对象。“扯皮的多,有的断水了打电话找我,门钥匙不会用,把钥匙拎断了也找我。”__谈起__第一批安置点,他说,“这些事看起是小事,但在贫困户中是大事,因为这些老百姓没用过自来水,没用过这种门钥匙,出现了问题,只好一家一家去教他们使用。今年,我们在安置点开展‘巾帼靓家’‘卫生评比’等系列活动,现在一个和谐、勤劳的大家庭正在形成。”__村第一批安置房已入住,今年第二批安置房三岔沟安置点即将完工,__安置点正在建设中。为解决易迁户搬得出、稳定住、能就业,该村争取资金137万元,在__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厂房1066平方米,招商引进__县铭金工贸有限公司落户办厂。吸引了安置点贫困户60多人就业。__除了走乡串户帮扶贫困户脱贫,他还和扶贫工作队、村支两委干部一起发展产业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几年来,该村发展核桃1000亩,板栗200亩。今年,该村计划发展茶叶500亩,与农户已签订合同,冬季移栽茶苗;成立“亿连专业合作社”,种植空心红脆李30亩。近年来,__跑上跑下,多方筹措资金,组织工程队硬化组级公路14公里,今年计划硬化10公里;村里建起了垃圾池,垃圾每周用垃圾车定时运送;安装路灯80多盏,辐射5公里,10个村民小组。每天晚上,村文化广场人来人往,歌舞升平,忙完农活的村民们纷纷来到这里一起跳广场舞,健身休闲,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倾情扶贫攻坚,造福父老乡亲,__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心系群众、心系民生的高尚情怀,诠释了一位农村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扶贫先进个人简短事迹300字【第二篇】xx,中共党员,现年52岁,目前担任子长县妇幼保健所所长之职,2023年自从扶贫工作开展以为就一直着手于子长县史家畔镇史家畔村的包扶工作。子长县史家畔镇史家畔村,2023年原有贫困户9户共14人其中有劳动能力3户共6人,无劳动能力(兜底)6户共8人。在2023年3月复核中剔除贫困户2户4人,新进增加4户计17人,现有贫困户9户共27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6户23人(3户12人未脱贫,3户11人已脱贫)无劳动能力(兜底户)3户4人(2户3人未脱贫脱贫,1户1人已脱贫)。扶贫工作开展以来,xx同志同县扶贫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询问贫困户身体情况并带领单位医护人员为其检查身体,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一、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史家畔村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要求,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和“五进十出”工作法,在严格执行“十退出”标准的同时,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病返贫、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村组干部会初选,“第一书记”和乡村干部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评议,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初的9户贫困户名单在村部显眼位置进行长期公示,并公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二、依托政府政策,解决贫困户急需。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排除万难与相关单位协调,准备今年在史家畔村开展卫生改厕十几个,目前正在摸底,群众积极性普遍较高,今年计划主要在本村公路沿线新建卫生厕所,力争明年全村全面覆盖卫生改厕工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召回现住在县城的3个贫困户户主回村,组织工作对人员给五户申请对象在窑洞前进行拍照留档,完善易地搬迁相关合同的书面材料等。三、维修和装备党员活动阵地。给党员活动室赠送铁皮档案柜三个(价值1000多元),赞助2000元为党员活动室建炕、烟囱、更换破旧的牌匾和档案盒。并派遣妇保所一名职工长期驻守史家畔村以便及时了解村民的情况。四、找准路子,鼓励贫困户再就业。xx同志带领村干部,配合驻村工作队和乡干部,深入开展调研,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积极的为贫困户寻找再就业的机会。通过xx同志的努力蔡春福家庭,蔡春福在史家林平继续干环卫工,儿子蔡明明联系好去高速公路打工,现在工程还未开始,在家零时找活干赚钱。刘其恒家庭,儿子史宝红在洛川干粉刷工,近期一直有活干,刘其恒在杨家园则卖黑豆芽,给两个孙子做饭。五、精神扶贫,重拾生活信心。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的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xx同志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苦户的心理疏导,在每次走访过程中都注意培养贫困户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目前xx同志正带领村“两委”班子继续按照制定的脱贫规划,同县扶贫工作队和乡干部一起,做细做实精准扶贫,确保一户一策落到实处,贫困户按时按质脱贫。今明两年,将重点实施两个项目,一是依托扶贫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例如农村卫生改厕等;二是实施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完善易地搬迁相关合同的书面材料。扶贫先进个人简短事迹300字【第三篇】“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们应牢记树立‘三大工程’,就是为民工程、爱心工程、带动工程,做好三大工程的同时,通过我们‘三园一中心’的一些构思构想,形成一个生态养殖园、绿色种植园、科普示范园和产业培训中心,通过农旅结合,带动我们全村170户540人整体脱贫步入小康。”今年36岁的__面带微笑地告诉记者。养殖山羊1590只,鄂西黑母猪30多头,葛根种植面积400余亩,水果标准化种植面积579亩、天然草场改良2000余亩,饲料加工年产量1500余吨,679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在__的身后是繁忙热闹却如世外桃源般的__村生态农业基地,每个工作人员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谁能想到,5年前,这里还是道路不通、五谷不生的贫困村,这些面带笑容的工作人员以往还是吃着低保的贫困户。说起__现在的身份,他既是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__县政协委员,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__早年在野三关镇经营超市,挣了一些“小钱”。然而,回到家乡后,山里面闭塞的交通,低矮简陋的房屋给了__沉沉一击。“经济发展这么快,外面的世界早已经变得发达便捷,想不到家乡还是这个样子。”__出身农家,自小对土地有着独特的情怀,在他看来,家乡的土地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价值,大量土地实行粗放型种植,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上一年,所获也不过只能维持温饱。“看到家乡落后贫穷的面貌,我2023年就响应政府号召返乡创业;想立足本土,利用我们家乡的一些资源,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正是这份乡土情怀促使__开始考虑回家乡创业,他心想,要是能把家乡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新型农村合作社,合理有效利用这些闲置未开发的土地,一定能让家乡富裕起来。有了“土里刨金”这个看似头脑发热的念头,__没有鲁莽地开始投资,而是经过认真分析和长时间的市场调查,直到2023年年初,他的计划逐渐变得成熟,才终于下定决心,在__镇__村注册成立了现在的__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和将军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创业之初,身边的人对他的决定并不看好。朋友告诉他,现在农村的钱不好挣,“你超市开得好好的,为什么要钻到吃力不讨好的农业里去。”然而,这些迎头泼下的冷水并没能浇灭__农村创业的热情,一想到家乡落后现状和外面的对比,一想到贫困户被困在大山艰苦讨生活的辛劳,__便能把这些顾虑抛在脑后,继续埋头在农村创业。__考虑到,以往的农村合作社不过是把普通的农产品收购贩卖出去,挣得还是一点辛苦钱。要是能打造生态农产品的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收获的利益肯定是传统模式下的好多倍。说干就干,__找准了生态农业的路子,坚持贴近农业农村农民,在和有经验的农民多处走访、实地勘察之后,__请到了省农科院等权威机构的有关专家,为他的公司规划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种植的牧草和甜玉米秸秆喂养牲畜,牲畜的粪便用于肥田种植果树,通过这种生态循环发展的农业模式,他旗下的生态农产品品牌也慢慢打响了名声。生态农产品有了一定的名气,__看着公司的生态农业园,不禁想到,这种农村农业风貌的田园景观还兼具观赏游览的价值,要是能把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前景一定非常可观。在__这个理念的推动下,他的公司相继建立了生态养殖园、绿色种植园、科普示范园,将基地建设成春天有花、夏天有荫、秋天有果、冬天有实、草地有羊、林下有猪的城郊后花园,打造成集科普示范、观光采摘、农旅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创业者,助力家乡贫困乡亲早日脱贫致富是__的长久愿望,成为政协委员后,这也成了他的一份责任,在这份愿望和责任的驱使下,他主动率领公司对口帮扶__镇__村,在__的牵头带动下,__村的贫困户们,可以将土地流转给农业合作社,并进入合作社务工挣取劳务费。政策和方法虽好,然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许多贫困户害怕土地流转会血本无归。为了打消农户们的疑虑,__和村支两委的干部们,时常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给他们宣讲政策,阐明企业的立场。__是__镇__村十组的贫困户,在公司打工已有一年多,按月拿工资,收入有保障,他经常炫耀说:“我也是‘工薪阶层’了,现在的日子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__还发展了8户贫困户参与生态养羊项目,出资为其修建标准羊舍100平方米,并免费提供羊种和饲草加工机器。“做生意的望腊月,种田的望八月,腊月里卖几个羊子,看到这个羊子,1000多块钱,心里还是有点热!”家住__村五组的谭大国,家里3口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疾,__知道后,投资6万多元为其修建羊圈和青贮窖,种植优质牧草10亩。现在,谭大国家养了75只山羊,年纯收入可达5万元。谈到__和他的公司,谭大国和其他__村村民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原来,__的公司积极筹建“科普示范园”的初衷,可不只是为了创收这么简单,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让贫困户们因此掌握科学的种养技巧,从而实现脱贫致富。此外,__还在__村集中安置核心区计划投资473万元新建一个产业
本文标题:[300字]扶贫先进个人简短事迹【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36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