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公共经济学-20211616098
公共经济学主讲:邹帆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公共经济学基础理论第三章公共财政的职能第四章公共支出理论第五章各类公共支出第六章公共收入概论第七章税收理论第八章公债第九章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第十章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公共经济学的定义第二节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第三节公共经济学的发展第四节公共经济学与实践第一节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公共经济学(PublicFinance)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严格意义上,公共经济学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SectorEconomics)。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公共部门经济、公共经济和公共财政是可以且经常互换的概念。公共部门(PublicSector)——政府及其附属物。私人部门(PrivateSector)——企业和居民。政府——狭义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物;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的经济行为——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分配。企业支付生产要素报酬(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居民政府提供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精神)纳税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纳税政府采购转移支付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第二节公共经济学体系概要一个研究对象政府的经济行为两根理论支柱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三块专业内容以税收、行政性收费、借贷为主体的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以政府采购、转移性支付为主体的公共支出理论与实践以税制、社会保障体系为主体的收入再分配理论与实践四大理论特征宏观性实用性多样性可探讨性第三节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一西方公共经济学的发展早期的财政思想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亚当.斯密李嘉图萨伊穆勒庇古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梅纳德.凯恩斯卡恩萨缪尔森20世纪60年代至今米尔顿.弗里德曼拉弗布坎南图洛克瑟奇.克里斯多芬.科尔姆马斯格雷夫阿特金森对公共经济学发展有影响的几本书:亚当.斯密:1776《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梅纳德.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瑟奇.克里斯多芬.科尔姆:1964《公共经济学基础——国家经济作用理论概述》查德.马斯格雷夫:1959《公共财政理论》•MO100税率(%)税收额拉弗曲线根据拉弗曲线,必然存在一个最佳税率M点,税率超过这点,税收将对经济活动起较大的阻碍作用二中国财政思想的发展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勤政欲民理财常以养民为先----量入为出凡百役之费,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出制入----均输、平准新中国建国后的财政理论----国家分配说----社会再生产说----剩余产品说----社会共同需要说----价值分配说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的财政思想第四节公共经济学与实践公共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它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相联系,同时也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密不可分。公共经济学由财政学发展而来,相对于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不仅关注财政支出,而且还对政府的决策进行经济分析,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其研究的课题主要有: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尽可能地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评价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就我国而言,公共部门经济无论在形式还是规模上都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需要我们去认真学习借鉴西方经验,建立和形成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经济学体系。第二章公共经济学基础理论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理论第二节外部效应理论第三节公共产品理论第四节公共选择理论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理论一社会经济福利的准则:公平与效率按经济学的观点,只有有助于增进社会经济福利的经济活动才是可取的,讨论政府的经济活动也要以此为标准,那么社会福利的标准又是什么?福利经济学(WelfareEconomics)认为社会经济福利的准则应是:公平与效率。二效率准则经济学家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视为有助于增进社会经济福利的经济活动。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严谨的解释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V.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做出的,称为帕累托效率准则。VilfredoPareto理论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变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称“帕累托最优”即ParetoOptimum,又称“帕累托有效”ParetoEfficient。如果改变资源配置后与改变前相比,至少有一个人处境变好而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那么,改变资源配置可达到“帕累托更优”ParetoSuperior,这种资源配置的改变称为“帕累托改善”ParetoImprovement福利边界与帕累托最优WA的福利E••W/B的福利•DO三效率实现的条件:MSB=MSC配置在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marginalsocialbenefit,简写为MSB)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marginalsocialcost,简写为MSC)。BCEAD价格、效益和成本(元)20=P15=P10=PQ=100000Q*=15000Q2=20000钢笔的产量(支)(a)社会总效益和成本(元)OQ*钢笔的产量(支)(b)ZTSBTSCTSB-TSC四公平准则许多人不同意将效率作为评价经济运行的唯一标准和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必须引入判定社会福利水平的另一个标准——公平。为了对公平程度进行衡量经济学家给出了洛伦兹曲线(LorenzCurve)这一分析工具和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指标。收入公平分配问题••CDA的效用OE/EE//B的效用洛伦兹曲线的对角线OE被称为绝对平等线(LineofPerfectEquality),表明总财富平均分配于所有家庭。另一极端是完全不平等的洛伦兹曲线中的OFE折线,意味着唯一的家庭拥有100%的财富,而其他所有家庭财富都一无所有。图中的弧形曲线OE越靠近对角线则社会财富的分配越平等,越靠近边框OFE则越不平等。洛伦兹曲线O20%40%60%80%100%家庭百分比x社会总财富y的百分比100%80%60%40%20%EFAB为了使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更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在洛伦兹曲线基础上再引入一个指标——基尼系数,即图中由绝对平等线和实际洛伦兹曲线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A)与由绝对平等线和绝对不平等线围成的三角形OEF的面积(A+B)的比例,即:基尼系数=A/(A+B)基尼系数可以在0到1之间变动。系数越大越不公平。但它只是一个客观衡量公平程度的参考指标,基尼系数多少才是公平的,取决于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的价值判断,没有一致的答案。第二节外部效应理论一外部效应的定义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外部效应的后果在于:外部效应会使价格信号失真,依据失真的价格信号做出的经济活动决策,使得社会资源配置发生错误,而达不到帕累托效率准则所要求的最佳状态。二外部效应的分类外部效应可按结果的不同分为正外部效应与负外部效应。正外部效应也称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负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三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1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过多状态。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AD=MSBS=MPCMPC+MEC=MSC价格、效益和成本(元)G10B04.55纸张的产量(万吨)1101051002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VH价格、效益和成本(元)1025304501012疫苗接种人数(万人次)ZUD=MPBMPB+MEB=MSBS=MSC3在存在外部边际效益递减的正的外部效应时,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产量水平并非总是缺乏效率的。只有在处于较低产量水平(在这一水平上,MEB0)条件下,市场机制才会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发生失灵。202530价格、效益和成本(元)MPB+MEB=MSBS=MSCMPBS’=MSC’FBAC010121620疫苗接种量(万人次)正的外部效应:外部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四外部效应的内在化1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实际上就是外部效应的边际被定价。外部效应的内在化过程就是外部效应得以矫正资源配置由不具有效率到具有效率的过程。2负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成本被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从而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ABTJ价格、效益和成本(元)税收收入=外部总成本110105F10095GHS’=MPC+T=MSC社会净效益S=MPCD=MSB04.55纸张的产量(万吨)矫正性的税收矫正性税收的作用:将外部成本加计到私人成本中。增加带有负的外部效应产品的成本和售价,进而将产量减少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将部分收入从创造外部效应生产者手中转移到遭受外部效应之害的个人和企业手中。将外部负效应减少至可以容忍的水平。3正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效益被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从而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U矫正性的财政补贴YZ价格、效益和成本(元)财政补贴4530251001012疫苗接种量(万人次)VS=MSCD’=MPB+W=MSBD=MPBX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将外部边际效应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中。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产品的生产和需求并降低生产者成本和消费者为其支付的净价格,进而将产量增加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益,从而鼓励这类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第三节公共产品理论一公共产品的定义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或服务,称为公共产品。二公共产品的特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消费的非竞争性即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排除和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受益的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和企业排除在公共产品的收益范围之外。或者说,公共产品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该种物品的效用是否具有不可分割性?该种物品的效用上是否具有非竞争性从技术上看,该种物品能够实现排他吗?排他需要的成本高吗?该物品属于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消费上是否具有排他性?否否否高该种物品属于纯粹的公共物品,应由政府来提供受益上是否具有排他性?该种物品属于私人物品,应由市场来提供是是否该种物品属于公共资源,即有竞争性/无排他性的物品图3-1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三纯粹的公共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指的是那种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有竟争性、收益上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在现实生活中的公共产品满足三个特性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公共产品可以分作几个层次,只有同时满足三个特性的产品才可称作“纯粹的公共产品”。消费和生产纯粹的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成本:将一定数量的公共产品分配给任何一个追加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零。生产成本:生产任何一个追加单位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永远都是正数。成本〔美元)200在一定数量的纯粹公共物品上增加任何数量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0(A)消费者的数量200成本〔美元)生产纯粹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B)纯粹公共物品的数量0图3-2消费和生产纯粹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MC=AC纯粹公共产品与纯粹私人产品的需求分析对纯粹的私人产品的需求:水平相加对纯粹的公共产品的需求:垂直相加这是因为在私人产品的情况下,每个消费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收者,他所能調整的只是其消费的数量。而在公共产品的情况下,每个消费者所面对的是同样数量的公共产品,但他所愿支付的价格(边际效益)是不一样的。价格(元/条)012345678910面包的数量(条)
本文标题:公共经济学-2021161609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6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