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财政学》教学大纲(财税专业用)
1《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2005年制订,2008年修订)课程编号:110001英文名:PublicFinanc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分:3课时:51课程概述:《财政学》是财政学本科专业和税务本科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本课程以市场经济为背景,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效率、公平和经济稳定这一主线,系统讲授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课程从市场失灵引出公共部门(政府)的经济作用,在讲述公共产品、财政职能、公共选择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而论述了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管理制度和财政政策等问题。具体说来,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财政理论部分,阐述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出发,论证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二部分为财政支出部分,阐述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并将财政支出项目按照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分类进行具体分析。第三部分为财政收入和税收部分,主要分析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以及税收原理、税收制度、税制改革和税收管理。第四部分为国债部分,主要阐述国债原理、规模及国债市场。第五部分为政府预算,主要阐述政府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第六部分为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主要阐述财政平衡、财政赤字和财政政策。第七部分,主要分析了开放经济下的财政相关问题。本课程一方面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又根据理论发展与现实改革,不断进行调整,补充新知识,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教学目的:1.财政学是当代经济学中一个极重要的分支学科,由于是在基本理论和实践上全面论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一本质内容,因而又可称为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其教学目的首先应该是使学生在研究经济基本要素与框架的基础之上把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从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两个方面深入研究政府的作用和财政的职能,为进一步研究财政分配奠定理论基础。2.财政学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是财政专业的基础课,其研究的视野要透过繁杂的财政现象揭示本质和客观的规律性。财政运行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研究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这一相互关系,促进经济与财政的健康发展,是财政学教学的一条根本线索以及又一目的。3.财政收支是财政分配的主要内容,各收支项目的成立依据、运行特点及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财政收支总量平衡与否与国民经济平衡的关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4.分析依据财政收支活动的规律,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如税收制度、支出制度、预算体制、财政监督制度等),深入探讨依据财政运行规律形成的财政政策(如政策的目标、手段、传导机制与效果等),都是财政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或教学目的。2教学方法: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和再生产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理论,都要贯彻于教学全过程。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放在第一位。其次要运用好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2.在基本理论上,既要借鉴西方经济学与西方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又要紧密结合我国转轨时期的经济、财政体制改革的实际,还要继承和发扬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理财思想,发展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3.明确对象,坚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繁有简。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课堂讲授中,主要地采用提问和分析的方式,对那些学生自学可以理解掌握的,就不必在课堂上讲解;对那些学生似懂非懂的,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最后总结、答疑;对于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上重点讲,但不应一讲到底,而应该留有余地,给学生课后深入学习和独立思考。4.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借助于网络平台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3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本章讲述财政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客观上要求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以弥补市场失灵。财政是政府的经济活动。财政具有合理配置资源、调节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经济等职能。教学内容:第一节政府和市场一、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一)市场与市场效率(二)市场失灵二、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一)政府的经济作用(二)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三)政府干预失效三、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一)公共物品(二)公共需要第二节财政概念一、财政及其基本特征(一)财政的基本含义(二)财政的基本特征二、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建设(一)改革和建设的立足点(二)改革的基本原则三、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财政”与“公共财政”之争。第三节财政职能一、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4(一)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二)研究财政职能的意义二、资源配置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二)财政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三、收入分配职能(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基本含义(二)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四、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一)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含义(二)财政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作业一思考题:1.什么是市场失灵?2.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3.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4.试述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5.财政的基本含义是什么?6.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7.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8.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本章讲述财政支出中的公平与效率以及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要求学生了解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理解财政支出中的公平与效率,懂得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5(一)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二)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三)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四)关于公共物品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二、公共生产(一)公共生产的地位(二)公共生产的类型。三、公共定价(一)什么是公共定价(二)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三)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第二节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一、财政支出的效率(一)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二)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三)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财政支出效率的集中体现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一)财政支出的效益(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一)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二)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一、公共选择理论简介(一)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二)“公共选择”的基本内容(三)政府决策程序与选举制度(四)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二、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一)我国财政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序6(二)我国财政的法制化三、财政监督(一)财政监督及其作用(二)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三)财政监督流程和财政监督方式(四)我国财政监督的实践思考题:1.试用曲线表示并配合文字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3.说明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4.简述公共定价。5.试述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6.如何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7.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法。8.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9.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10.市属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本章讲述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要求学生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方法,理解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和优化调整方向。教学内容: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一、按照财政功能分类按照财政功能分类可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二、按支出用途分类按支出用途可将财政支出分为: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7质勘探费、公交商业部门事业费、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三、按经济性质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购买性质出和转移性支出。四、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可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五、国际分类方法(一)用于理论和经验分析的理论分类(二)用于编制国家预算的统计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一)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二)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一)瓦格纳法则(二)后来经济学家的研究和论述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一)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增长的基本特征(二)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原因的分析四、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析(一)简略的回归分析模型(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分析(四)政治决策程序第三节财政支出结构分析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一)按政府职能分类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二)按政府职能分类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原因分析二、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与财政支出结构(一)按财政支出经济性质分类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8(二)按财政支出经济性质分类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原因分析三、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一)内生增长理论(二)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方针和措施思考题:1.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2.“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4.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原因是什么?5.“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是什么?6.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第四章社会消费性支出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本章讲述购买性支出的基本原理,要求学生掌握消费性支出的性质和管理,掌握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及教科卫支出的属性及其管理。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含义(二)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二、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第二节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一、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属性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共同属性二、行政管理费(一)行政管理费的构成(二)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9(三)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及国际比较(四)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三、国防费(一)我国国防政策(二)我国国防费规模和构成(三)国际比较第三节文科卫支出一、文科卫支出的经济属性文科卫经济属性分析二、教育支出(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二)我国教育经费规模及其来源结构(三)我国教育支出的结构和效益三、科学研究费支出(一)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地位(二)财政的科学研究支出(三)国际比较四、卫生支出(一)政府介入卫生医疗事业的理由和范围(二)我国卫生费用的投入情况及国际比较(三)我国当前卫生医疗体系的缺陷和进一步改革的思路思考题:1.简述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2.简述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性质。3.分析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长变化原因,并思考控制行政管理费的思路和措施。4.简要分析文科卫支出的经济性质。5.简要分析目前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简述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6.试述政府必须介入和干预卫生医疗费用的理论依据。7.如何对文科卫支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10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本章讲述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及标准,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及方式、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和财政投融资制度。教学内容:第一节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一、投资与经济增长马克思、凯恩斯关于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一)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二)政府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第二节基础设施投资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二)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二、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一)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特点(二)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第三节财政
本文标题:《财政学》教学大纲(财税专业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8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