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预算知识----名词解释
面仅供参考,不一定准确1.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综合国内大多数施工企业采用的施工方法、机械化装配程度、合理的工期、施工工艺和劳动组织条件制定的,并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的定额。2.定额子目:定额中最基本的组成。是在确定定额项目划分以后,根据结构不同和消耗的不同,将项目划分为子目。3.安装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附属的供水、供热、卫生、电气、燃气、通风空调、弱电、电梯等设备及管线工程安装;主要生产、辅助生产、公用等单项工程中需要安装的工艺、电气、自动控制、运输、供热、制冷等设备及装置的安装;各种工艺管道安装及衬里、防腐、保温等工程安装;供电、通信、自控等管线电缆的安装。4.合格产品:是指满足规定的合格产品的质量标准的产品。5.人工:是指直接参与建筑产品施工的生产工人的劳动。6.材料:材料是物资生产资料的一部分。按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等。还有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等。7.机具:建筑安装施工所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统称。8.工日:一种表示工作时间的计算单位。通常以八小时为一个标准工日,一个职工的一个劳动日,习惯上称为一个工日,不论职工在一个劳动日内实际工作时间的长短,都按一个工日计算。9.机械台班:是机械工作的计量单位。一个机械台班是指工人使用一台机械工作八个小时。一个台班的工作,既包括机械的运行,又包括工人的劳动。10.施工图预算:是指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的工程造价计算。11.成本:产品价值中的一部分,以货币形式表现。它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12.设计方案: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师在收集设计的原始数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建筑功能、环境、技术、造型等因素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初步的设计图纸及不要说明。13.产品价值:凝结在产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它包括物化在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中的过去劳动个工人现在加进去的活劳动。14.消耗量: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资源的数量。包括资源净耗量与合理的损耗量。15.经济效果:即在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料的消耗和产出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它可以用单位时间所生产的产品来表示,也可以用单位产品所占用或耗用的劳动量来表示。16.承包责任制:它是由施工企业(承包人)按合同规定为建设单位(发包人)完成一定的工作,发包人按照合同规定付给承包报酬的一种经营制度。双方就承包工程的质量、造价、工期、承包范围、结算方式等划清经济责任。17.按劳分配: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18.劳动报酬:劳动报酬是指公民通过劳动取得的收入及其他财物,包括:(1)公民参加工农业生产取得的各种报酬;(2)公民参加各种服务行业为社会提供服务而取得的各种劳务收入;(3)公民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活动所获得的报酬;(4)专利权的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和非专利技术的提供、转让取得的收入;(5)中、高级科学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前提下的外聘兼职收入;(6)城市个体工商户从事正当经营、农村农民从事家庭副业所取得收入等等。19.生产方法:是指灵活运用提供的资源,为了达到在品质、成本、交货期各方面的目标而选定的最合适的方法。20.生产过程:是指从投料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直至成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21.劳动组织:按照施工的需要和施工组织计划的要求,科学地组织劳动分工与协作,使各劳动者之间相互配合,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22.工作内容:是指该项定额子目所包含的工作范围、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等。23.质量标准:是指国家或行业规定的对建筑产品质量特性应达到的技术要求。24.工程招标:是指招标人率先提出工程的条件和要求,发表招标公告吸引或直接邀请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中标人的行为。25.工程投标:是指投标人在同意招标人拟定好的招标文件的前提下,对招标项目提出自己的报价和相应条件,通过竞争以求得招标项目的行为。26.标底:是指招标人对招标工程项目在方案、质量、工期、价格、方法、措施等方面的理想控制目标和预期要求。27.投标价:投标报价是投标人计算的招标工程发生的总费用。28.招标承包制:采用招标投标的方式,通过一定的工作程序,建立工程承包与发包的关系的制度。29.工程价款:为支付建设工程的实际支出费用。30.竣工结算:是指当施工单位完成任务后,按照合同的规定,在原承包合同价的基础上,编制调整合同价,向建设单位办理最后的工程价款结算,成为竣工结算。31.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就是在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的时间。32.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33.价值规律:又称价值法则。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它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34.设计规范:由政府或立法机关颁布的对新建和改建建筑物所作的基本技术要求的规定,是工程设计的技术法规,不同于一般设计指南或统一技术措施。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35.施工及验收规范:国家或行业制定的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时对原材料、施工方法、施工过程等的标准要求。36.质量评定标准:国家规定的对建筑产品进行质量评定的等级标准,其评定程序是先分项工程,在分部工程,最后单位工程。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等级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划分为“合格与优良”两个等级。37.工业建筑:凡是供工矿业生产用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统称为工业建筑。38.民用建筑:凡是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建筑物统称民用建筑。39.扩建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建设规模,以增加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建设项目。扩建项目一般投资较少、建设周期较短、见效较快。40.劳动生产率:“率”就是效率,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判断生产效率的高低涉及到两个因素:一个是劳动时间,一个是产品数量。41.设备:凡是经过加工制造,有多种材料和部件按各自用途组成生产加工、动力、传送、储存、运输、科研等功能的机器、容器和其他机械等为设备。42.分项工程:分项工程是指通过较为简单的施工就能完成的工程,并且要以采用适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计算的建设设备安装工程,通常它是确定建设及设备安装工程造价的最基本的工程单位,例如,每立方米砖基础工程;一台某型号机床的安装等。43.周转性材料: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本身并不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工具性材料。它们在施工过程中只受到一些损耗,在施工对象完成后可以经过回收修理后继续使用。44.摊销量:应纳入定额的实际消耗的材料量。是应分摊到每一计量单位分项工程或单位产品上的材料消耗量。45.养路费:养路费(即公路养路费)是按照国家“以路养路、专款专用”的原则,向有车单位、个人征收的用于公路养护、修理、技术改造、改善和管理的专项事业费。46.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是对行驶于公共道路的车辆和航行于国内河流、湖泊或领海口岸的船舶,按照其种类、吨位和规定的税额计算征收的一种使用行为税。47.工资等级:是根据生产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繁重程度和劳动条件等,划分的工资等级及相应的工资标准。48.工资等级系数:某一等级的工资标准对一级工资标准之比,表明各种熟练程度的工人的工资差别情况。工人的熟练程度越高,他们的级别就越高,工资收入也相应的增多。49.折旧费:指机械按规定的使用期内,陆续收回其原始价值的费用。50.大修理费:指为使机械恢复其功能,达到大修理间隔台班而进行大修理所需的费用。51.经常修理费:指机械的中修、各级定期保养及日常例行保养的经常修理的费用。52.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安拆费是指机械在工地范围内的搬运、安装、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试运转费,以及机械运行所需的辅助设施费;场外运输费是指机械从这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的进出场的运输费用。工程预算知识----名词解释(二)1.价值:价值是生产商品所耗费人类劳动。2.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产品生产者在销售产品的时出让了使用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同时产品生产者也实现了商品的价值(获得利润)。3.年有效施工天数:年应工作天数—年非作业天数4.非工程实体项目:是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技术、生活、安全等方面的费用。5.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6.土地使用税:是指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的一种税赋。7.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的凭证征收的一种税。印花税属凭证税。8.施工图纸:将一幢拟建房屋的内外形状和大小,以及各部分的结构、构造、装修、设备等内容,按照“国标”的规定,用正投影方法详细准确的画出的图样,形成用以指导施工的一套图纸,所以称为施工图。9.施工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10.建设单位:是按一个总体设计执行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基层单位,一般按照建设项目确定。我国通常以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作为一个建设单位,也有以一个联合企业或独立工程作为一个建设单位,它是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机构,经济上实习独立核算。11.补充定额:补充定额是指随着设计、施工技术的发展现行定额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为了补充缺项所编制的定额。补充定额由施工企业测定,报主管部门备查,在指定的范围内使用。12.建筑物:一般只主要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例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和园林建筑等。13.构筑物: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建筑物。例如烟囱、水塔、栈桥、挡土墙、水池等。14.独立费:为进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需要而发生的不包括在直接费和施工管理费范围之内的、应独立计算和使用的其它费用。15.檐口滴水:屋顶在檐墙的顶部称檐口,它对强起保护作用,也是建筑物的主要装饰部位。16.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标,它是一个相对数。1.设计室外地面:设计施工图上标注的室外地面相对于室内地坪的高差。2.女儿墙: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是屋面与外墙交接处理的一种方式。作为屋顶上的栏杆或房屋外形里面处理的一种措施。3.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一半的房屋。4.脚手架:在工程施工中,为满足人工操作、材料堆置和运输的需要而搭设的临时性设施。5.改建工程:现有企业、事业单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现有设施、工艺条件等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包括相应配套的辅助性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项目。6.新建工程:一般指从无到有“平地起家”新开始建设的项目。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扩大建设规模后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原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三倍以上的,也属新建项目。7.辅助材料: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有助于工程形成或便于生产进行,一般不构成工程实体的用量比较少,次要的建筑材料。1.给水管道:供给生活给水、消防给水、工业给水的管道称为给水管道。给水管道根据材质划分有铸铁管、镀锌钢管、塑料管等。2.排水管道:排除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雨水的管道称为排水管道。3.管道直埋敷设:地下管道敷设时直接埋设在地下,不是安装在管道沟里。4.加压泵:在冷、热水输送干线上进行中间加压,以扩大输送距离而设置的泵。5.内外浇注:是指内部构件及外墙都是现场浇筑的。6.内浇外砌:是指内部构件是现场浇注的,外墙是砌筑的。7.檐高:建筑物檐高是指设计室外地坪至建筑物檐口底的高度,突出主体建筑物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有围护结构的水箱间、瞭望塔等不计高度。8.市政管道工程:城市给水排水管网工程系统。9.检查井:为对排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养护、清通的井,可容人及清通工具进入,井内壁埋有爬梯,可供人攀登上下。10.水压试验:测定管道严密性的一种方法,一般给水管道施工完毕后都要进行水压试验。1.公称直径:DN是公称通径,公称通径(或叫公称直径),就是各种管子与管路附件的通用口径。同一公称直径的管子与管路附件均能连接。
本文标题:预算知识----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8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