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5.11.2《与妻书》导学案(1)
11.2《导学案》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1、学习革命先驱抛私情循大义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2、积累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进一步巩固文言句式知识。语言建构与运用:揣摩重要的语句,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对古代的书信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语言,学习革命先驱抛私情循大义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革命前辈“为天下谋永福”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文化传承与理解:以情激情,用烈士对妻子和民族的真情来激发学生对烈士的敬仰之情,从而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革命先驱抛私情循大义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1、作者如何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2、理解文章中抒情与说理的特点。一、【走进作者】林觉民(1887年-1911年),福建省福州市人。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为黄花福州十杰之一。1902年考入福州全闽大学堂文科;1907年毕业,考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后参加同盟会;1911年,参加同盟会广州起义,受伤被捕,从容就义。遗体后被安葬在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在参加起义之前,给新婚妻子留下一封著名的与妻诀别书,被选入中国高中语文课本[1]及台湾国中中文课本。林觉民的故居位于福州南后街杨桥路口,现为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林长民是林觉民堂兄,林觉民也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的堂叔。二、【识记积累】1.注音释义意映卿卿如晤(晤,音wù,相遇、见面,引申为面对面)的的非吾所忍(的,音dí,实在、的确)2.通假字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3.一词多义[竟]A动词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完毕、终了《与妻书》)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追究《汉书、霍光传》)轻舟竟川(从头到尾,曹操《善哉行》)B副词道竟何为耶(究竟、终究,刘禹锡《天论上》)神农竟不知(竟然、居然,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身]A名词首身离合心不惩(身体、躯体,《国殇》)且以汝有身也(有身指怀孕,本课)B代词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自己、自身《出师表》)身是张翼德也(我《三国志•蜀书•张飞传》)C副词将军身披坚执锐(亲自《陈涉世家》)4.词性活用A.名词用作动词汝幸而偶我(婚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尊敬。幼,疼爱)B.名词用作状语汝泣告我(哭着)瓜分之日可以死(像分瓜一样)C.动词使动用法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使……完毕)当尽吾意为幸(使……尽)D.形容词用作动词卒不忍独善其身(完善)E.形容意动用法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以……为乐)5.古今异义汝可以模拟得之(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6.句式解析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装句)1.文章第三、四段中,作者回忆了几件夫妻间的往事?作者追忆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提示:作者用“汝忆否”“回忆”“又回忆”引出三件夫妻之间的往事。第一件事是关于夫妻谁先死的谈论,说明自己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第二件事是对月影之下真情相诉的回忆,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第三件事是追述最后分手之前,因害怕妻子承受不起将要失去丈夫的悲痛,未将赴义的事告诉爱妻。这三件事都反映了作者对妻子无比深厚的爱。2.这封绝笔书中用了许多典故,其中“司马青衫”“骨化石”“独善其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作者用“司马青衫”的典故,表达了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用“骨化石”的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用“独善其身”的典故意在说明自己“不忍心独善其身”,表明心系国家,“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伟大胸怀。3.根据这封写给妻子的绝笔书,探讨一下作者牺牲前的复杂心理。提示:作者清醒地认识到满清王朝统治使人们“可以死”的情况,直指种种社会惨状及其根源,坚定了必须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信念,向妻子申明了革命大义;但是,他也为给家人带来种种磨难而深感内疚,叮嘱妻子,希望其将遗子抚养成人,完成自己的志愿。革命大义与脉脉人情融为一体,感人至深。4.写作技法梳理1)综合运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作者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思想感情,遗书中非常自然地综合运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全文有很多地方直接抒情,表现了烈士在面临为革命献身之时,从内心汹涌而出的强烈的情感浪涛。为了抒情,作者很自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而最感人的,除了“吾至爱汝”的情感外,还在于“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道理。烈士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是崇高的。正因为烈士挚爱妻子,他忍心舍掉妻子英勇赴义的“理”就有着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语言真挚感人,多用典故,富有表现力。信中之话是烈士的肺腑之言,真切感人,扣人心弦。同时,因为作者平素语言修养高,文字亦文亦白,通俗典雅。信中多处用了典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如“太上忘情”“望夫化石”“破镜重圆”等。一、文言基础专练(2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书:写完B.必不能禁.失吾之悲禁:禁止C.使之肖.我肖:相像,类似D.汝幸而偶.我偶:婚配,嫁2.下列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汝可以模拟..得之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C.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3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卒不忍独善.其身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③汝幸而偶.我④瓜.分之日可以死⑤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②辇来于.秦B.①为.天下人谋永福也②为.吾与汝双栖之所C.①汝其.勿悲②望请其.指教D.①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②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5.下列各句中与“必以告妾”省略成分相同的一项是()A.余自束发读书轩中B.不可数计C.君与俱来D.谁得而族灭也6.下列句子中,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B.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C.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D.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1)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3分)译文:(2)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2分)译文:(3)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3分)译文:二、语言表达专练(10分)8.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字。(4分)《与妻书》的感人,最重要的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心魄,令人感奋。虽然已时隔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答:9.下面是齐豫的歌曲《觉》(遥寄林觉民)的一段,请根据歌词的特点以及对文意的理解,模仿它完成第二段。(6分)觉当我看见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参考答案1.解析:选BB项,禁:经受。2.解析:选CC项,依稀:古今意思相同,均为“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隐隐约约,若有若无”。A项,模拟:古义指“想象,揣摩”;今义指“模仿”。B项,福利:古义指“幸福”;今义指“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D项,妻子:古义指“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性的配偶”。3.解析:选B①②是形容词作动词;③是名词作动词;④是名词作状语;⑤是动词的意动用法。4.解析:选DA项,分别为“在”/“到”;B项,分别为“替”/“是”;C项,分别为“表祈使语气”/“代词,她们”;D项,两个“而”均表转折。5.解析:选C例句“以”后省介词宾语“之”,C项与例句一样,“与”后省介词宾语“之”。A项,“轩”前省介词“于”。B项,“数”前省介词“以”。D项,“灭”后省动词宾语“之”。6.解析:选C“寸管”代指写字用的毛笔。A项,用典;B项,反问;D项,比喻。7.参考答案:(1)又很担心你不了解我的苦衷,说我忍心丢下你去死,说我不了解你不愿我死去(的心情)啊,因此强忍着悲痛跟你讲讲这种苦衷。(2)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小小的笔来表述的呀。(3)白白地使分处两地的你我望眼欲穿,身躯化为空想对方的石头,试问自古以来有几次见过失散的夫妻能够重新团圆的呢?8.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找出语段的关键词,然后将这些关键词连缀成句即可。本段文字的关键词语有“《与妻书》”“深情”和“激情”。参考答案:《与妻书》以对妻子的深情和为国捐躯的激情感动世人。9.参考答案:当我回首我的梦我不得不相信刹那即永恒再难的追寻和遗弃有时候不得不弃
本文标题:5.11.2《与妻书》导学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34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