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1120100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汉字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2分)奋发有为时不我待2.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拼凑.(còu)着.落(zháo)安祥.(xiánɡ)花团锦簇.(cù)B.坍.塌(dān)妥当.(dànɡ)蜷.伏(quán)美不盛.收(shènɡ)C.虐.待(nüè)怂.恿(sǒnɡ)掺.和(chān)咄.咄逼人(duō)D.争执.(zhì)惩.戒(chénɡ)余晖.(huī)见义.思迁(yì)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郁达夫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C.我国“嫦娥四号”对月球背面首次近距离科学探测,观测到这块不毛之地的最低温竟然达到了-196℃。D.小明因缺乏运动发胖了,决心每天沿着鸭绿江健身步道慢跑,没想到锻炼第一天跑了三千米下来就感到双腿麻木不仁。从风华正茂到鬓发染霜,邓清明坚守二十四年,终圆航天梦。在我国“问鼎苍穹,逐梦九天”的计划里,有着无数个“邓清明”,正因他们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才使得我国距离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越来越近!A.“邓清明”“里”“境界”是名词。B.“必定”“担当”“实现”是动词。C.“他们”“我”是代词,“近”是形容词。D.“二十四”是数词,“个”是量词。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占全球陆地面积6%的湿地,为地球上大约20%左右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因此湿地也被称为“物种基因库”。B.由于鸭绿江水和大洋河水源源不断地输入,使鸭绿江口湿地植被茂密,成为候鸟的良好繁殖地。C.湿地之所以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它能过滤和沉淀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起到了净化水源、改善水质的作用。D.为防止汹涌的水浪不要冲毁浅滩,破坏鸟儿栖息环境,工作人员还细心地在水边打上了松木桩。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小说家。B.《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C.《诫子书》体裁是“书”,作者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D.东汉末年的曹操,字梦得,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诗人。《观沧海》《秋词》都是他的作品。7.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西游记》中“孙行者一调芭蕉扇”遭拒,是因为罗刹女认为他坑陷红孩儿做了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B.《西游记》中八戒常被悟空唤作“呆子”,其实“呆子”有时也不呆,比如用“激将法”把被师父赶走的孙悟空请回来。....B.老师教育我们对孤独者不要漠不关心,要对其苦难产生同情,在这种美好的共情中去完成心灵的成长。........4.下列划线词语词性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2C.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这样几本书:去看五猖会之前父亲偏要他背的《三字经》、长妈妈为他买的《山海经》、在矿路学堂读到的《天演论》。D.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写到,少年时读了《孝子》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橘”也不难。8.古诗文填空(6分,每空1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诫子书》)(4),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5)《次北固山下》描写雄浑开阔之景,表现作者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的句子是:,。(35分)【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乙】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释:①朱楼富丽华美的楼阁即标题的“西楼”。钩疏箔,把帘子挂起。疏箔,稀疏的竹帘。9.对以上两首古诗赏析的一项是(2分)A.【甲】诗中,“不自哀”三个字,写出了诗人由于自己年老多病,不能再为国效力,不自觉地生出哀伤来,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B.【乙】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让人感受到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C.【甲】诗中的“尚”字是“还,仍然”的意思,作者虽又老又病却不自弃,不可遏制地想要为国戍边,表现了他的报国之志。D.两首诗都写到“风雨”,【甲】诗借写风雨梦境,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乙】诗“卧看千山急雨来”,表现了诗人的雍容气度和满腔豪情。【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宰予①字子我。利口辩辞。既受业②,问:“三年之丧③不已久乎?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④。旧谷既⑤没,新谷既升⑥,期⑦可已矣。”子曰:“于汝安乎⑧?”曰:“安。”“汝安则为之。君子居丧,食旨⑨不甘,闻乐不乐⑩,故弗⑪为也。”宰予出,子曰:“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义也。”(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改动)【注释】①宰予:孔子的弟子。②既受业:从师学习之后。③三年之丧:父母死后要守孝三年。④崩:废弃。⑤既:已经。⑥升:登场,成熟。⑦期(jī):一年。⑧于汝安乎:意为你心里安不安?⑨旨:美味。⑩闻乐(yuè)不乐(lè)。⑪弗:不。3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的一项是(2分)A.故:温故.而知新(《论语》)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B.之:曲肱而枕之(《论语》)天下之通义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C.日: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杞人忧天》)D.志: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非淡泊无以明志(《诫子书》)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的一项是(2分)A.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B.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C.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D.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13.【乙】文宰予质疑守孝三年太长,引发了国学爱好者的别样解读,请引用【甲】文句子完成下面填空题(2分)(1)这件事体现出宰予跟老师学习却不盲从,而是善于动脑思考,没像孔子担心的那样“”;(2)孔子从个人修养角度,评价宰予的表现“不仁”;而国学爱好者从学习方法角度,评价宰予“”的表现其实暗含了“仁”。【材料一】走进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的现代化大棚,只见围绕6个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排开多个考古实验室。旁边的会议室里,占据整面墙的大屏幕实时显示考古大棚内的情况。每个发掘坑都设有24小时不间断拍摄系统,记录的数据是后期考古研究的珍贵资料。【材料二】近年来,许多博物馆都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数据采集过程乍看并不复杂: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设备收集文物数据,再利用这些数据建起文物的三维模型。然而要还原文物的历史容貌,还需要高精度的数据。以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为例,因体型庞大,技术人员将几十块残件分段扫描再拼接,单扫描就用时一个多月,数据处理就用了半年。在虚拟复原时,高精度的数据往往能做到高度复原文物的每一块残件乃至细节,为文物修复提供了重要参考。【材料三】打开故宫博物院官网便可以“云游故宫”。进入“全景故宫”栏目,通过VR全景技术,故宫各个院落尽收眼底,观众还可以跨越时空,欣赏故宫一年四季之美景。故宫博物院在网络平台推出“故宫名画记”,通过超高清数字影像无极缩放,《清明上河图》街边商贩的表情、《千里江山图》山间亭台的构造等一览无余,纤毫毕现;与之相关的论文资料、研究成果等内容也一应俱全,集审美与知识于一体。除此之外,故宫博物院官网推出的“视听馆”,使观众可以聆听研究人员对古代名画的解析,聆听用音乐诠释的古代名画中的故事及意蕴。“文创”栏目下的“故宫壁纸”,将古代精品文物设计成可供下载的电脑壁纸和手机壁纸;“故宫回声”则以连载漫画的形式,呈现了抗战时期故宫国宝南迁及西迁的故事……可以预见,随着时代发展,故宫博物院的数字体验内容和层次将不断丰富。“数字故宫”,让古老的故宫与时代相接,让更多的观众与文化相遇。【材料四】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展示突破了实体展览的局限,观众参与度和体验感更强,满足了“触摸”文物的心理需求。观众通过对文物展品的观察和了解,进行了一次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对话,打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的种子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41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考古挖掘现场使用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实时监测现场挖掘情况,而且便于收集数据给后期考古研究提供珍贵的资料。B.采集数据、建立文物三维模型、还原文物历史容貌并不复杂。如修复青铜神树,虽然它体型庞大,但因为采用数字技术修复就变得简单多了。C.“数字故宫”让观众在家便可逛故宫、看展览、赏文物、学历史,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度与体验感,还在观众的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D.数字技术已经走进了文物的挖掘、修复与展览,尤其是“云端”观展,让观众打开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让更多的观众与文化相遇。15.根据材料三,完成下列对话。(2分)美术课上,老师刚拿出了一张图片——《清明上河图》,浩扬就主动扮演起讲解员,解说起这幅画,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老师对他也赞不绝口。同桌美霖羡慕地问浩扬。美霖:你(对这幅画)怎么知道这么多?浩扬:这没什么神秘的。我先打开故宫博物院官网,然后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种方式,我还了解了很多名画呢。美霖:太方便了!我也去试试。,回答16—19题。(共9分)⑴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⑵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⑶“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⑷“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⑸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⑹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了。⑺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⑻“人都到那里去了!”⑼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⑽“读书!”⑾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⑿“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⒀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⒁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
本文标题: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19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