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_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通用5篇)
1/16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_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一篇】:p5:例3“做一做”:知识与技能: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过程与方法: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课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100+0=0+568=0×78=0÷23=128-128=0÷76=235+0=99-0=49-49=0+319=0×29=2/16二、探究新知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0不能作除数。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四、课堂测评1.计算136+0=20+68=30×68=454-0=50÷28=6128-0=70÷36=825+0=999-0=1049-49=110+39=120×9=五、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板书设计:0的运算3/16一个数加0或减0得原数;一个数乘0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二篇】教科书第23~27页内容。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2、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认识算盘,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努力,激发爱国感情。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正确使用存储运算键。算盘、多媒体课件、算筹、计算器。一、直接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二、新授(一)、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4/16(二)、自主探究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1、远古计数: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2、算筹:1远古的用实物记数、刻道记数、结绳记数的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出示课件)(板书:算筹)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表示数和计算。算筹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屏幕上展示。算筹是如何用来计数的。与远古计数方法相比它的优点就是有数位,哪一位表示几就用小棍来表示。一个竖棍就是1,二个就是2,五个就用一个横棍来表示……空格表示零。5/16课件出示:算筹表示多位数。2你知道这些用算筹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吗?课件出示题目。3、算盘:1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出示老式算盘实物。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一档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为我国古代是15进制。现在是满十进一。所以算盘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进行了改进。2出示新式算盘。上面是1颗珠子。一档表示多少?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3课件出示由老式算盘衍生出的形态各异的算盘。4、计算器:现在,算盘因为笨重、不方便携带,逐渐被更轻便的.计算工具所取代。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你在哪里见过计算器?同学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器各部相同?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5、电子计算机:6/161.随着时间的发展,科技又向前推进,人们又发明了什么?出示课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就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2现在人们人手一部的手机,也具备了微电脑的功能。6.简单认识计算器比较重要的按键的名称和作用。、(三)、计算器的应用1、学生自学教材26页的例题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并说说你找到了什么规律?(四)、巩固练习1、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2、老式算盘上方有()颗珠子,每颗珠子表示(),下方有()颗珠子,每颗珠子表示()。3、新式算盘上方每颗珠子表示(),下方每颗珠子表示()。4、我见过的计算机工具有()、()和()。5、教材第26页的做一做三、本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工具,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的知识?作业设计:练习册板书设计:计算工具的认识7/161.远古计数:用实物记数、刻道记数、结绳记数2.筹算3.算盘4.计算器:5.计算机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三篇】《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导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接着介绍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原理。教材幅简短,但思路清晰,要点突出,教法学法寓于其中,方便教师教学。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探索过程,自己发现和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的感受和体会,我遵循编写意图,对教材还做了适当的扩充处理,增加了一些环节,让教学过程更显层次性和动态性。这一内容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稳定性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丰富三角形的知识。同时,也为以后继续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它多边形的关系打下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贯彻直观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原则。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我将实践性原则8/16摆在重要位置,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实验法、演示法、发现法等。教学中我将把这些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期望实现最佳效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遵循这一理念,考虑与上述教法相适应,突出主体性和实践性,本节课我引领学生立足“三自”,主动学习,即:自由探究,自我总结,自主运用。安排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1.通过摆一摆登封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析数据,体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重点: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之间的关系难点:在探索中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这节课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为教学指导思想,为突出重,突破难点,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个环节:(一)谈话导入1.出示一个三角形。(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2.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强调首尾相连的封闭图形。)9/163.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1.合作用小棒摆三角形请同学们将我们课前准备好的四组不同长度的小棒拿出来,同桌两个相互合作,看看哪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哪组小棒摆不成三角形?2.小组汇报3.小组讨论:同样是用三根小棒来摆三角形,为什么有的能摆成,有的却摆不成呢?观察、比较一下这两组实验结论,你能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4.全班交流1怎样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呢?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发现。组1:三根长度不相同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组2:两边长度加起来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组3:…………根据学生回答,举出反例:引导学生辨析,逐步完善学生认识,达成共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10/162这边的各组小棒为什么不能摆成三角形呢?(强调“任意两边的和”)5.教师小结同学们,祝贺你们探索和发现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让我们自豪地再说一遍这个结论。(三)看书巩固自己看教材第27页的内容(四)拓展应用1.教科书第28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2.出示小明上学的路线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上学可以怎样走?有哪几条路线?在这两条路线中,走哪条路线最近?请你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集中分析,总结汇报3.课本第28页练一练第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五)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六)布置作业课本28页练一练第3,4小题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第四篇】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00页例1,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十九第1~4题。11/16教学目标1.掌握整百数及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2.联系已有知识经验理解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3.体验整百数及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片、视频展示台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认知铺垫出示主题图:学校组织大家秋游,如果每辆车限乘40人,每2人乘坐一排,你知道每辆车有多少排座位吗?1.口答列式:40÷2=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抓两个要点:1因为20×2=40,所以40÷2=20。2因为40里面有20个2,所以40÷2=20。3.小结:这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口算除法。(板书:口算)[点评:切实抓住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找出知识的生长点和最近发展区。为本课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充分的认知准备。]二、独立尝试、合作研究12/161.呈现主题图。教师:如果将题目改为“有200名师生。”(出示主题图)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主提出问题:1一共要坐多少辆车?2平均每人花车费多少元?2.学生自主探索算法。1探索200÷40=教师:一共需要租多少辆车?该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尝试解决(板书:一共需要租多少辆车)。2交流:同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汇报:集体交流――分两个层面。第一,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这是求200里有多少个40)第二,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答案的?(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抓两个要点:①因为40×5=200,所以200÷40=5。②因为20÷5=4所以200÷40=5。)2.如果再增加一个条件“每辆车的租车费为840元”并将问题改为“平均每人需要车费多少元”你们能列式吗?(1)解释:为什么“÷40”?(这是将840元平均分成40份求每份是多少)(2)交流:同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汇报:集体交流――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答案的?(借助学生已有基础知识,抓两个要点:①因为21×40=840,所以840÷40=21。②840÷4=210,840÷40=21。)方法二可利用生活实例进行解释,把40人分成10组则每13/16组有4人,他们一共需要交纳840元,则每组为840÷10=84元,每人为84÷4=21
本文标题: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_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522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