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山东省宁津县杜集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七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5页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及字形全正确的是()(3分)A.殉职(xùn)滑稽(jī)烧灼(zhuó)哄堂大笑(hǒng)B.怂恿(sǒng)干涸(hé)狭缢刨根问底(páo)C.榉树(jǔ)恍惚(huǎng)热枕拈轻怕重(liān)D.怅然(chàng)琢磨(zuó)抽噎(yē)参差不齐(cēncī)2、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人一旦定下自己的目标,就应当一门心思地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途中不能左顾右盼,见异思迁。B.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人类就应该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刨根问底,乐于探究。C.侵华日军残忍地用活人做实验,以便精益求精地造出威力更强大的化学武器。D.作为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安危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B、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C、沙尘从内蒙古一些沙漠周边的退化草场和旱地刮起,途径河北,到达京津。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号召当时的共产党人学习白求恩的精神。B.《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植树的男人》,作者是法国作家让•乔诺。C.《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是明代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恩,“异”指神奇怪异的故事。D.《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这是他写的一封书信,目的在于告诫儿子修身养德,生活节俭。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3分)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在考前再三叮嘱道:“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B.(阿长)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山哼经’,我给你买来了!”C.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D.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6、古诗词默写(10分)(1)《夜雨寄北》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2)《秋词》里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诗句是:,。(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诗句是︰,。(4)《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座右铭的两句话是:,。(5)《诫子书》里阐释过度享乐和轻浮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好影响的句子是:,。7、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8分)选段一沙僧见他变了脸,不肯相认,只得朝上行礼道:“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逐赶回家。一则弟等末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他闻言,呵呵冷笑道:“贤弟,此论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学校_____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七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5页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选段二那猕猴间得如来说出他的本相,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如来见他走时,即令大众下手。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观音、木叉,一齐围统。孙大圣也要上前,如来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末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相,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抢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大圣道;“如来不该慈悯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选自《西游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选文涉及到了《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故事,这个故事是,选段一中的“他”是(2分)(2)从选文内容来看,六耳猕猴有什么性格特点?(2分)(3)选段一对孙悟空与唐僧发生冲突第三次离开的情节有所交代,请你联系整部作品,分别概括孙悟空前两次离开的情节并对其表现进行简要分析。(4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25题。(51分)(一)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8.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押韵。(2分)9.“斗”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0.描绘“惟解漫天作雪飞”的景象。(2分)(二)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己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1.解释下列画线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1)止有剩骨()(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一狼洞其中()(4)屠自后断其股()1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4分)(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13.文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2分)14.从屠户与狼的故事中,你获得什么启示?(2分)(三)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日:“善哉!”15.解释下面句中画横线的字。(4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七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共5页(1)恐已暮矣(2)盲臣安敢戏其君乎(3)臣闻之(4)善哉16.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1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18.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四)植树的牧羊人①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②他不住帐篷,而是佳在一座结实的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很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交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③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牧羊人不抽烟。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接着,一颗一颗地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④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他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⑤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牧羊人更多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19.文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屋间的环境的?(2分)20.“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寓示着什么?(3分)21.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他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五)酿甜①去曲靖,一路的山。有时晴朗,天空浩荡;有时云涌,高处的云掩映着低处的云。薄暮时分,两侧是介于墨绿与紧黑的山影,依然有珠灰色的云沉降下来,峰岭之间,云缕不绝。②涌云之下,层峦之间,生命丰富。孔雀的美仿若幻觉,大象的品德有如寓言,蝴蝶的魔术、长臂猿的绝技……这里的动物,接近神迹。云南的植物,一定被神的嘴唇秘密吻过,才能繁茂至此,才能铺开这辽阔而恍惚的梦境。③云南的茶有名,以普洱为最。那么粗朴而凝重的茶色,深琥珀般古老的时间,就这样涓滴入口,缭统在心。我到了曲靖的沾益,最早《山海经》里曾提及温水,这里在1985年被水利专家确认为珠江源。我喝着用珠江的源头之水泡制的普洱茶。谁都无法溯游,回到自己生命的源头,但每个人的血管里,都流淌着记忆的江河。④云南的菌有名,奇怪的样子和味道。有的艳异如花,有的朴素如泥,有的表面滑腻,菌盖上有层薄薄的黏液。有的平滑如伞,有的菌褶如书册,有的布满微雕般的蜂巢气孔,像活着的珊瑚。雨后多了许多采菌人,我深入林间,亦有所发现。我发现的蘑菇颜色暗淡,隐约几根像是松针的短梗,不仅散在菌盖表面,也镶嵌在牛粪色的菌褶之间。⑤云南的花有名。本来要攀登曲靖的马雄山,目的是探望珠江源,我却忍不佳,不停记录那些册问植物的名字:长叶女贞、大花口矛、粉叶小檗、马雄杜鹃.....⑥想到花,就想到花的媒人:蜜蜂。在曲靖的旧屋基乡,我参观“一窝蜂”计划养殖基地。由于地处偏僻,锥状山体林立,这里人迹罕至,即没有工业也没有农业,自然生态未被破坏,有的是覆盖山体的植被和花朵一更适合养蜂,比种庄稼更环保。⑦我记忆中的放蜂人,总是追逐着春天和花期,似乎是以最美好的方式流浪着。事实上,这种浪漫实现起来非常辛苦,养蜂人并不轻松,就像他们的蜜蜂一样勤劳得近乎疲劳:一只蜜蜂每天要造访几千朵花,一个养蜂人每年要银转数千公里,风餐露宿,冷暖自知。他们不断搬运沉重的蜂箱,寻找新的安置点。蜜蜂嗡嗡作响,而他们是沉默而孤独的。可我在罗平看到的,恰恰相反。养蜂,把外出的打工者吸引回来,让他们不必在异乡颠沛流离,就在家乡,就在故土,就在亲人旁边,安居乐业。这里出品的蜜叫“那色士蜜”,那色是彝语里彝族人的意思;土蜜,指的是中华蜂的土蜂蜜。蜂箱不是常见的简陋板条箱,它设计精致,有斜顶和苦草,蜜蜂像是从棚户搬进别墅。蜜蜂也不必远行,花太多了,这里有简直能淹死蜜蜂的花海。它们的小翅膀轻轻振七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5页动,就能抵达那些人类难以抵达的陡峭山体,那是理想的蜜源地。它们制造的花粉和蜜滴,清热解毒,清火润燥.那种甜,安慰舌尖和心尖。⑧我很喜欢蜜蜂。它们在花朵上工作,用舞蹈的方式交流。它们的蜂果充满建筑学的美感,它们是情商出色的社会学家。它们是佩剑的小武士,不畏死亡地为了个人荣誉与集体安危而战。它们是这个世界上伟大的媒人,每天都在缔结花朵的婚姻,让植物拥有果实的未来与新生。⑨蜜蜂不仅是花的媒人,也是人的。在曲靖罗平,认养一窝蜂,甜蜜两家人。“一窝蜂”计划,采用与众不同的认养模式,认养者可享受蜂群一整年酿造的生态蜜,包括提供现场割蜜的体验和食宿。每窝蜂对应着养蜂的贫困户,认养者不仅收获蜂蜜,也帮助了蜂农。蜂农疼惜蜜蜂,说蜜蜂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蜂王和幼蜂;他们割蜜的时候只取一半,要给蜜蜂留下充足的食物。他们感恩蜜蜂,感恩这些甜蜜的小劳力和袖珍的小媒人。⑩据说,自然、优质的蜂蜜几乎不会变质。不
本文标题:山东省宁津县杜集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541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