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贵州省长顺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评估(一)语文试题
七年级语文(一)第1页(共6页)七年级语文(一)第2页(共6页)一、书写水平(3分)1.根据作文的汉字书写水平计分。(3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16分)2.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文句中空白处相应的词语。(4分)季秋折桂,少年披挂远行。九月开学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将走向新的校园。这里承托着我们的现在,也锚定着每一个人未来的坐标。读书是为了什么?成长是去向何方?答案有许多,其实并不矛盾。无论如何,少年已经有了答案。那是革命先辈y侃sh佶ngr佼ngm伲淤_______________,那是共和国功勋s俅y侉于_______________为公,那是年轻的学者们勤勉苦读,立德立言,无问西东。那是年轻的基层工作者“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少年行,春山吐绿,策马而行,满载着前辈最大的帮助与鼓励,光亮与补给,勇毅前行。愿我们学有所成,愿我们峰顶相会!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全村男女老少个个穿得·花·枝·招·展,相聚在美丽的湖畔兴致勃勃地看划艇比赛。B.眼下全国普遍降温,多数地区提前进入冬季,·呼·朋·引·伴一起去涮火锅的时刻又到来了。C.我国的外交政策从来就不是·咄·咄·逼·人,更不会采取所谓的“强硬措施”,霸权主义也不是我们的选择。D.落实“双减”政策就是要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遗言,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B.《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冬景图。C.《咏雪》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由东汉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D.《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5.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8分)(1)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能力(共13道小题,33分)(一)名著阅读(4分)6.如果请你帮助鲁迅先生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回忆”,下面哪个人物不能入群?请你选出。()(2分)A.藤野先生B.阿长C.范爱农D.衍太太7.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人名),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分)(二)现代文阅读(15分)送春宗璞①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二月兰了。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可是开成一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调。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点朦胧。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染了。看起来,好像比它们实际占的地盘还要大。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滚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②没有人种过这花,但它每年都大开而特开。童年在清华,屋旁小溪边,便是它们的世界。人们不在意有这些花,它们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意,只管尽情地开放。那多变化的紫色,贯穿了我所经历的几十个春天。只在昆明那几年让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木香花以后的岁月,便定格在燕园,而燕园的明媚春光,是少不了二月兰的。③许多人不知道二月兰为何花,甚至语文教科书的插图也把它画成兰花的模样。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品高香幽。二月兰虽也有个兰字,可完全与兰花没有关系,也不想攀高枝,只悄悄从泥土中钻出来,如火如荼点缀了春光,又悄悄落尽。我曾建议一年轻画徒,画一画这野花,最好用水彩,用印象派手法。年轻人交来一幅画稿,在灰暗的背景中只画有一枝伶仃的花,又依照“现代”眼光,在花旁画了一个破竹篮。注意事项:1.共100分,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2022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评估(一)七年级语文七年级语文(一)第3页(共6页)七年级语文(一)第4页(共6页)④“这不是二月兰的典型姿态。”我心里评判着。二月兰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千军万马。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而且它们不只开得隆重茂盛,尽情尽兴,还有持久的精神。这是今春才悟到的。⑤因为病,因为懒,常几日不出房门。整个春天花开花谢,来去匆匆,有的便不得见。却总见二月兰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⑥又是一次小病后,在园中行走。忽觉绿色满眼,已为遮蔽炎热作准备。走到二月兰的领地时,不见花朵,只剩下绿色直连到松墙。好像原有的一大张绚烂的色彩画,现在掀过去了,卷起来了,放在什么地方,以待来年。⑦我知道,春归去了。⑧在领地边徘徊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二月兰的忠心和执著。从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时,它便开花,直到雨潺风僽,春深春老。它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古诗云“开到荼靡花事了”,我始终不知荼靡是个什么样儿,却亲见二月兰蓦然消失,是春归的一个征兆。⑨迎春人人欢喜,有谁喜欢送春?忠心的、执著的二月兰没有推托这个任务。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2分)A.燕园里最主要的野花是二月兰。B.作者不满意年轻人的画稿,是因为年轻人运用了现代派艺术手法。C.本文主旨主要是赞颂二月兰的坚韧和顽强。D.“迎春人人欢喜,有谁喜欢送春?忠心的、执著的二月兰没有推托这个任务。”这句话是说二月兰面对春天的离去十分欣喜和快乐,它准备迎接夏天的到来”。9.第③段中提到兰花,在这里起什么作用?(3分)10.为什么说二月兰是“忠心的、执着的”?(3分)玉白菜李世营①杨石头南山采石,采了半辈子,偶得一彩石,青白相间,纯净天然,状若白菜,稍经打磨便光泽鲜亮。杨石头携带回家,视若珍宝,闲暇时常拿出把玩,取名“玉白菜”。②有一日,杨石头老伴身体不舒服,到县城医院检查,医生说心脏异常,必须做一个大手术,手术费和医药费算下来要好几万,这可愁坏了杨石头。儿女们都在外地打拼,杨石头不想给他们添麻烦,就惦记起自己的“玉白菜”来。③杨石头带上“玉白菜”,找到县城石头坊的老板赵德茂,请他估个价。杨石头和赵德茂并不陌生,两人早年曾一起在南山采石场当石匠。后来杨石头听说赵德茂结识了不少大人物,承包南山采石场发了财,生意越做越大,从当地扩展到周边几个县。④赵德茂托起“玉白菜”,先是一惊,接着微微一笑,看了两眼就随手撂在桌子上。“老杨,亏你干了半辈子采石匠,这能算上品奇石?看在我们往日的情分上,你在难处急用钱,我给你顶码价,五千。”⑤杨石头的脸,立马羞成柿子红。他带着“玉白菜”悻悻返回医院,医生却给他一个好消息。杨石头老伴的病情,经省城来的专家复诊,已确认并不需要做手术,采用普通治疗手段就能痊愈。经过这场风波,老伴虽然没事,杨石头却有了心结。此后,那个“玉白菜”,他再没侍弄过。⑥没想到两个月后,赵德茂竟主动上门,还带来两瓶三十年的陈酿,一句一个“杨哥”,直喊得杨石头脑袋发蒙。⑦赵德茂问起“玉白菜”,说上次没看仔细,还想再过过眼。拿到“玉白菜”,赵德茂掏出放大镜,从色泽到纹理仔细端详了好久。“杨哥,这石头虽不是绝佳上品,但也是个好看的玩意儿,成色不错。而且‘玉白菜’,就是‘遇百财’,招财纳宝寓意好啊!我想买来送给一位新交的朋友,他名字里正好有个‘玉’字。五万,怎么样?”⑧杨石头拿过“玉白菜”,沉吟不语。赵德茂有点急了:“价格你还可以抬,但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可一定得卖给我!”⑨突然,杨石头的手机响了。接通电话,他先是三个“哦”,接着是三个“好”。挂了电话,杨石头拿出旱烟袋,燃上一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分钟。“怎么样啊,兄弟?”迎着赵德茂乞求的眼神,杨石头像是下定了决心。他磕磕烟灰,把旱烟袋往腰间一别,说:“上品也好,普通石头也罢,我决定不卖了。”⑩赵德茂失望而去。11三天后,杨石头独自一人带着“玉白菜”坐车去了县城,费了一番周折,找到县长的办公室。县长开了门,一见杨石头,又惊又喜地说:“爹,您咋来了?”12杨石头不言语,大步进屋,取出“玉白菜”,双手捧着放到办公桌上。屋里沙发上坐着的赵德茂,脸色霎时变得通红,他偷偷瞄了一眼放在脚边的袋子,里面是一份没来得及送出的厚礼。13原来三天前杨石头接的那通电话,就是小儿子杨玉洁打来的。儿子被组织上安排到家乡任职,特地打电话向父亲报告喜讯。14窗外一抹阳光洒进屋子,照得“玉白菜”熠熠生辉。如今的“玉白菜”,上面比三天前多了两行醒目小字:清白坚贞,两袖清风。那字迹,熟悉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杨石头刻碑常用的魏碑体。15“儿子,得守住这八个字啊。”抽着旱烟的杨石头心里默默念叨着,笼在头上的那一片旱烟雾,久久不散。11.本小说围绕“玉白菜”展开故事,下列对故事情节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杨石头偶得彩石并取名“玉白菜”②杨石头想卖“玉白菜”给老伴治病③杨石头拒绝德茂高价购买“玉白菜”④杨石头把“玉白菜”送给儿子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①②④③12.下列对第1415两段划波浪线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14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杨石头豁然开朗的心境。B.第14段的环境描写能突出此刻“玉白菜”所象征的清白坚贞,两袖清风的美好品质。C.第15段划波浪线句描写久久不散的烟雾,烘托出杨石头对儿子能否守住这八个字的忧心忐忑。D.两处环境描写前后呼应,讽刺了当下官场就如污浊的烟雾般,而为官清廉就如一缕阳光。七年级语文(一)第5页(共6页)七年级语文(一)第6页(共6页)13.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小说以“玉白菜”为标题的好处。(3分)(三)古诗文阅读(14分)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①,为诸生②,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③焉。”乃共克④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⑤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⑥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⑦。”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汉书·范式列传》)[注]①太学:古代的大学。②诸生:指学生。③孺子:这里指元伯的母亲。④克:约定。⑤馔:饭食。⑥审:确实。⑦乖违:做事不合情理。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少游太学少:年轻时B.请设馔以候·之之:指范式C.若·然,当为尔酝酒然:这样,那样D.元伯·具以白母具:具有15.在张邵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联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怎样的做人启示。(4分)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白雪纷纷何所似元伯具以·白母B.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后·期方至C.无可奉·告二人并·告归乡里D.硕·果累累巨卿·果到戏题盘石①王维可怜②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柳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③,
本文标题:贵州省长顺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评估(一)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54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