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安徽省肥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三月月考语文试题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肥西二中2023春学期八年级三月考语文试题卷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2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8分)(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周南·关雎》)(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已。(《诗经·秦风·蒹葭》)(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青青子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郑风·子衿》)(5)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阻隔,使本来去武汉探望多年未见的好友计划搁浅,但隔离不隔爱,这只会让我们倍加珍视友情,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所形容的那样。(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6)《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2.《经典常谈》中,对很多古代经典都有平实而高明的观点。请你根据提示,将ABC三个观点填入表格中的正确位置。(只填序号)(6分)经典与观点经典观点《尚书》①______________《汉书》②______________《左传》大体依《春秋》而作;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离骚》③______________A.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B.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史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材料一】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看起来是小事,如少用纸、塑料袋、一次性纸杯、循环用水、多步行少开车等,做起来也不是太难,难的是观念的转变。【材料二】右面是国家环保部发布的公益宣传海报之一,旨在倡导低碳生活。【材料三】我们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正推动着一次巨大的变革。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和要求全面融入决策、执行各方面,全面融入法律、政策各领域,全面融入生产、消费各环节,推动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价值观念进步、文明境界升华。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核心理念,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基本抓手,通过环保督政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环保责任,通过严格监管强化行业企业的治理义务,通过宣传引导提升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让日常生活与绿色环保水乳交融。(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2分)A.所谓“低碳”,就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的排放。B.低碳生活虽事小易行,但正确观念的牢固树立却不容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我们可以通过宣传引导提升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D.生态文明理念是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2)设计者要在【材料二】公益宣传海报的横线处插入一则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一则供选用。要求:①符合图旨:②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宽对即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材料一】【材料三】说说倡导低碳生活、推动变革的目的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35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12分)听雨季羡林①①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②“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③然而,事实却正相反。【甲】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②,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岛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④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乙】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调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⑤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③了。【丙】⑥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丁】⑦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⑧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顶住了干旱,无可奈何地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⑨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注释]:①季美林:191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县。北大教授,著名学者。精通多国语言文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文中“死文字”指已失传的吐火罗文。②醍酬(tíhú):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③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指对生死的通达看法。4.下面这句话应当放在文中甲、乙、内、丁四处中的_________________处最合理。(2分)在梦中我也看到的是细雨濛濛。5.为什么本来极为讨厌的雨敲铁皮的声音却使作者“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2分)6.春雨让“我”兴高采烈,文中描写了哪些场景,烘托作者的这种喜悦之情?请概括回答。(3分)7.下面有关“听雨”的诗词所反映的心情与本文作者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C.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8.本文蕴含了作者对学问、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阅读后你感受到作者是一个怎样的老人?(3分)[二](10分)①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引发全球关注。作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的最初宿主,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蝙蝠可能也是因其超强的病毒携带能力被再次推到公众面前。②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建立的全球蝙蝠病毒数据库显示,在全球69个国家,科学家已在近200种蝙蝠身上发现超过4100种病毒,其中冠状病毒超过500多种,包括从蝙蝠身上最近新发现的200多种冠状病毒。蝙蝠无疑是最大的病毒库之一。③为什么蝙蝠会成为天然的超级病毒库?科学家推测蝙蝠种类多,喜欢群居,寿命长,而且具备长距离飞行能力,活动范围广,易于传播病毒。更关键的是大多数病毒并不能对蝙蝠造成致命损伤,甚至不会引发轻度症状,而这些病毒一旦感染动物或人类,则会引发致命性人畜共患病。而蝙蝠对大多数病毒易感又表现出较强的耐受力,可能与它们飞行能力以及特殊的免疫系统有关。④蝙蝠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体温升高,类似“发烧”,可抑制病毒的复制。⑤同时,蝙蝠进化出了一些特殊的免疫机制,表现出较强的免疫耐受力。2018年5月,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细胞》杂志上报道称,他们在对一种埃及蝙蝠基因组测序后发现,这些蝙蝠免疫系统中先天性免疫反应被削弱,只会对入侵病毒采取较为温和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免疫反应,从而不会表现出强烈的免疫病理,并推测蝙蝠体内存在抑制性免疫反应,导致对病毒耐受力增强,可能是蝙蝠的主要抗病毒防御策略。加强蝙蝠携带和传播病毒的机制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蝙蝠病毒引发的人畜共患病至关重要。不过,目前关于蝙蝠对病毒耐受力的机理并没有形成定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⑥当然,蝙蝠具有超强携带病毒能力,只是物种进化的自然选择结果,并非蝙蝠的过错。蝙蝠一般也不会直接将病毒传播给人类,而是先传播一些与之接触的野生动物,如果子狸、竹鼠等,通过这些病毒的中间宿主,最终才会传播到人类身上。2002年的SARS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可能给我们的一个教训,就是不要去打扰蝙蝠和其他野生动物,更不要把这些野生动物当成盘中餐,这或许是未来防止新的疫情发生最为有效的办法。(根据腾讯新闻改编)9.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蝙蝠是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最初宿主。B.医学院研究人员认蝙蝠体内存在抑制性免疫反应,导致对病毒耐受力增强。C.目前关于蝙蝠对病
本文标题:安徽省肥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三月月考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63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