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萧红中学九学年(上)·9月份学情测试语文命题教师:张妤审题教师:宋阳考试时长: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提示:请将答案作答在题卡上,否则无效。一、语文百花园(19分)约30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传承下来的文字血脉,一直绵延至今。它们在历史的积淀①(A.dìngB.diàn)中,成为文化精髓。今天人们使用的很多文字,都可以追sù②(A.朔B.溯)至那一片片古老的甲骨。“黑”是会意字,从囱从炎,火烧(炎)烟熏(囱)之色。小篆上面是“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本义黑色。“龙”甲骨文中“”(象)龙形,长着鹿的角蛇的身躯,甲(A.惟妙惟肖B.入木三分),这是象形字。“江”由形旁“氵”(来源于水)和声旁“工”(gōng)组成形声字……至今审读和乙(A.鉴定B.鉴赏)这些古色古香的文字,仍让人内心空灵宁静,有情不自禁的敬畏感。但现代人理解和接受有点困难,甚至根本无法识别这些上古时代的文字。1.(2分)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文中②处拼音选择正确汉字,只填序号。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2分)从文中甲乙处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①______________乙②______________3.(3分)填入横线的语句,下列排序正确的是()①如何打通这个文化隔膜②一方面是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③是传统文化复兴传承的关键④一方面是古老文化和现代阅读方式之间存在隔膜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4.(3分)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选择修改正确的一项()A.约3000左右年,殷墟甲骨文传承下来的文字血脉,一直绵延至今。B.约30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流传下来的文字血脉,一直绵延至今。C.30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传承下来的文字血脉,一直绵延至今。D.约30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被传承下来的文字血脉,一直绵延至今。5.(3分)对下面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字体属于篆书,线条匀称,开阔舒展。B.《醉翁亭记》的字体属于隶书,起笔凝重,结笔轻疾,蚕头燕尾之势。C.《陋室铭》的字体属于行书,既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稳重遒劲。D.《岳阳楼记》的字体属于草书,笔势牵连,自由奔放。6.(6分)名著阅读。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在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填写相关内容。阅读活动阅读发现阅读记录书目《大堰河——我的保姆》(1)我知道: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使用______笔名,“大堰河”是他______的名字。(2分)我喜欢我还喜欢《我爱着土地》中的“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现作者那颗爱国之心。(2)我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我运用2025年,哈尔滨市即将举行“亚冬会”,我们要做爱家乡的接力者,齐心浇灌文明之花,用爱的力量奏响了城市的“亚冬之歌”。请为“亚(3)我创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冬会”创作一个宣传口号。二、诗文博览园(18分)7.(10分)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从不缺乏磨难,但也从来没有被压垮过。我们的文人面临人生困境,百转不折、迂回坚持的精神,被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着。面对人生磨难,李白在《行路难》中吟出“长风破浪会有时,①”的豪迈;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面对边塞的飞雪,描绘出“②,③”的新奇比喻;苏轼在《水调歌头》里送“④,⑤”美好祝愿;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则用“⑥,⑦”诠释了慷慨赴死的大义。因此才有了《岳阳楼记》的“浮光跃金,⑧”;才有了《醉翁亭记》中滁州山林春夏美景“⑨,⑩”的如画江山。我们要从先贤的诗文中不断吸取力量,更要从磨难中奋起、不断成长。做为未来的“风流人物”的我们,才能为我们美丽的中国“竞折腰”。古诗文阅读(8分)【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我;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节选自陈寿《三国志》)[注释】①仪轨:礼仪制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8.(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②抚.百姓:9.(4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②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10.(2分)[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三、阅读观光园(33分)(一)阅读材料,回答11-14题。(10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材料一】在古人眼中,万物天地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组成。古人按照“五行”的原理,确立五色规则。形成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黄的固定组合,“五行”和“五色”在天地之间互相关联、相辅相成。“五行”之说将社会所涉及的天、地、人、神、器都囊括其中,以青、赤、黄、白、黑五色分别标识,称为“五色”。(摘编自《纹样里的中国传统色》)【材料二】“赤”最早见于甲骨文上,由两个字根组成,上面是大下面是火,会意为大火,赤相当于现代色相中的大红,寓意吉祥、热情、火热。“黄”见于《易经》的“天玄而地黄”,是我们最早认识的色彩之一。黄色属土,属于“五色”之首,为至高无上的颜色。黄色代表孕育万物、繁衍中华民族的大地,是大地与土壤的颜色。“青”《说文解字》中提到“青,东方色也。”东方属木,而草木皆青,所以青色是东方色,寓意生命与希望。古时的青范围广泛,需要根据语境确认具体指代是绿或是蓝。如被树木覆盖的山脉称青山,古人穿着的蓝色衣服称青衫。“黑”原指经火焰烟熏后产生的一种暗沉的色泽,被用来描述光线的阴暗。在古汉语中,黑与“玄”、“幽”字义相通,泛指北方天空黯然深邃的色调,寓意神秘肃穆。“白”最早在甲骨文中已出现,本义为虚空,表示日光放射之意。白色在《易经》中与夜晚的黑色分别代表阳极和阴极,表示宇宙日夜运行、循环不息。(摘编自《纹样里的中国传统色》)【材料三】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这是因为运用了色彩中紫与黄、绿与红为互补色的原理,能提亮画面,可以使画面达到更为鲜明和突出的效果。想要精,加点青。青色含义多种,包含了现代意义上的蓝色、青色、绿色、黑色等。这个口诀里的“青”特指黑色,通过将黑色与其他浅色调相互融合,表现出画面沉静、更加和谐自然。红间黄,喜煞娘。黄色、红色都是热烈的颜色,这种组合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喜庆的新年红灯笼、传统宏伟的建筑、精美绝伦的织绣品,都能时常见到红黄的搭配。红间绿,花簇簇。在古代,绿色的获取是比较麻烦的,需多次洗染费用高。唐朝经济繁荣,绿色衣服开始多了起来。“红配绿”互为补色,能让人产生花团锦簇的繁盛之感。草绿投,粉而和。将互为补色的淡粉色和淡绿色搭配在一起,使整体效果显得更为清新清丽,也能让主体更为突出,体现出秀气的感觉。(摘编自《纹样里的中国传统色》)【材料四】《墨竹图》是北宋画家文同创作的,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以倒垂竹枝为主体,着叶不多,但疏密有致,竿、节、枝、叶均以水墨单色配以留白。竹后石柱挺立,纯用淡墨,与留白的竹叶浓淡相映,是文人画的典范。(摘编自《中国传世名画鉴赏》)11.(3分)【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三】主要介绍了关于色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方面内容?(3分)12.(2分)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1)“青”《说文解字》中提到“青,东方色也。”()(2)喜庆的新年红灯笼、传统宏伟的建筑、精美绝伦的织绣品,都能时常见到红黄的搭配。()13.(2分)【材料四】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三】中的哪句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4.(3分)为了迎接2025年亚冬会,萧红中学团委组织了“我为亚冬绘吉祥”的活动,同学们推选的吉祥物分别是代表冰雪的“雪娃娃”,代表黑龙江特色的东北虎、大豆的“虎仔”和“豆豆”。请你任选一个你喜欢的吉祥物,借助文中【材料三】的相关知识,为他们的服装配好色,并作简要解说寓意。(二)阅读《单车岁月》,回答15-19题。(13分)单车岁月①我的单车情结,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改革开放不久,父亲就成了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单车的人,当年他凭着外汇券(身在台湾的爷爷所寄)从武汉购买并亲自骑回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单车,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②村人用惊美的目光看着那辆每天被父亲擦得通明锃亮的单车,父亲荣耀得就像一个凯旋的将军。那时人们出村大多徒步,蜿蜒小路洒满汗水磨破鞋底,少有人能像父亲那样双轮滚滚,铃铛悠悠,来去如风。③那辆单车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父亲对它宝爱如命,偶有村民来借,父亲掏出车钥匙后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车被借走后,父亲就跟丢了魂似的。那辆单车也是我们全家的福星,过年过节走亲戚它就成了绝对的功臣,父亲骑着它把母亲、妹妹、弟弟和我,往返辗转地载到大山里的姥姥家。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④我第一次学骑单车就骑的是父亲的永久牌单车。那时感觉车座比我的头还要高,现在我都不能想象当时是怎么样驾驭它的,那种双手紧抓龙头、右脚斜穿过黑色大三角架吃力蹬车的姿势,跟舞台上的滑稽小丑无二。学骑之初,父亲为了避免我摔毁单车,天才般地在后座上横绑了一根粗木棍,摔倒后单车才免于噩运。⑤刚刚学会骑单车的那阵子,车瘾大得出奇,村头的水泥禾场就成了我们放学后的练车场。多少个风霜雨雪的日子,水泥禾场上,我和小伙伴们斜扭腰肢、猛蹬踏板,踩着单车兜圈追逐的欢乐身影,成了村里一道鲜活特异的风景。疯踩踏板,车轮飞转,耳畔风声呼呼,大树房屋极速飞旋,蓝天白云美得像首诗渐渐地,我们的心不愿再囿于木场了。⑥我头一回右脚跨过三角架坐上车座的时候都已经11岁了,那辆已经衰老得不成形状的永久,在我上下起伏的蹬踏中歪歪斜斜地朝向那个季节的黄昏行进。那一天,我一鼓作气骑了很远,第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了远方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概念。我骑了很远很远,渠道边的田埂骑完了,池塘边的碎石子路骑完了,沿途栅栏的泥路骑完了我在一个长年枯竭的小河边停了下来,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点孤独都没有。⑦我倔强地推着单车原路返回,那晚的星星特别明亮,几乎是我这一生看到过的最明亮的一回。⑧开始到镇上读书,七八公里,一周一来回,单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是展示本领的道具。在女孩子面前双手脱把;把双脚搁到龙头上;或者把屁股坐到后座上去,像只大蛤蟆;或者在脱把的时候,撮着嘴巴悠闲地吹口哨,吹《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月亮代表我的心》《花心》来回的路上,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骑着单车。⑨岁月轮转,回望旧时月色,那时我们的心清澈如水,没有混浊不堪的世俗。我们经常骑车滞留在路过的仙鹤桥上,各自把单车往桥栏上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035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