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2024年幼儿园小露珠教案反思_小露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5篇】
1/112024年幼儿园小露珠教案反思_小露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比较优质的教案吗?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幼儿园小露珠教案反思小露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一篇】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改变了小学阶段解方程方法的教学要求,采用了等式的性质来教学解方程。现将解方程的新旧方法举例如下:老方法:x+4=20x=20-4依据运算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新方法:x+4=20x+4-4=20-4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等式不变。改革的原因(摘自教学参考书):新教材编写者如此说明:长期以来,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时,2/11方程变形的依据总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来教学解方程。小学的思路及其算法掌握得越牢固,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因此,现在根据《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从这我们不难看出,为了和中学教学解方程的方法保持一致,是此次改革的主要原因。那么,小学生学这样的方法,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样的改革有没有什么问题?在我的教学过程中真的出现了问题。1.无法解如a-x=b和a÷x=b此类的方程新教材认为,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后,解象x+a=b与x-a=b一类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加上)a;解如ax=b与x÷a=b一类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乘上)a。这就是所谓“相比原来方法,思路更为统一”的优越性。然而,它有一个相应的调整措施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它把形如a-x=b和a÷x=b的方程回避掉了。原因是小学生还没有学习正负数的四则运算,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a-x=b,方程变形的过程及算理解释比较麻烦;而a÷x=b的方程,因为其本质是分式方程,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需要先3/11去分母,也不适合在小学阶段学习。我认为为了要运用等式基本性质,却回避掉了两类方程,这似乎不妥。更重要的是,回避这两类方程,新教材认为并不影响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当需要列出形如a-x=b或a÷x=b的方程时,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成形如x+b=a或bx=a的方程。但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方法,有时更会无法避免地直接和方程思想发生矛盾。如“3千克梨比5千克桃子贵0.5元。梨每千克2.5元,桃子每千克多少元?”合理的做法应是“设桃子每千克x元”,从顺向思考,列出方程为“2.5×3-5x=0.5”。然而,按新教材的编排,因为学生现在不会解这样的方程,所以要根据数量关系,转列成“5x+0.5=2.5×3”之类的方程。又如:课本第62页中的“爸爸比小明大28岁,小明х岁,爸爸40岁。”很多学生根据“爸爸比小明大28岁”列出40-х=28,可是无法求解,所以又转成х+28=40。很明显,第二个方程是和方程思想的基本理念相违背的。我们知道,方程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未知数参与进式子,使考虑问题更加直接自然。为实现这个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列式时应尽量顺向思考,以降低思考的难度。这是体现方程方法的优越性必然要求。事实上,如果学生能够列成“5x+0.5=2.5×3”“х+28=40”那就说明他已经非常熟悉其中的数量关系了,此时,用算术方法即可,哪还有列方程来解的必要呢?我们又怎谈引导学生认识方程的优越性呢?4/11我们不难看出,根据现实情境列方程解决问题,x当作减数、当作除数,应当是很常见、很必要的现象。要学生学会解这些方程,是正常的教学要求,这是不应该回避的,否则,我们的教学就会显得片面和狭隘。2.解方程的书写过程太繁琐教材要求,在学生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时,方程的变形过程应该要写出来,等到熟练以后,再逐步省略。这样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带来了书写上的繁琐。因为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每两步才能完成一次方程的变形。这相对于简单的方程,尚没什么,但对一些稍复杂的方程,其解的过程就显得太繁琐了。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小学里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运用它来解方程,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许多的现实问题。那么,如果说用算术思路解方程对初中学习有负迁移,需要改革,现在改成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同样出现问题,那我们又如何是好呢?幼儿园小露珠教案反思小露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二篇】本文文章语言精美,角色鲜明,富有童趣。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本课时,我用一则谜语“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导入,学生们立刻就精神抖擞,学习兴致高涨,接下来的学习环环相扣,5/11自然水到渠成,很好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二、读演结合,加深感悟教学中创设情境,利用情景表演,加强了学生的情感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能力。品读一段和三段,体会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的语言时,通过学生练读,男女声对读,男女声比赛读等方式,区别开春雨姑娘的轻柔和雷公公的粗重嗓音,让学生当小笋芽,体会他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等,他们边读边演,非常投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起来事半功倍。三、利用空白,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在教学第6自然段时:“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啊!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这时,我利用课文中省略号这个空白点,让学生说说:笋芽儿还会看到春天的哪些美丽景色?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形式来说说。这节课是开学来上的比较顺利的一节课,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都争先恐后的发言,感情理解到位。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表演读时,有些学生放不开,情感投入少,态度不够认真。今后还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幼儿园小露珠教案反思小露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三篇】6/11《我选我》这一课中,“我选我”,是三个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过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这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开课时学生就根据课题提出了“我”指的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为什么选自己?结果怎么样?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思路非常清晰,理解起来也并不是很困难。所以我决定在讲这课文时,重点放在创设一种选举的情境,让学生在那种具体情境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悟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教学本课时,我让同学们认真读书了解了课文大意后,便开始了表演。首先我扮演文中的林老师,来了一段独白:“同学们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李小青,前几天转到别的学校上学去了,现在我们要补选一名劳动委员。”我的话刚说完,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有不少同学托着腮若有所思,也有人在扫视班里所有的同学,看来多数同学理解了课文内容。我抓住机会表扬了同学们,并且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表演。当读到“教室里静悄悄的就是非常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这句话时,我随机一问:“为什么这时候这么安静?”有的说:“选劳动委员是班里的大事,大家都在认真思考,到底选谁合适。”那接下来读:“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读出思考的语气,既轻又要慢,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时,扮演王宁的几个同学站起来说:“我选我。”这时,我就扮演林老师说道:“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7/11几个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头头是道。有的说:“我要学习李小青热爱劳动关系集体的优点。”有的说:“我相信自己能当好劳动委员,为大家服务,给班级争光。”说到这里,教室里真的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于是我抓住机会,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鼓掌?”有的同学手都没举就嚷嚷开了“我们相信王宁能当好劳动委员。”“王宁我真佩服你!”回过头来再读王宁的话,自然而然地就能读出那份自信,那种坚定的语气。就这样,整课文就在选举的情境中很容易就被体会的很好,所以再讲这样的课文时还是要努力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的把握人物的语言和内心世界。班级选班干部是一件孩子们都关心的事,学生易于将课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会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容易。但是自己选自己的事情却并不多见。教学中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做事有自信,学会正确的自我表现,更主要的是要有一颗为别人服务的心。我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朗读形式,使学生读熟课文,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的优美。夸夸我自己,让同学正视自己的优点。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身为班干部,队干部,或者是承包了某项任务的同学,你准备怎样为班级、为同学服务?这个问题具有全面性,因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有的擦黑板,有的擦电视机,有的负责关灯等,学习了这一课,学生懂得了要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己,懂得应当为人民服务。8/11幼儿园小露珠教案反思小露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四篇】教学中,我紧扣题眼“色彩”从“初步感知——体会理解——深化主题”三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一、紧扣题眼,初步感知1.读课题,找准题眼“色彩”。2.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概括北京的“色彩”的句子。启发学生在首尾段落中,找总起句和总结句。总起句:深秋时节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那壮丽而辉煌的色彩驱除了我的偏见。总结句: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3.根据总分结构,理清课文层次。二、紧扣题眼,体会理解1.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突出北京“壮丽而辉煌”的色彩的?(第4、5、6段从“自然风光”,第7、8段从“人文景观”)2.自读描写“自然风光”的部分,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感悟北京色彩的“壮丽而辉煌”。3.自读描写“人文景观”的部分,对比古迹与现代建筑的不同色彩与风格,进一步感悟北京色彩的“壮丽而辉煌”。幼儿园小露珠教案反思小露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五篇】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喷洒空气清新剂,闻到花香,让学生用手对着脸扇风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9/11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认识到物质由粒子构成,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最后,选择六位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氢原子、氧原子,演绎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使得变抽象的微观知识更为形象,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化学变化的实质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成功之处:1、学生试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2、这一课题中由于声画、型、文并茂,形象活泼,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学生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10/11上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资分子的过程,为深入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3、最后设计的习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说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差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差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不足之处: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适当的语言去描写。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写问题,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受到:1.我们的概念教学一定要遵照学生的认知习惯。2.我们的
本文标题:2024年幼儿园小露珠教案反思_小露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08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