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声现象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二、乐音及其特征•三、噪音及其防治•四、声音的应用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产生条件——•(2)声音传播条件——•(3)声音可以反射和吸收•(4)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声音传播的速度•——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最慢。声源的振动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40米/秒下列说法正确吗?•1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还需有介质存在。•2一切发声的物体一定都在振动•[例一]2008年中国四川的汶川发生了一场举世闻名的大地震,致使十万多人丧生,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城市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是A大声呼救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里爬出来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二、乐音及其特征•(1)响度——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2)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声源的振动快慢:频率来决定•(3)音色——可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例一]小明在观看学校的管乐队在排练时,听到钢琴和胡琴都发出C调的“do”,小明仍能区分开是钢琴还是胡琴的琴声,这是依据来判断的[例二]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和“低”是指;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例三]有经验的养蜂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可以知道它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好了蜜回蜂房。这是由于带花蜜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花蜜时()三、噪音及其防治•噪音:杂乱无章的声音•噪音大小用分贝(dB)表示•减弱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如改换机器)•(2)在传播途径中(如植树造林,建立屏障,吸音材料)•(3)在人耳处(如戴耳塞)[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装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C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D在声音传播途径中植树造林[例二]有关部门规定在城市市区禁止鸣喇叭,这是为了()A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以上均有四、声音的应用•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范围20—20000Hz•小于20Hz叫次声波;大于20000Hz叫超声波•次声波应用:预测火山爆发、龙卷风、雷暴、台风•超声波应用: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和种子处理等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又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是利用声音的造成的音响效果。综合练习声音遇到障碍物后会______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听到______。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对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________米。如图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⑴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在乙房间内女孩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⑵女孩在两个房间里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的“歌声”,对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04北京)21.乐音的三个要素是指:音调、音色和。1.乐音的三要素√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05海淀)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观察图中甲、乙、丙三幅防止噪声污染的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公路旁边安(乙)禁止燃放烟(丙)在嘈杂的环境中装隔音板花爆竹戴上耳罩A.甲图中在公路旁边安装隔音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B.乙图的宣传标语“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达到没有噪声污染的目的C.丙图的工人师傅在嘈杂的环境中戴上耳罩,可以减弱进入人耳的噪声D.甲、乙、丙三幅图片的做法都可以消除噪声的污染(06北京)30.如图15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05北京)51.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1)实验器材:(2)实验步骤:(3)实验分析与结论:※此题传递的信息:探究实验不一定出自规定实验。
本文标题:声现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1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