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说课稿)23 祖先的摇篮
1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一、说教材《祖先的摇篮》是统编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摇篮----原始森林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护环境的愿望。二、说学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因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常接触的。可是对主旨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思绪的变化,体会原始森林给作者带来的震撼。4.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四、说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2.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难点)五、说教法和学法[说教法]1.识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停顿。3.以画助读,展开想象。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同学们在掌握自己总结得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学习别人的识字方法。这样,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能力。2六、说教学过程(一)录像引入,激发兴趣解析“摇篮”导入,并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播放原始森林录像)(二)学生自学:出示自学要求1.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新词。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的大意是什么?4.祖先生活中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场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5.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子?读诗歌,感知文本(三)检查自学情况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2.检查字词:你在自学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3.提出问题:你在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4.学习动词。读一读以下短语,注意加点的词语。再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带有动词的短语,读一读。摘野果捣鹊蛋逗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四)初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小节。2.指名读课文第1小节,其他同学思考: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3.分组讨论:第1小节写了祖先的摇篮的什么特点?(写了祖先的摇篮很大。)4.再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为“祖先的摇篮”?5.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6.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7.教师范读第2~3小节,引导学生读好问句。8.学生练读第2~3小节。9.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310.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3小节,说一说。(分组讨论,自由发言。(五)拓展延伸1.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摇篮中会做些什么?画一画吧!2.如果我们置身于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中,你会做些什么?七、说板书23祖先的摇篮摘野果和野兔赛跑掏鹊蛋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捉红蜻蜓采野蔷薇逮绿蝈蝈原始森林苍苍茫茫
本文标题:(说课稿)23 祖先的摇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483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