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韦标现场管理知识培训
韦标现场管理知识培训培训人:培训内容:一、基本定义;二、管理的对象;三、管理的目标;四、管理者技能要求;五、管理四要素具体讲解;六、管理对象的管理方法;七、管理的方法;八、管理的技巧;九、管理之言;一、管理定义:管理:是指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性创造活动。它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四个基本的要素。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一、现场、管理人员定义:现场:是指利用人员、设备、既定的作业方法,将材料进行加工、装配成制品的场所;现场管理人员:是指在企业中,拥有权力,对现场的“人、机、料、法、测、环”6生产要素,直接管理的人。二、现场管理的对象:(5M1E)人员(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作业方法(Method);测试方法(Measure);作业环境(Environment);三、现场管理的目标:(SQCDM)确保人身安全(Safety);提升品质(Quality);降低成本(Costing);确保交货期(Deadline);提高士气(Morale);四、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1)技术技能: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其他相关知识2)人事技能;识别人、任用人、团结人、组织人、调度人沟通、激励3)决策技能;分析、判断、决策、创新、处理问题的能力高层管理人员技人决术事策中层管理人员技技技基层管理人员能能能五、管理要素之一:—计划计划程序:评估备选方案选定总体计划方案单一用途计划工作计划项目计划预算常用计划政策程序规则选定目标确定计划前提发掘可行方案,确定备选方案五、管理要素之二:—组织1)设计组织结构;组织类型: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事为部、集团控股型、网络型2)配备资源;根据所从事活动的要求,以及组织所拥有的人员及物质资源,进行合理、适当的资源配备;3)运行组织;发布工作指令,传达工作信息,使组织按设计的方案运行;4)变革组织;对组织运行的过程进行监视,根据组织活动开展及内外环境变化的情况,研究和推行必要的组织变革;五、管理要素之三:—领导(1)1)领导的定义:指通过影响群体或组织成员,使其为确立和实现组织或群体目标而作出努力和贡献的过程。2)领导的构成要素:A、指挥、B、激励C、感召、D、造势3)领导的权力:A、职务权力;B、奖赏权力;C、强制权力;D、专家权力;E、感召权力;五、管理要素之三:—领导(2)4)领导权力的使用原则A、慎重用权;B、公平用权;C、例外用权;5)领导者的任务:A)主持确立组织或群体目标B)组织与协调下级的工作;C)协调本组织或群体与外部的关系;D)激励下级为组织或群体目标的实现努力工作并控制和评定下级的工作。E)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启用人才、使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事竞其功;6)领导者的素质:A、品德素质;B、知识素质;C、能力素质;统驭、创新、应变、社交思想品德素质能力素质知识素质五、管理要素之四:—控制(PDCA)•控制过程示意图工作继续进行衡量实际工作实际工作与标准比较是否有偏差分析差异原因因素是否受控修改标准建立控制标准采取矫正措施计划目标任务无有不可控可控六、管理的对象之一:人员管理选人:充分进行试用期考评,了解新人潜质,留能用人才;用人:人气A、设立目标: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标杆;B、作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ECN》、《工艺文件》、《工作准则》、临时通知C、压力模式:加压+加压导压D、沟通:定期沟通;多利用非正式场合;E、考核:月评;季评;年度考评与利益挂钩;树立员工荣誉感;D、激励:育人: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低于48小时;辞人:合理利用每年的合同签订;六、管理的对象之二:设备管理维修发展预知维修全员生产维修生产维修时间预防维修30年代1954年1971年事后维修六、管理的对象之二:设备管理1、日日开展清洁化活动;2、开机前应点检—《设备点检一览表》;3、明确检修(保养)计划,定期校正精度;—《设备维修(保养)周期表》;4、定期更换易损件,确保易损备件安全库存;—《设备备品备件库存一览表》;5、禁止设备异常操作,及时反馈、及时修理、及时记录。—《设备维修申请单》、《记录维修、变更记录表》6、定期预估评审1、货比三家原则;2、领料申请原则;—《领料规则》3、安全评估原则;—太多浪费,太少不安全;4、先进先出原则;5、定位标识原则;6、使用记录原则;7、特采慎用原则;8、成本降低原则;9、不良留证、退库原则;10、盘点、定期清理原则;六、管理的对象之三:材料管理1、作业指示书面标准化、程序化;2、员工“依法行事、违法必究”;3、工艺创新走程序:OKOKOKOK申请评审小试评审中试评审NONONOOK正式工艺OK评审大试NO4、文件归档管理、记录要详细;5、定期评审工艺适效性;六、管理的对象之四:作业方法管理六、管理的对象之五:测试管理1)预防体系是源头控制,检测体系只是监督控制;2)检测标准源于客户,评于客户,达于客户;3)测试方法求有效,测试标准求直观;4)计量校检要务实,检测设备精度须保证;5)检测人员要培训,检测标准应统一,检测能力(CPK)要受控;预防体系检测体系六、管理的对象之六:环境管理好的环境是公司最佳推销员;—形象工程客户心态环境好管理好品质好信心高相互推荐—环境管理最好的方法:—6S管理;七、管理方法:OEC管理;目标管理;项目管理;(QCC管理)看板管理;PDCA管理;SPC统计;6SIGMA管理、零缺陷管理;八、管理技巧—“班前会”召开技巧1、站位;2、着装;3、上日目标达成总结;4、存有的问题;5、表优批劣;6、本日工作安排;7、工作注意点提示;8、目标动员;八、管理技巧之二—激励技巧(1)激励原理:新的需要需求层次论:人激励需要动机目标行为需要的满足生理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八、管理技巧之二—激励技巧(2)激励方法:★1、目标激励;★2、荣誉激励;★3、形象激励;★4、榜样激励;★5、感情激励;★6、内在激励;★7、兴趣激励;★8、参入激励;激励原则:★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2)外激励与内激励相结合的原则;★3)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4)目标结合原则;★5)按需激励原则;★6)民主公正原则;八、管理技巧之三—管理者责任的承担一、80/20原则:80%的事由员工执行操作,但20%的管理人员却应承担80%的责任;☆重大事故方追罚二、分滩原则:管理人员责任=(事故人员责任/所管人数)*2;☆一般人为事故均追罚八、管理技巧之四—6S推行要领(1)•整理:整理:素养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安全八、管理技巧之四—6S推行要领(2)整理:◎1)所有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2)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标准。◎3)清除不需要物品。◎4)评估需要物品的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5)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法。◎6)每日自我检查。整顿:◎1)要落实前一步骤整理工作。◎2)布置流程,确定置放场所。◎3)规定放置方法。◎4)划线定位。◎5)标示场所物品清扫:◎1)建立清扫责任区、责任人;◎2)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3)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4)建立清扫的基准,作为规范;八、管理技巧之四—6S推行要领(3)清洁:◎1)落实前3S工作;◎2)制定目视管理、管理的基准;◎3)制定“6S”检查的标准、方法;◎4)制定奖罚制度、加强执行;◎5)管理人员经常带头巡查,带头重视;素养:◎1)持续推进前4S至习惯化;◎2)制订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3)教肓培训;—员工职业礼仪;◎4)推进各种精神提升活动(班前会、比赛)安全:◎1)制定安全生产的注意原则;◎2)定期员工安全意识培训;九、管理之言: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领导力!强将手下无弱兵!一流的产品,产自一流的人员,出自一流的管理;管理的核心在于改进+执行!
本文标题:韦标现场管理知识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849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