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媒體中的兒童、青少年再現2童年往事大家好,請諸位先看這兩段文字!外婆的童年阿爸的童年3外婆的童年我唯一的姊姊小時後走失,他是那個童養媳啊,我小時後住在鄉下,好孤單喔,大家都很疼我,我的哥哥到台北做工(童工),每次回來都給我一毛一毛的,不然就是帶我到山上摘水果。我回去就要背著妹妹,要照顧妹妹啊,有時候鄰居找我去跳格子,就被阿公打,我們那時候很可憐耶,回家還要幫忙打繩子,就是做那種放木炭的袋子用的,我要幫忙打一捆才可以出去玩,後來父母有種田,我就得幫忙看牛,帶牛去吃草,餵鵝吃草。八歲的時候我搬到後埔,每天上學要從山邊走到土城,走一個半小時的路,同學都九歲、十歲,只有我最小,放學的時候,因為很渴,大家都喝「田水」。因為日據時代,有三年沒讀書,學校變成軍營,常常要躲空襲,上課就是種菜、種蕃薯,認真一點的老師會找樹下教我們唸書,不然就是在村子開會的地方。4外婆的童年回家啊?沒有人說日語,我們說台語,在學校不能說台語,會被記。大人在種田的時候,我就在旁邊「念歌」,就是自己編的阿!如果明天要遠足,就唱「明天要遠足,求求天公別下雨」,有時候只是改編歌詞,我都要邊看書編趕牛耶!洗澡完就拜拜,我會自己去拜拜,就跟土地公說,「土地公伯伯,你要保佑我考一百分」。十月光復,隔年三月二十五日畢業,只有念四個月的北京話,就是ㄅㄆㄇㄈ,年十頁就畢業了,字不懂。我們那個時候哪有什麼紙記事情,紙很貴耶!都記在頭腦裡,哪像現在,你們紙都一張一張亂丟,以前紙很珍貴,連日曆都是小小張,只有手掌大,還是要去跟人家要的,不想現在每個家都有。村子裡有一戶大瓦厝人家,他們很有錢,才會有報紙、看新聞。我們都是問他們的。5阿爸的童年我的童年生活是在田野中度過的,農村的孩子只要到了可以做事的年紀都得協助農事,我也不例外。因為年紀尚小,無法擔負養鵝的工作,放牛的工作便都落到我頭上。家中一共有三條牛,我往往騎在唯一的一條母牛上,兩手各牽一條公牛,慢慢地晃到吃草地。那時家中所種的農作物是稻米和甘蔗,甘蔗成熟時我就站在牛背上偷偷地摘取成熟的甘蔗來吃,有些時候那些在山中飛翔的野鳥也會降落分食。放牛的工作還發生了一件小插曲:一次偶然發現一個水塘,塘中有不少鯉魚悠遊著,勾起了我捉魚的興頭。因為鯉魚喜歡靠近體溫較高的動物,當我捲起褲角默默地站在塘中不久,一條鯉魚便緩緩地貼近我的腳邊,我雙手一合一條鯉魚便應聲入袋,你大概難以想像那有多麼自然吧?歡天喜地地把魚捉回家邀功,阿公卻說那條魚還太小必須放生,我雖然難過卻也只有照作。自那之後,我就在也沒有見過那條得之自然的鯉魚了!6我八歲的時候正逢台灣光復,大多數人民的生活都很貧苦。印象中曾有一次家中存糧半點不勝,還好已接近稻米的收成期,田中有一小塊的稻米已經成熟;一大早兄弟們便一同下田收割,下午去殼,晚上便成為桌上的食物。早上收割,晚上下鍋的往事,對不愁吃穿的妳來說大概只是一則有趣驚異的故事,但卻是和我同樣年紀的人的共同記憶。7陌生的童年?大家好,不知道諸位對於這兩段文字所描述的童年是否感到十分陌生,再看看以下兩張圖片!8表情嚴肅我可是第一次照相910童年與兒童的媒體再現相隔30年的台灣兒童在媒體所存留的集體記憶中相差何其大?時間的流動是變化產生,不可逆勢的客觀事實,然而除了時間因素外,人為,尤其是傳播科技的發展與普及更是促成質變的重大推手,今天這個主題就是探討兒童與傳播科技,尤其是電視之間的聯動關係包括:兒童概念與傳播科技的演變:口傳時代→印刷術→電視科技電視的媒介特質兒童是特殊的閱聽人電視裡的聲色童年---綜藝、卡通為例兒童的傳播權11兒童概念與傳播科技的聯動關係兒童是一個生物的發展概念是一個社會概念是一個少於400年的年輕的概念12兒童概念與傳播科技的聯動關係文字普及之前是一個沒有兒童/童年概念的時代兒童到成人主要是生物性的指標13兒童概念與傳播科技的聯動關係書寫科技與印刷術帶來知識溝因此區隔了成人與兒童,也將兒童進入成人世界的時間拉長,童年因此產生。童言童語、童裝(校服)、童書(課本)、童話、童年的社會性指標與概念於焉產生歷經17世紀啟蒙時代,18世紀工業革命,中產階級興起,與國家教育制度的確立,兒童的概念隨著鞏固。14兒童概念與傳播科技的聯動關係1950年代,電視的出現,兒童與童年的概念再度受到衝擊。15傳統學習過程家庭→學校→社會電視時代的學習過程電視→家庭→學校→社會16電視課程與學校課程之比較學校課程電視課程時間每天6小時×5天×40週=1200小時/年每天3小時×7天×50週=1050小時/年教材*經過設計*配合身心發展階段*以成人為主要對象*配合廣告主訴求編碼/解碼*循序漸進、線性學習*語言、文字符號*沒有進階性、非線性學習*電視文法、影音符號學習指導*教師及相關專業人員*指導、回饋、校正*嘗試錯誤*自我學習17電視的媒體特質無所不在---99%家庭有電視54%家中超過一部以上的電視18電視的媒體特質無時不在---從搖籃到墳墓的伴侶平均75歲壽命,約有9年的光陰在電視前度過。19電視的媒體特質高度包裝的符號系統A.視覺(1)內容的視覺部分,如角色、場景、佈景(2)鏡頭的構圖,如特寫、中景、遠景、主觀、客觀鏡頭(3)鏡頭的運動與角度的取用B.聽覺符號(1)對白(2)旁白(3)音效(4)配樂20電視的媒體特質高度包裝的符號系統C.結構(1)鏡頭間的銜接剪、淡、溶等(2)編排架構直接剪接、平行剪接、對比剪接21電視的媒體特質真實的再現,而非反映真實!!「再現」描述的是:將不同的符號組合起來,表達複雜而抽象的概念,以使人明瞭且能產生意義的一種實踐活動。而此製造意義的實踐(sense-makingpractice)也是一基本的認知過程。這個過程常被稱為「選擇」與「建構」。因為必須選擇什麼符號可被採用與接合,以創造所關注對象或觀念的意義,結果,文本便包含了告訴讀者關於再現的某些事,以及什麼被再現出來。正因如此,再現也是意識形態的。22再現與權力關係喬丹(GlennJordan)與魏登(ChrisWeedon)曾提出:「所有表意實踐(signifyingpractices),也就是所有具有意義的活動,都牽涉了權力關係」(JordanandWeedon,1995,p.11)。例如某些女性主義者攻擊她們所認為的有害再現,像色情、廣告與主流電影中的女性情慾再現。對她們而言,這些再現將女人呈現為:隨時為男人的性慾準備好「供給」(available),這正證明了盛行於我們文化中的父權權力機制。23兒童是特殊的閱聽人發展中的個體a.生理b.心理/認知c.社會世界觀不完整注意區間短暫24兒童閱聽人是商機媒介不只提供休閒產品,同時產製了大眾文化產品,兒童娛樂已被定義唯一種利益性產品。兒童透過媒介了解這個世界,同時透過媒介中的敘事來學習。物質文明透過媒介再現,形塑兒童想法、消費行為與對世界的認知。大型賣場變成遊戲場,映像(video)成為說故事的人25兒童是成人意識形態爭霸戰下的消費者大眾文化產品,不論是專為兒童所製作或是內容涉及兒童,甚或是兒童自己所產製,都無法保有「童真』(innocent),因為都無法擺脫成人的政治、經濟、道德的生產與行銷的商業邏輯。事實上,兒童流行文化的生產是成人建構幻象的場域,同時也是成人爭相再現意識形態的戰場。HenryJenkins(MIT)26電視裡的聲色童年台灣的電視兒童形貌(1)每年花1000-1200小時在電視觀看上(2)放學至晚上十點間,家庭的開機時數為3小時22分(3)周間每天看2小時,週末則約5小時(4)每天除了去上學、睡覺與一般作息時間外,可活動時間是6.5小時(5)看TV佔每天活動時間30%(6)觀看過程中,有35%的收視決定權27兒童如何看?看什麼電視?卡通迷,收視量大,心智投注量大,獨視多經常接觸的節目類型是綜藝節目與連續劇,多與家中成人共視與成人共視,另有尋求社會互動的目的越級收視情況頗為普遍不太接觸兒童/社教節目,由家長特別安排才看28電視裡的聲色童年王瞳的個案29綜藝節目中的兒童小鬼當家脫衣服比賽超級東西軍(女秘書)30兒童的傳播權從政策管理面看公共福利與兒童收視權頻譜使用者對於公共福利的意義可以展現在滿足兒童在傳播上教育與資訊需求公共福利應保護兒童,使兒童免於成為商業利用的工具與受到媒體商業暴力的傷害公共福利應該協助家長關照兒童的收視/收聽行為31青少年形象關於青少年文化最具影響力的討論,便是一九七○年代與一九八○年代於伯明罕當代文化研究中心所作的研究。麥吉根(JimMcGuigan)在《文化民粹主義》(CulturalPopulism)一書便指出,這些開創性研究的特色是,「它清楚的連結了社會學偏差行為的理論研究,與新葛蘭西霸權理論及巴特的符號學」(McGuigan,1992,p.89)。青少年文化的主要研究者,例如麥克蘿比與黑迪吉,主要關心的是為青少年對主流文化的象徵性反抗作一定位。相較於過去將青少年活動予以病態化(pathologize)的作法,這類研究可說是一巨大轉變。32對這批伯明罕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者而言,所謂的摩登族(mods)、不良青少年(teds)、搖滾樂迷(rockers)與龐克族(punks)都可說是次文化(subcultures),對社會形構提出重要的政治性挑戰。伯明罕大學的這些研究關心的是青少年文化的意義,而這需進一步探討表達這些意義的文化事物與媒體製品。麥克蘿比,她問的便是為何一九七○年代,在像賈姬這類雜誌的圖片愛情故事裡,羅曼史是最主要的表現手法,而這對年輕女性又會造成何種後果黑迪吉則是希望揭露,隱藏在龐克族與不良青少年消費之次文化衣著符碼與風格中的種種反抗意義的形式。33攝影與青少年形象再現黑迪吉寫了一篇有關青少年、再現與攝影照片的會議論文,名為〈閃光燈下:對青少年的監視與展示〉(Hidinginthelight:youthsurveillanceandfellintotwodistinct)。就歷史來看,有關青少年的照片有兩種不同但相互依存的再現領域:「問題青少年」(youth-as-trouble):維多利亞時代-20年代「享樂青少年」(youth-as-fun):50年代的消費風潮34問題青少年「問題青少年」的形象,依然能在所謂的「事實」媒體中發現。一九九○年代中期可以看到,社會對有關青少年犯罪該如何處罰的爭議,開始興趣高漲。伴隨而來的是,新聞媒體基於新聞旨趣,不僅熱衷於相關議題的基本討論,且提供了對青少年犯罪案例的擴大報導。小報便常將其所報導的青少年犯罪事件煽情化。標題與報導內容,便將許多犯罪者描寫為具生性殘暴特性的人,藉由「軟性化處理」(softhandling)的報導方式,結果卻將司法體系誇大描繪為既無力又無效的。35享樂青少年享樂青少年的形象最容易在廣告中發現。在服飾、音樂、酒類飲料以及整個過多的消費商品廣告中,年輕人被刻劃為時髦、快樂至上且精力充沛。與問題青少年多為工人階級青少年形象相反,他們常被描繪為同質、沒有階級區分的社會族群。36結論『要我們不聽電視的話實在太難了,電視養育我們的時間要比你們做父母的來得多了。』(BartSimpson)媒體已經成為我們文化中的主流符碼系統,直到下一世紀仍然如此。現代社會中,如果沒有能力瞭解媒體如何運作,如何建構意義,如何積極使用媒體表達意見、溝通思想,那麼我們就是資訊弱勢者。37
本文标题:媒体素养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5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