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79”洪灾水毁加固整治施工组织设计
“7.9”洪灾三邑大桥水毁加固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第一章总体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本工程为“7.9”洪灾三邑大桥水毁加固整治工程。三邑大桥位于新都区军屯镇跨越青白江河,桥梁全长205M全宽13M。受7.9洪灾影响,该桥第5、6、7孔截水墙冲毁,部分桩基露筋,钢筋锈蚀,青白江岸上下游河岸冲毁,局部冲刷严重,影响桥梁正常运营本次整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有:a、C20卵石砼护岸墙;b、C20卵石砼护面;C、河底铺砌及截水墙,麻袋围堰;d河床回填砂卵石;e、铅丝笼;f、浆砌条石。本工程重点在围堰及排水以及安全文明施工。第二节施工总体表述一、工程总体目标1、质量目标:合格。2、工期目标:施工开工报告批复后60个日历天。3、安全生产目标:杜绝死亡、重伤,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无重大技术事故、无火灾事故、无食物中毒事故、无坍塌事故等“五无”要求,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2‰以内。4、文明施工目标:成都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样板工地。二、主要工序施工方案本工程施工程序遵守1、准备工作→测量放样→基槽开挖→基底报验→封基→基础定位测量→基础模板支撑→浇筑卵石砼基础→养护→墙身定位测量→墙身模板支撑→“7.9”洪灾三邑大桥水毁加固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浇筑片石砼墙身→养护→中间交工验收→墙背回填的原则,要求上道工序的完成为下道工序创造施工条件,下道工序的施工能够保证上道工序的成品完整不受损坏,以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浪费,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具体施工步骤、施工程序为主线,根据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突出阶段性重点,明确阶段性目标,从而达到对工程总体目标的控制管理。本工程拟将整个施工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重点做好场地交接,调集人、材、物、机械等施工力量,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图纸会审,办理开工有关手续,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工作,目标是充分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二阶段:基础施工阶段。此阶段要做到抢晴天战雨天,重点做好土方开挖时的施工现场排水降水工作,安排好施工场地,注意环境卫生,做好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第三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该阶段重点是如何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科学组织好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等工种的协调施工,按网络工期进行进度计划控制。本阶段具有参与的班组多、施工的人员多、交叉施工多等特点,重点做好与各施工队伍的配合,做好各项工序相互配合、各班组间的协调工作和内部质量检验评定工作,做到每道工序都一次成优,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返工现象。第四阶段:竣工验收施工阶段。此阶段为收尾阶段,重点做好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各单位工程项目的验收、班组人工工资的发放、施工人员的疏散、临时设施的拆除以及施工场地的清理等收尾工作。1、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是整个施工生产的前提,根据本工程的工程内容和实际情况,公司及项目部共同制定施工的准备计划。为工程顺利进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序号项目内容承办及审定单位1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和质量技术安全等措施,并报审。公司、监理、甲方2建立组织机构成立项目经理部,确定各班组及组成人员。公司“7.9”洪灾三邑大桥水毁加固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序号项目内容承办及审定单位3现场定位放线点线复核,构造物的定位和控制点。项目部4现场平面布置按总平面图布置水、电及临时设施。项目部5主要机具进场机械设备进场就位。项目部、公司6混凝土配合比及主要材料送检各种标号的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区质检站7劳动力进场与教育组织劳动力陆续进场,进行三级安全技术教育。项目部、公司8施工方案编制与技术交底编写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向有关人员和班组交底。项目部、公司9编写施工预算计算工程量,人工、材料限额量、机械台班。项目部、公司10材料计划原材料和各种半成品需量计划项目部11图纸会审全部施工图。公司、监理甲方、设计院12主要材料进场部分急用材料进场。项目部13进度计划交底明确总进度安排及各部门的任务和期限。项目部14质量安全交底明确质量等级特殊要求,加强安全劳动保护。项目部、公司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可分为技术准备、物质条件生产准备、施工组织准备、现场施工准备、场外组织与管理准备等几个各部分。第二章编制依据1、设计文件;2、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二版)及图集;3、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9”洪灾三邑大桥水毁加固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7)《砂浆·混凝土外加剂》(JC474)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3、工程招投标文件。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总体施工流程:主要施工方法的选择:1、基础开挖使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平整。施工采用排水明沟、集水井排水体系,主要排除地下水和河水。2、基础模板采用木模板,钢管加固支撑。3、混凝土采用商品砼,汽车泵输送为主。4、混凝土底座浇筑在堤防基趾上,通过止水板和主面板相接,应在堤防填筑前进行施工。5、护坡浆砌石应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铺浆厚宜3cm~5cm,随铺浆随砌石,砌缝需用砂浆填充饱满,不得无浆直按贴靠,砌缝内砂浆应采用扁铁插捣密实;严禁先堆砌石块再用砂浆灌缝。护坡伸缩缝不超过20m设一条,用沥青杉板嵌缝。排水管直径50mm,沿河流流向间距2m,排距1m,梅花形布置,5%横坡向河,排水孔后垫土工布,规格为250g/m2。主要工程工艺流程图测量放线导流工程基础开挖基础混凝土基础回填疏浚清淤填筑堤身砼砌卵石护坡疏浚清淤“7.9”洪灾三邑大桥水毁加固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第一节施工放样一、施工控制网的布置对施工区原控制点进行检测和校测,依据设计提供的坐标点和水准点,根据施工需要重新布置控制网。二、测量放样在测量放样之前,应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规范的规定,选择正确的作业方法,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的数据,按堤桩号编制放样数据手册,供测量人员使用。测量放样应遵循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先定出堤纵向轴线,再根据纵向堤轴线放出堤坡及堤脚线。根据控制点和设计图纸,沿堤纵轴布设控制点,平面位置放样可采取前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放样方法。高程放样采用水准测量法、三角高程法等测量方法,按照放样数据进行施工放样。对于重点的点、线、面一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三、平面轴线的控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基准点,用全站仪放出施工控制轴线,按照设计图纸放出相关控制轴线及控制点等,并确保其满足施工精度,在施工时应保护好全部控制基点和增设的控制点,对主要轴线点打设保护桩,使万一原点破坏时也能很快恢复,几条主要轴线测定后请监理工程师复测并认可后方能继续施工。四、高程的控制利用水准仪控制高程,在施工区域内不易破坏的位置分别打设钢管桩作为临时水准点,从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引测高程到临时水准点,并定期进行校核,以该临时水准点作为施工时的高程控制。测量放样施工导流堤脚基础沟槽开挖验槽支模堤脚基础混凝土浇筑砼砌卵石护坡大卵石护脚回填砂卵石回填压实“7.9”洪灾三邑大桥水毁加固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第二节施工导流一、工艺流程二、导流标准本工程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防洪标准确定为10~20年一遇,堤防工程级别为5~4级,临时建筑物等级为5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确定导流建筑物级别为5级,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规定,枯期土石围堰的导流标准为3~5年一遇洪水,堤防度汛的洪水标准为5~10年一遇洪水,结合本工程施工导流特点,选择围堰导流、堤防度汛的洪水标准为5年一遇。三、导流时段根据水务部门提供资料,毗河、青白江河将在4月份放水。由于本工程工程量不大,按工期要求需60天内完成,同时可利用放水前时段进行。汛期洪水流量大,施工导流难度很大,故在汛期不考虑围堰挡水。施工导流围堰挡水时段为3月15日—4月20日。四、导流方式(一)枯期导流方式为了减少临时工程量,降低临时费用,结合施工区段的实际地形情况,施工中无需拦断河流,也无需全线修筑围堰。河道仅需疏浚清淤段,也无需修建施工导流围堰。结合地形条件,只需对位于枯期设计水位以下的部分河堤段,布置岸边式土石围堰,采用束窄河床的导流方式。由于河床不宽,为避免施工中水位过度雍高,采用左右两岸在不同时段施工。此导流方式的围堰工程量小,所围护基坑抽排水量小,并能适应分段施工的总体布置要求。汛期整个堤防工程的下部结构达到5年一遇的洪水高程以上,汛期继续施工洪水位以前的部位。若发生超标洪水,应采取相应的临时度汛措施,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放线定位岸坡清理基础开挖填筑土石围堰并压实围堰内挖排水沟围堰内挖集水坑柴油泵进行抽排降水“7.9”洪灾三邑大桥水毁加固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7–(二)导流建筑物设计由于本工程河道80-150m,而且护堤施工时施工基坑占据河道宽约8m,故为了减少施工导流围堰对河道的占用宽度,对一般土石填筑围堰与袋装砂卵石围堰两种方案进行比较。方案一:土石围堰顶宽2.50m,迎水面坡比1:1,背水面平坡比1:1.5,土工布防渗,编织袋装砂卵石压坡。这种围堰型式缺点是占据的河道宽度较大,枯期流过流宽度很小,堰前水位较高,围堰工程量较大;优点是围堰可机械化施工。方案二:袋装砂卵石填筑围堰,顶宽1.5m,迎水面与背水面边坡均采用1:0.5,土工布防渗。采用袋装砂卵石填筑围堰,优点是围堰占据河道的宽度较小,枯期束窄河床的过流面积相对较大,对应的眼前水位较低,围堰工程量较小,缺点是需要人工装袋,人工堆砌筑。五、施工方法(一)首先用挖掘机对围堰基础淤泥进行清理,再由自卸车在距离施工河岸15m处,利用河床疏散的砂卵石材料纵向堆积成高度2m~2.5m,边坡1:0.5,顶宽1.5m的围堰,再由挖掘机平坡压实,形成上下游砂卵石围堰,袋装砂卵石填筑,土工防渗布防渗。(二)由于本工程地下水位埋深较浅,高于堤脚基底高程,因此作好降排水工作非常重要。根据本工程的现场情况,可直接采用明沟排水方式,人工在围堰内挖排水沟和集水坑,集水坑每隔100米设一个,每个集水坑内设1台3"泥浆泵进行抽排降水,以保证干槽施工的条件。在堤脚基础未完成浇筑之前,严禁沟槽内积水,施工排水终止后,立即用砂砾料或碎石填实降水井点所留的孔洞。(三)围堰维护为保证围堰安全,施工期间派专人每天检查围堰完好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隐患如渗漏、滑移等,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人员、材料和设备以便随时消除隐患,保证围堰安全。(四)围堰拆除围堰拆除必须待堤脚基础浇筑完并填筑后进行,围堰拆除可采用挖掘机,并配备自卸汽车进行土石运输。为保证围堰后期拆除,挖掘机有足够的停机面,可采用先将围堰与堤身间的凹处用粘土回填至围堰顶面,再将挖掘机停立面围堰顶上,逐步后退拆除。“7.9”洪灾三邑大桥水毁加固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六、注意事项由于本工程部分防洪堤的建基面置于枯期水位以下,基础开挖时河水不可避免沿覆盖层和基岩裂隙渗漏入基坑中,因此施工中应注意围堰防渗和基坑排水工作。第三节土方开挖本工程土方开挖主要包括堤坡整坡、土方槽挖、疏浚清淤、清基以及土料开采等所有的土方开挖工程,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清除。本标段土方开挖工程量较大,开挖土料满足填筑要求的直接用于土方填筑料,其它土方直接运到监理指定的地方弃料。一、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开挖,开挖采用PC200挖掘机进行开挖,开挖自上向下,在一个工作面内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开挖边坡一次形成,开挖后的土方利用5T~10T自卸汽车运到填筑点进行回填或直接挖除并在监理
本文标题:79”洪灾水毁加固整治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27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