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中庸者为师--中庸的智慧原创
1中庸为师写下这个题目,很多人看了可能颇不以为然。在一般人的眼里,中庸者是平凡、普通和平庸不出众的代名词。也许是中庸太不平常了,她好象没有锐利的棱角,也没有木秀于林的傲气,所以很多人对中庸之道也就多有微词。一提中庸好象就俗不可耐,令人生厌。其实,很多人之所以对“中庸”没有好感,并非中庸就真的一无是处,而是因为很多人对中庸缺乏必要的、基本的、全面的和深刻的认识。记得在中学读书的时候,老师让学生给中庸找同义词,很多人都选的是平凡、平常、普通和平庸,当时老师对这些答案都打了对号,久而久之,随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人们的心目中,中庸也就慢慢地等同于平庸了。中庸=平庸,中庸=平凡,中庸=普通,对吗?如果仔细研究中庸的含义,我们只能说对却又不全对。说她对,是因为平庸、平凡、普通、平常都是平庸的近义词或者偏义词,它们在意义上接近或相似,但接近相似决不是等同;说它不对,是因为这些词都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中庸的部分含义,或者偏重了中庸的某一个侧面,做为模糊意义上的简单词语搭配,把它们暂时加以等同或近似理解是可以的,然而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去探微其真切的实质内涵,这种简单的等同又会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2那么中庸的真实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对这个词,历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易经》中说:“日中而斜,月圆而缺”,太阳到了正午发光最亮、发热最高、辅射面也最广;月亮圆时最美最亮最好看,因而日中月圆时刻也就是太阳和月亮能量发挥达到极致的时刻。过中日斜、圆后月缺,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遗憾。子华说:“圣人贵在中,君子抱守中”,孔子说:“君子行中庸之道,小人不行中庸之道”,东方朔说:“智者处世,无不尚中”。宋代儒学大师程颐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综合历代先贤的生发、探索与阐释,我们不难理解:“中”就是不偏不倚,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及不过,不内不外,公平公正,持中可统向局,持中可遍览天下,让人处于可进要退,可方可圆之佳境,时时处处均可做到通权达变,攻守自如。“庸”就是居常不偏,居平不斜,中正平和,左右逢源,恰到好处。正因为此,中庸才被历代智者奉为天之正道,天之定理,成为人们做人处世必须遵循和把握的唯一正确的价值标尺。中庸之道不惟适合人事,亦暗合科学机理。一个圆的中是它的圆心,从圆心出发到达圆周边的距离是相等的;一个四边形的中是它的对角线的交叉点,以这个点出发到达四个边角的距离也是一样的;行百里路者至五十,五十里处就是它的中,从中出发向两方任一点距离同样也是相等的。站在圆心、四边3形的交叉点、直线中间随时能随地都可俯敢全局,随进随地目之所及都会达到相同的距离。其实这既是科学的对称美,也是哲学上的矛盾统一;既是人心中和谐的心态,也是美学上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人若能真正做到守中持庸,处世也必合乎大道常理,用权也必秉公居正,最终达到克服天下千万大众的目的。孔子深谙中庸之道,故而为天下圣,为万人师。论仁德,他不如颜回,但他教导颜回通权达变、学习灵活的处世方法;论辩才,他不如子贡,但他教他收敛锋芒外圆内方;论勇敢他不如子路,但他教他有所惧不恣意妄为;论矜庄,他不如子张,但他教他随和不呆板。荀子懂得中庸之道,对血气方刚的人,他有办法让人平心静气;对勇猛凶暴的人,他有办法让人循规蹈矩;对气量狭隘的人,他有办法扩大其胸襟;对自卑委琐的人,他知道如何激发人的高昂意志。刘邦知解中庸之道,论智谋,他不如张良;论军事,他不如韩信;论治国理政督办粮草,他不及萧何。三者皆人才,刘邦能够持中守庸,善识善用,最终成就一番伟业。刘邦还深知怀柔致远之道,所以后来获取天下之后,他对内休养生息,对外怀柔韬光养晦数十年,在汉朝初期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机,为后来汉武帝北击匈奴,奠定大汉江山数百年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赵广胤懂得中庸之道,所以他接受大臣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建议,武定国之后,就采取了文安邦定天下的政策,也为大宋朝的后期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美国深得中庸之道,所以华盛顿开国之初,美国就一直秉行“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对于愿意屈服他听从他的,他就喂胡萝卜豢养;对于敢于挑战他、不服从他的,他就高高地举起大棒加以恐吓、甚至大打出手;对于想控制却无能为力控制的,他就提出实行合作。即便对那些遭受他痛打的对手,在打过之后,美国也知道及时送去一些所谓的人道主义援助,或者扶持当地傀儡,在确保被打者服从自己意愿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搞好国内的基本建设,用以收买人心。正是靠着这种“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的中庸之道,美国在短短的二百年的时间里,在世界上建立起了一个超霸权。中庸作为一种哲学理念,持两用中,持平居庸,秉公以正,是它的最高境界。用以修身则可为万人师,用以科学则可以通宇宙之奥妙,用以治国则致强盛,用以处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则可以致和谐。中庸者,至善矣,至美矣,至真矣!守中庸之道,必能立宇宙之巅,携“万物皆备于我”的豪放情怀,实现人生社会的自由和谐之境界。写于2007年2月5日
本文标题:中庸者为师--中庸的智慧原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4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