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曾国藩的修身自律晚清重臣曾国藩,一生官运亨通,被封为一等勇毅侯,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有人评价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相为将一完人”;也有人称他“誉之则为圣贤,谳之则为元凶”。姑且不论对他的争议和他的历史局限性,但就他的修身自律而言,确有过人之处。1861年,曾国藩任两江总督的时候,住在安徽祁门。祁门县令听说曾国藩喜欢书画,就送给他一本王羲之的书法,是宋代淳化阁帖的祖本,异常珍贵。曾国藩爱不释手,他本身就是书法家,爱好写字,这个县令很巧妙地拿这个东西来馈赠他。曾国藩说:“我年过五十,能看到这样的东西是我的福气,但不能留下。”赏玩片刻后,把字帖原封不动地退还给县令。他在当天日记中写下八个字:“世间尤物,不敢妄取。”换成别人,可能心安理得地收下,但曾国藩没有这样做,他以“举头三尺有神明”来作为自律的戒尺。曾国藩从29岁起,坚持每天记日记,反思行为、总结得失,至62岁病逝的前一天,从未间断。他经常写信给弟弟和儿子,反省自己的不足,曾在家书中写了这样一件事。他说,“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得到一笔额外的财产,自己很羡慕。早晨醒来后,觉得很可耻,于是对自己痛加指责,觉得自己好利心太重,做梦都会梦到,这是不能容忍的。中午到朋友家吃饭,朋友说到另一个人最近发了一笔横财,心又为之一动,非常羡慕。回来后,反省自己,早晨刚批判了自己,中午又犯了相同的错误,我这个人真是不可救药。”道光二十五年,曾国藩升了官。他在给弟弟的家书中,战战兢兢地说:“这次升官,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日夜诚惶诚恐,自我反省,实在是无德足以承受。你们远隔数千里之外,一定匡正我的过失,时时寄信来指出我的不足,务必使累世积累下的阴德不要在我这里堕落。你们也应当常存敬畏之心,不要以为家里有人当官,于是就敢欺负别人;不要以为自己有点学问,于是就敢于恃才傲物。常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曾国藩认为,为官有“四败”: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复多诈者败。他把这“四败”写在案头上,每天提醒自己。他感到,自古以来官场失败者还有两种缺点:一是傲慢,一是多言。并总结历史经验说,“我看历代的那些著名的大官,大多数失败都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而败家丧身的”。不管是官“四败”也好,还是两个缺点也罢,其实都有一个核心,就是为官者身败名裂,往往是由于不知顾忌。曾国藩曾经说自己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的一生始终是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样的心境中度过的。曾国藩就修身立德、严格内省,总结了五个字:诚、敬、静、谨、恒。诚,是待人真诚,不自欺,亦不欺人;敬,是为人谦虚,居功不自傲,得意须让人;静,是心态安宁,不乱分寸,不事张扬;谨,是谨言慎行,说实话,办实事;恒,是持之不懈,意志笃定,困苦不退缩。五个字作为人生信条,贯穿了他的一生。自32岁起,曾国藩每天必做的十三件事:立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写日记、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这是他给自己订的日课册,称之为《过隙集》。每天做的事情,做的思考,出现的过错,都写上去,终身不间断。曾国藩权倾一时,但生活简朴。为官期间,一衣一袜都是家人亲手缝制。三十岁生日那天,家人帮他缝制了一件青缎马褂,他很少穿,只有节庆之日或过年时才穿,到他死时,衣服仍像新的一样。在饮食方面,他也十分节俭。据说他吃饭时吃到谷粒,从不吐掉了事,而是用牙齿把谷粒剥开,把里边的米吃掉,再把谷壳吐出。担任两江总督时,有次到扬州巡视,扬州盐商设宴款待。吃饭时,曾国藩面对满桌的山珍海味,只拣自己面前的菜吃,其他人以为他嫌菜不丰盛。退席后,曾国藩说:“一食千金,吾不忍食,更不忍睹。”曾国藩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时刻践行着这个理想。在他一生的实践中,以及他留下的家书、日记、奏折以及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修身自律堪称楷模,在今天仍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文标题:曾国藩的修身自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32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