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我能行》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自信的含义及表现;2、了解自信与自负和自卑的心理特征,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3、了解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二)、能力目标1、学会正确评价自己;2、尽量避免自信的两大误区——自负和自卑,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情感态度价值观1、形成积极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2、培养悦纳自我的愉快态度;3、在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自信的含义、自信与成功的关系及树立自信的方法;2、区分自信、自负、自卑三者之间的不同表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泽征尔是日本的名扬世界的指挥家。在一次音乐指挥家大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时,发现有几处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乐队演奏错了,便停下来重奏,结果依然如故。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郑重申明:乐谱没有问题。面对几百位权威人土,小泽征尔思考片刻,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判席上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是评委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前两名参赛者就是因为盲从权威而被淘汰了。小泽征尔终于获得大赛的桂冠。教师提问:他的成功说明了什么?教师点拨:“我能行”。以此引入课题。“我能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一句“我能行”体现了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每个成功着都相信“”我能行。二、讲授新课(一)、自信一族活动一:“我能行”p19。我们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回首走过的成长之路,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都说过很多的“我能行”。比如,有的同学说:勤学苦练,我能行;唱歌跳舞,我能行。回首走过的成长之路,请把你的“我能行”填在下面的空格内.,我能行!,我能行!,我能行!教师点拨:孝敬父母,我能行;做好英语练习,我能行……活动二:说一说自己感触最深的“我能行”p19。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经历中,有没有让你感触最深的“我能行”呢?提示:1.你当时面对的是什么困难?2.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3.结果是怎样的?4.你的感受是什么?教师点拨:“我能行”的态度是自信,自信:就是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实现自身所追求的目标。讨论交流自信的表现:教师点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活动三:分小组表演自信人的言行举止,填写P20表格。(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活动三:分析下列案列张三在父母眼中,一直都是孝顺、懂事的孩子,在老师眼中他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2011年他以697分的高分考入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进入大学后,马某发现周围的同学分数都没有他高,就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最好的,就开始目中无人,连教授、老师也不放在眼里进入大学不久,张三在自己生存的小环境培养起的自负和骄傲迅速被现实击得粉碎------竞选班干部的失败,参加运动会的失利,人际关系的紧张使他的心理严重失衡,导致成绩急剧下降……马某开始怀疑自己,进而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并认为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提问: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什么特点?教师点拨:(这种心理表现出来的是自卑,表现为情绪消极、缺乏进取心、性格孤僻、悲观,有时还会以暴怒、嫉妒、自暴自弃等形式表现出来。)1、明确: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自负与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而且,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的很好,也不敢尝试。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活动四:表演—在成功面前p22思想品德考试后,自卑的甲、自信的乙、自负的丙都得了90分,三个同学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分别有什么表现)。1、分组讨论,同学们为表演的同学设计人物和语言。2、其他同学根据表演内容来猜测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自信为我们搭起了一个人生的平台,使我们可以主动、积极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使我们保持心情宁静,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三、总结自信是自我能力的确信,而自卑、自负都源于对自己能力的错误估计,现在,同学们正处于一个注重个性张扬的青春阶段,都渴望拥有一个自我的平台,充满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各种不适当的心理状态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让我们告别自卑、超越自负,走向自信,好好学习,快乐生活,做未来生活的强者,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高呼“我能行”。九、板书设计“我能行”一、自信一族1、自信的含义及表现;2、我能行;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1、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
本文标题:《我能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3708 .html